喜欢书法的朋友,大概都临写过《集字圣教序》吧!小编我也临过一段时间,只是不太得法,收效甚微。后来,看到启功先生的话:“学习碑刻,要透过刀锋看笔锋”,是啊!石碑就算刻的再好,也是走了样的,苦于功力不够,看不出端倪,我就找到了一些古代名家关于《集字圣教序》的临写作品,它们对我书法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1·元代书坛领袖赵孟頫 这个临本被翁方纲收藏,定为真迹神品。是赵孟頫六十岁时的作品,方圆兼并、功力极深,怪不得有网友留言说:“赵孟頫比王羲之更像王羲之”,虽是戏言,也足可说明赵孟頫学右军是学到家了。 2·明代王铎 王铎13岁时就开始临写《集字圣教序》,苦练三年,每个字都极为逼真,这幅字是他34岁时临写的,人说:“觉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相信此话不假。深厚的功力,加上独一无二的性情,写出字来,必不是俗物。 3·清代梁巘 梁巘与乾隆年间五位大书家(刘墉、王澍、张照、王文治、梁同书)齐名,书法主要学习李北海(邕),赵孟頫晚年也学北海,说起来两人还是师兄弟呢!梁巘这幅圣教序临本,是意临,和以上两位略显不同,他更强调气韵的呈现,但功力也是相当深厚的。 取法乎上,仅得为中;取法乎中,仅得为下。所以我们选择字帖时,应首选墨迹本作为师法对象,如果要学习碑刻,要尽量辅以名家临本为好,这样进步更快。另外,我们在学习书法的同时,还是要搞清楚文章本身的内容,在加强自己文学修养的同时,把字练好,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久而久之,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