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胜战四要

 一船明月一帆风 2018-04-18

胜 战 四 要

——从现代战争理解孙子之要旨

作者:钟少异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3246

核心阅读
  如何把孙子思想与信息化战争相结合,这是当前《孙子兵法》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战争指导层面提出四点思考,来自《孙子兵法》中的“慎”“知”“计”“变”四个字,这四点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慎战”是《孙子兵法》的第一要义,也是孙子军事思想的灵魂。《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话就阐明了慎重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火攻篇》中,孙子又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因此,孙子坚决反对情绪化地、轻率地处理战争问题,而力主理性地、慎重地谋划和指导战争。这是孙子战争指导思想最基本的原则,是孙子一切思想的基石。
  今天,战争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越孙子所处的冷兵器时代,进入了信息化战争时代,军事系统和战争形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战争节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急促,战争牵动的内外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纷繁,战争的政治后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直接而显著。在此情况下,处理战争问题更要谨慎从事,小心翼翼,来不得半点轻浮和草率,必须坚决摒除非理性的情绪化因素的影响,慎重地进行思考和谋划。“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这要求每一个担负战争指导和作战指挥的责任者,必须时刻保持警醒,经常自我反思:我有没有受情绪化因素的影响和支配?我是不是做到了慎重对待?我的决心是不是轻率鲁莽的?三思而后行。这就是孙子所说的“良将警之”。只有具备这样的态度,战争指导和作战指挥才具有可靠性。

  在《孙子兵法》中,用得最多的是“知”字。对知兵知情的强调,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全书始终。孙子不仅要求全面掌握战争的规律,而且特别强调对战争的各方面情况要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力求做到“先知”“尽知”。如说:“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等等。显然,在孙子看来,知兵知情是战争决策的基础,是作战行动的依据,是克敌制胜的前提。从主张慎战到强调知兵知情,是孙子军事思维的自然逻辑,体现了理智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在孙子的知兵知情观中,“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即知敌情、我情和战场环境是重点,这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而这之中,孙子对“知地”的强调特别具有深邃的内涵,在今天尤其具有启发意义。孙子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孙子兵法》总共有13篇,其中有3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主要都是围绕地形和地理问题进行论述的。在孙子时代,陆地是最基本的作战空间,只有谙熟这个空间,才能够行动自如。所以孙子说:“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孙子对“知地”的强调,启发我们在任何时候,作战指挥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作战空间,掌握作战空间的特点和规律。在信息化时代,战争已经从平面的视距范围的线式对抗发展成了陆海空天网电多维一体、超巨空间的非线式对抗。指挥员只有积极适应这个变化,迅速从仅仅了解传统作战空间,转变到熟悉陆海空天网电多维一体的新作战空间,才能够胜任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必须像孙子那样,高度重视并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所处时代作战空间的特点和规律,这是当今时代的“将之至任”!

  在“知”的基础上进行战争运筹和作战谋划,孙子总称之为“计”。在《孙子兵法》中,“计”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计算,第二是计谋,第三是计划。计算是对情况的量化分析比较;计谋是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策略设计,其最终选择便是决策;计划是根据决策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孙子兵法》第一篇的篇题“计”,就包含了这三层意思。
  在《计篇》中,孙子特别强调了战争运筹中的计算问题。《计篇》两次谈到“校之以计而索其情”,这里的“计”字就指计算,这句话的意思是: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通过计算进行比较,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第一次,孙子提出要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对敌我情况进行计算比较;第二次,他进一步提出要从“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七个方面对敌我情况进行计算比较。在《计篇》的最后,孙子还用“庙算”的概念,对其倡导的基于计算分析的战争运筹方法作了概括,可见其重视的程度。此外,《计篇》也谈到了计谋、计划。如说:“将听吾计,用之必胜。”这个“计”字意即谋划,包括了计谋和计划两个方面的内容。
  孙子赋予“计”的三个层次内涵是相当科学的,直至今天我们进行战争运筹和作战谋划,制定战争计划和作战方案,基本的程序仍然是从计算到计谋再到计划。特别是孙子对计算的强调,在今天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在古代,战争中需要计算的内容相对还比较简单,比如兵员、武器、粮食的数量,以及路程、时间,等等。进入机械化战争时代后,武器装备的参数越来越复杂,工程作业和后勤保障的规模越来越浩大,这使得战争运筹和作战谋划中的计算分析也越来越复杂;随着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到来,这种复杂性更是有增无减。而且,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点是作战精确化,要求在精确的时间、运用精确的力量和手段、选择精确的目标、实施精确的作战行动,这就更加需要有精确的计算作为保障。
  然而在历史上,有许多兵家把孙子有关“计”的论述片面地理解为计谋,而忽视了孙子对计算的强调;在今天,军中也一直存在类似的倾向,即好谈谋略而不愿做细致繁琐的计算。殊不知,没有精确的计算,就没有切实的计谋和计划;参谋部门计算能力的薄弱,恰恰是当今制约战争运筹和作战谋划水平的关键因素。
  深受孙子思想影响的明朝名将戚继光曾说,打仗要打“算定战”,而不能打“糊涂战”和“拚命战”。在信息化战争时代,这一点更加重要。

  变就是机变。战争情势瞬息万变,没有任何一个战争计划或作战方案能够预见战事的一切变化。因此,孙子又高度重视“因敌变化而取胜”,强调“践墨随敌”相统一。“践墨”,就是按照预定的计划行动;“随敌”,就是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变化。为此,孙子特别强调将帅要有机断专行的权力和魄力。因为没有这一点,就谈不上战场上的随机应变、机动灵活。
  孙子有一句名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的本质就是强调指挥员在战场上的机断权力。近代西方军事理论把作战指挥区分为命令式指挥(集中指挥)和委托式指挥两种类型,前者强调严格执行作战计划和上级命令,后者鼓励指挥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允许一定程度的机断专行。可以说,孙子是历史上最早把握住委托式指挥精髓的军事家,也是历史上最早大力倡导指挥员战场机断权力的军事家。
  指挥员的机断权力绝不是刚愎自用,更不是鲁莽行事,而是慎重思考基础上的大胆行动。近代倡导委托式指挥的德国军事家老毛奇说:“先慎思,后大胆行动。”中国解放战争中最富于创造性的名将粟裕,其参谋长张震将军总结其指挥风格为“深思熟虑,机断专行”,与老毛奇的话不谋而合。
  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到来,使指挥员的机断权面临新的挑战。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是作战空间不断放大而作战时间急剧缩短,千里之外瞬息而至,初战往往就是决战,留给指挥员的反应时间极其有限,这对指挥员的应变能力提出了严酷的要求:既无法事事请示,也不允许有较长时间的思考,只能迅速独立作出决断。那么今天的指挥员靠什么来保证其机变的合理性呢?
  办法可能只有一个,就是提前思考。把“慎思”的过程提前到战前,把“计”“变”两个环节统一起来,在“计”的环节中,从计算到计谋再到计划,把各种因素尽可能地分析透彻,计算清楚,针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制定详细的预案,从而最大限度地为临战应变做好准备。
  这在本质上其实是削弱了指挥员的机断权,实战应变很多情况下就是对多套预案的选择。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作战更加计划化、预案化,这是现代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随机应变能否正确合理,在根本上取决于战前计算分析是否透彻,取决于作战预案做得是否充分。中国有一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对信息化时代的战争,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