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岁中职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效益 赚了120万

 刘沟村图书馆 2018-04-18



知识转化为效益 赚了120万元


  一个微信公众号卖了40万元,多个公众号一起共卖出120万元,这是东莞电子商贸学校2015级学生杨勇在刚刚过去的3月创下的创新创业佳话。他是怎样实现这一传奇的?还得从杨勇入学开始说起。

■杨勇


  2015年9月,杨勇入读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有很强互联网意识的他在2017年上半年加入了学校网络搭建竞赛团队,加入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的企业专班,并玩起了互联网。“刚开始我在各个平台小视频(比如抖音视频、快手、西瓜视频等)在线做直播,吸引了很多粉丝。”杨勇说这些都是玩一下,没有转化为经济,“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效益,这是知识的价值,也是我学习的价值,另外,我来自山区农村,我想改变贫穷的状况,改变现实环境。”


  想要将知识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利益的杨勇开始运用实战课程的学习与网络搭建竞赛队所学得的编程相关的知识。他利用孵化基地实训室设备,并得到了老师的专业指导,自己开始编写小程序吸引粉丝,运营自己的新媒体公众号业务,在高三上学期他所运营的微信公众号达到了9万粉丝关注量。其中在去年11月底某线上支付平台推出的“发红包赚赏金”活动中,杨勇通过活跃的粉丝数量,利用支呀口令等方式的传播领取支付赏金,月入超过10000元。寒假期间,杨勇扩大了自己的新媒体公众号运营业务,运营的5个微信公众号粉丝量都超过了20万关注,他本人也很快成了“新媒体网红”,并吸引了商家的关注。


  杨勇的专业课老师廖兴锋告诉记者,杨勇的长处是根据市场领域开发公众号,短处是不知道如何用别的方式让20万粉丝的大数据产生利润,“他很聪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做了很正确的选择。”如此,杨勇顺势分阶段将运营的5个公众号卖给了商家,销售总额达120万元。


拿着自己赚的120万元开始创业


  拿着120万元现金,你会干什么?杨勇说他想用自己的专业来改变自己和家里的经济囧况,“这120万元就当是一只会孵小鸡的母鸡吧。”


  今年即将毕业的杨勇还未满18岁,他思考再三,决定以父亲的名义开始创业。很快他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并成立了一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廖兴锋透露,他的公司业务包括网络技术开发、计算机软件技术销售,“目前公司在微信公众号、各个小视频平台,以及微博等新媒体领域正在逐步形成公司主营框架,未来将在新媒体+电商领域不断扩充,目标是做强做大本地化的新媒体营销。”


  杨勇的创业佳话很快传遍校内校外,对于自己现阶段的成功,杨勇很感激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和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是我和同学们发挥的平台,廖老师是我的人生导师,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我才能有机会发挥。”


  看到自己的学生取得佳绩,东莞电子商贸学校校长吴强辉非常高兴,他说:“杨勇3年前入校,他现阶段的成功也是受惠于中职免费入读的政策,而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平台,启蒙了他的创业思维,也激活了他的创业基因,这是他本人的成功,也是学校的成功,更是中职教育的成功。”



  来源:东莞时间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