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壳也能致癌?苹果、小米都“黑榜”有名!你的手机壳中招了吗

 卡卡2FM4 2018-04-18

现在社会,大家每天都离不开手机,一会不看手机就好像丢了魂儿一样。同样地,手机壳也是大家每天所接触的。

据工信部《2017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手机用户总数已达到14.2亿户,手机用户普及率达102.5部/百人(有些人不止一部手机)。其中,75%的手机用户选择使用手机壳,也就是说我国大约有10.65亿手机壳用户。这10.65亿手机壳用户中,像小编这样每一两个月就要换一个新手机壳的应该不在少数,那么大家关注过手机壳的安全吗?

手机壳也能致癌?苹果、小米都“黑榜”有名!你的手机壳中招了吗

手机壳也能致癌?苹果、小米都“黑榜”有名!你的手机壳中招了吗

手机壳“黑榜”

4月12日,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发布了《手机壳史上最严标准测评,苹果、小米竟然超标》的测评报告,对线上线下热卖的28个品牌30款手机壳进行了检测,其中23个品牌的手机壳品质超出国际一流标准。但有5款手机壳检出了有毒有害物质,主要集中在多环芳烃、塑化剂、铅含量上,且含量超出了标准限值的要求,包括一些大品牌,如苹果、小米等。

手机壳也能致癌?苹果、小米都“黑榜”有名!你的手机壳中招了吗

测试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手机壳易发黄变色的老化测试。测试结果显示30款手机壳中11款手机壳易发黄变色,老化测试结果在4级以下,其中品胜、洛克等品牌老化测试结果仅为2级。

手机壳也能致癌?苹果、小米都“黑榜”有名!你的手机壳中招了吗

在低于4级的手机壳中,八成以上为透明材质,也就验证了大家的使用感受——透明的手机壳虽然漂亮,但用久了容易发黄啊!

手机壳也能致癌?苹果、小米都“黑榜”有名!你的手机壳中招了吗

测试的第二部分就是引起热议的化学测试部分。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对每款手机壳进行了201项化学物质检测,其中包括181项高关注度物质(SVHC),6种限制使用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和重金属(铅、镉)等。

在这201项化学物质测试中,有5款手机壳被检测出来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标价288元的苹果手机壳多环芳烃含量为94mg/kg,超出标准单项限值47倍。小米手机壳增塑剂含量为0.17%,超出了限值(0.1%)要求。还有Q果和提亚两家品牌的手机壳均是多环芳烃超标,含量分别是5.7和26 mg/kg。超标最严重的是跃宁手机壳,其多项化学测试结果超出标准限值,其中透明粉色水钻中的铅含量为155000ppm,超出标准限值1550倍,让人触目惊心。喜欢这种亮晶晶手机壳的女生们要小心了!

手机壳也能致癌?苹果、小米都“黑榜”有名!你的手机壳中招了吗

那么,这些超标物有哪些危害呢?

研究表明,接触塑化剂较多的人群中,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会产生紊乱,对生育也有影响,儿童生殖系统的发育会直接受到影响。多环芳烃是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质,一旦进入人体,便迅速溶于肾脏、肝脏、脾脏等器官,残留在人体内的多环芳烃会累积,引起如皮肤癌、肺癌、胃癌及肝癌等病变。

手机壳也能致癌?苹果、小米都“黑榜”有名!你的手机壳中招了吗

儿童餐具标准查手机壳,靠谱吗?

这一测评报告出炉后,立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手机壳也能致癌?苹果、小米都“黑榜”有名!你的手机壳中招了吗

有的网友询问自己的手机壳有没有毒,有的网友称自己从不用手机壳,还有的网友皮了一下,说:“幸好我买不起288的,贫困使我健康”。

很快,小米公司公关部门对此进行了回应,大意就是,目前国内尚没有关于手机壳的标准,深圳消委这次试验,参考的是欧盟对儿童餐具和喂养器具中塑化剂的标准。小米公司针对手机壳有专门的企业标准,而且在北京备过案,适用于手机壳适用的场景。

手机壳也能致癌?苹果、小米都“黑榜”有名!你的手机壳中招了吗

而苹果客服表示,官方并没有说明,就是没有表示我们这批手机壳有问题。因为苹果公司是从来不会对第三方发布的说明做评论的。

“不提标准谈超标”就是耍流氓,那么这次测试到底采用了什么标准呢?

这份测试报告中关于检测标准是这样说的,本次比较试验主要依据消费者关心的化学安全问题,结合消费者实际使用场景,参考欧盟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法规》(简称“REACH法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令(POPs)、德国GS认证对多环芳烃(PAHs)的要求、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的相关要求和ISO 4892-3 标准,旨在制定出全球最严苛的手机壳化学测试指标。

在这样“全球最严苛的手机壳检验标准”下,八成手机壳完全符合标准,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吃瓜群众可能更想知道苹果、小米等5款手机壳是否对人体有危害呢?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说,剂量决定毒性,这是现代毒理学的基本法则,也就是说毒性和剂量是一个线性变化的关系,只要这个剂量足够的少,我们可以认为风险足够低,但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它并没有遵循线性增长的规则,以前的传统毒理学无法解释它的毒性。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重视微量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对人造成的危害,比如肥胖、心血管疾病、不孕不育。目前工艺水平限度内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的暴露风险,经过风险评估可以接受的,我们不必放大、渲染。

专家的意思是,尚未有证据表明苹果、小米等品牌的手机壳对人体有明显危害。但小编想说,既然大多数品牌都能符合“全球最严手机壳标准”,就说明这在技术上不成问题,那么大品牌就更应该努力使自己的产品越来越好,毕竟现在低头族愈来愈多,日积月累的接触总有风险吧?万一还有熊孩子啃食手机壳呢?

手机壳也能致癌?苹果、小米都“黑榜”有名!你的手机壳中招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