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羽”“邦”相争,究竟是“真勇士”,还是“假流氓”?

 wzchen666 2018-04-18

文:娃子 | 图:网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中俊杰,鬼中英雄,何等霸气?

我们是崇尚英杰的,不然西楚霸王的英名不会流传至今。可是,当一个人自以为是“英杰”的时候,最终的命运往往总是可悲的。

项羽、刘邦,曾经拜过把子的异性兄弟,从并肩作战,到楚汉相争,再到垓下之围,此起彼伏,尽在伯仲,不到最后,真的很难料定究竟鹿死谁手。但是,今时今日,回过头来再看这段历史,不难发现成败之间其实伏笔早已埋下,结局早有定数。

今天,我就权且当个事后诸葛亮,回味下这段激昂跌宕的历史大戏。

同样是猫在路边,当看到始皇龙颜时,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同样的豪气,同样怀有成就大事的胸襟气度,同样让人感叹仰慕。但是,不同的措辞,个中的意味却不尽相同。

“彼可取而代也”,也就是说我可以取代他,可见霸王就是霸王,很自信,但同时也难掩那种极端自信以致自负的心态,有种“始皇帝又怎样,老子才是天下第一”的狂傲。

“大丈夫当如此也”,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成就这样的功业啊,这里面表达的是对始皇帝的一种赞叹和敬佩,另外才有了“我也要像他那样”的豪气。

和项羽相比,刘邦少了一点狂妄,多了一份理智。如果说胜败早有定数,那么这里就已经显现出两个人不同的性格,以及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

我一直觉得刘邦和项羽,就像一个饱经沧桑、深谙世事、老练圆滑的大叔在逗一个单纯鲁莽、性格乖张、自以为是的富家小少爷玩儿。一个蒙在鼓里,叫都叫不醒,还帮人家数钱;一个坑蒙拐骗,面和心不和地捂着嘴偷乐。

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其实这中间还有一个承接传递的因素,就是“目标”,所以准确来说应该是“性格造就目标”,而“目标决定命运”。

那么决定“性格”的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应该是一个人的“出身”和“境遇”。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沛丰邑中阳里”,即沛县丰异乡中阳里村。所以,刘邦起初不过乡野之中的一介草民。“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等到成年,通过考试当上了泗水亭长,这个官最多也就像现在的一个乡长、镇长吧。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於项,故姓项氏。

项羽,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代,典型的官二代,而且还是高级官员的后代。24岁出道,年轻气盛,风华正茂,而且一出道就红透半边天。“籍长八尺馀, 力能扛鼎, 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这一对比,是个人就看得出,起点完全不同啊。刘邦年近半百,还在底层社会摸爬滚打、忍辱负重;项羽则凭借显赫的身世和优越的身体素质,早就闻达于诸侯了。

试想一个底层人物的上升通道肯定是狭窄难行且充满未知的。在这种环境里,一个人如果单纯地以为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那他的脑子一定是病得不轻。他必定会为了生存,而想各种办法,找各种出路,甚至做一些常人所不齿的事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对什么人说什么话,目标只有一个,一切以生存为前提。见惯了官场的腐败和底层小人物的悲哀,所以他更懂得人情世故,更通晓如何与人周旋,更深谙驭人之道。

而一个人从一开始就很优越,有着众人所没有的社会背景,常人所不及的先天优势,那他就会像一个身处温室又鹤立鸡群的花朵,受众星捧月般优待,不仅耀眼,而且骄傲。没有经历太多底层百姓的家长里短、勾心斗角,不曾见过困苦中的人们如何挣扎徘徊、痛苦煎熬,他就不会想到现实世界的艰难和复杂,就不会降低姿态委屈自己的尊严与人格。处于万众瞩目的中心,他常常不容置疑地认为自己就是命运的主宰,是所向披靡的王者。

这就是项羽和刘邦,不同的出身所造就的不同的处事风格和人生哲学。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千万别抱怨命运的不公,多向人家刘邦学着点儿。

刘邦善听纳谏。“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意思是刘邦初攻入咸阳,想住在宫中,樊哙、张良谏阻,避免成众矢之的。面对诱惑,刘邦听从了他们的劝谏,退军霸上。

刘邦深谙诈术。起初为堵住项羽西进之路而封锁函谷关。但当项羽准备进攻他时,他却可以迅速降低姿态,以兄事项伯,并假说: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从而借项伯之口,以示忠于项羽。於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项羽自以为是。范增曾经跟他说: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然而项羽轻敌傲慢,错失良机,在鸿门放虎归山,从此也就注定了他人生事业的彻底失败。

项羽直爽天真。彼时,“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所谓“兵不厌诈”,战场上的约定从无信义可言,而项羽却天真的以为羽翼丰满的刘邦会跟兵寡粮少的自己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还真把刘邦当自家兄弟了。如此之天真,刘阿斗所不及也。于是,“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与韩信、彭越合围项羽至垓下。四面楚歌中,霸王自刎乌江,时年不过三十有一。

性格的不同,决定了彼此不同的人生目标。刘邦是有定鼎天下的决心,但是他从不外漏,只是在心里默默坚定着自己的意志。而项羽起兵攻秦却只为复仇,只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那股怒火。所以,项羽每到一处,就有了屠城、坑杀百姓的种种劣迹。完全执着于个人意志,从而失去了民心。“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可见他对秦的仇恨到极点,却又完全不懂得安抚百姓。

一旦成功亡秦,“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有人就来说服他:“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由此可见,项羽的天真和自以为是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至此,恐怕他也早已忘记了当初说出那句“彼可取而代也”时的豪情壮志了。所以,他并没有想过要取代秦朝,一统天下,他只想着复仇。仇一报,他又想我已经功成名就,可以衣锦还乡了。这种虚荣心作祟的丑态,就像小孩儿过家家一样,经不起推敲,让人只感荒唐和唏嘘。

其实,细细玩味,项羽就连最后赴死一刻,也充满了自负和自矜的心理。《史记》原文中说“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也就是说其实项羽是想回奔江东,以图东山再起的。只是,不幸的是,他遇到了爱戴他的乌江亭长。亭长几句话彻底捧杀了他。亭长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其实,项羽自己本身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这话让别人一说出口,他顿时就觉得没有面子。心里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孤芳自赏心态就把他牢牢地控制住了。他想着我堂堂西楚霸王,自起兵以来,经历大大小小七十余战,无往不胜。事到如今,“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是天要忘我,而不是我无能。如果我回到江东,岂不是显得我太无能,江东父老将如何看我?“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相比之下,刘邦的表现便是另一种风格了,他才没有那么多虚荣和做作。他以巴、蜀、汉中地区为根据地,伺机而东进,虽有失败,却能化险为夷,实因他的灵活和机动。他做的事,恐怕打死项羽也不会去做。

“汉军绝食,乃夜出女子东门二千馀人,被甲,楚因四面击之。”说的是汉军被楚军包围,断了粮食,就在夜里从东门推出两千多名女子披着铠甲,吸引楚军从四面攻击她们。刘邦趁机逃走。

“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说的是楚军骑兵追赶汉王,汉王情急之下就把自己的儿子、女儿推下车。滕公每次都下车抱他们上车,像这样反复三次。

“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是说有一次,项羽做了一张砧板,把刘邦父亲太公置于上面,然后跟刘邦说:今天不快点投降,我就烹杀太公!刘邦却说:我与你曾约为兄弟,我的老爹就是你的老爹。如果一定要烹杀你爹,那么盼你能分给我一杯肉汤。

如是种种,可以见得刘邦其人脸皮之厚,而且没有什么底线和原则可讲,为达目的,什么事都可以做。此一点,和项羽的为人简直天差地别。

不过,我并非推崇他的这种做法,只是任何事都不能孤立地看待。凡事都有前提,都要放在历史背景下,客观地分析。在开基立业,一统天下,成就汉王朝400年伟业的宏愿面前,儿女情长、父子伦理又算的了什么呢?在忠孝两难的前提下,尽忠比尽孝更需要博大的胸怀和勇气。所以说,刘邦的胸襟、气度和格局,是项羽永远无法望其项背的。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一为刘邦。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此一为项羽。

一个天下唯我独尊,一个我要天下独尊,这就是两人本质上的差异,也是两个人不同命运结局的根本诱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