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

 过往邮客 2018-04-18

作者:田鼠魅族 
2016年


  个性化邮票,全称为“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个性化邮票相对于纪特票而言,很少受集邮爱好者待见,经历过长期打折。其实,个性化邮票是与纪特票、贺年邮票、贺卡专用票以及普票并列的独立系列。
  本文从“探索个性化邮票的起源”、“个性化邮票的组成及定义”、“中国个性化邮票的发展”、“个性化邮票的特点”、“个性化邮票分类”、“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实施暂行办法”、以及“个性化邮票原版与再版的讨论以及二者的收藏价值”七个部分来浅谈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
一、探索个性化邮票的起源
  世界上首枚个性化邮票是1999年3月19日澳大利亚邮政发行的以“Polly Woodside”帆船为主题的个性化邮票。1999年3月19日至24日,墨尔本举办了的世界集邮展览,期间参观者可将现场拍摄的一张照片作为特别图案加印在正式邮票旁边的附票上,并可随信寄走。印度尼西亚、瑞士随之发行个性化邮票。2000年,新加坡、泰国、加拿大、爱尔兰、芬兰、法国、英国以及韩国、中国香港均发行了个性化邮票。在关于起源方面,还有一种声音是认为第一枚个性化邮票起源于1994年的加拿大的“问候”邮票,我是不认同这个观点的,为什么不认同,我会在“个性化邮票的组成及定义”这一部分中阐释。
二、个性化邮票的组成及定义
  1999年澳大利亚以“Polly Woodside”帆船为主题的个性化邮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式的邮票,即“Polly Woodside”帆船主题邮票,另一部分是一个空白副票,用户可以将自己的照片加印在这空白副票中。所以,从这枚个性化邮票诞生起,个性化邮票的组成就已经基本定型了,即“正式邮票”(主票)+“空白附票”(附票)。

  那么,什么是个性化邮票呢?其实,严格的个性化邮票定义是没有的,但是,我们能从个性化邮票的组成以及其特点总结出一二。虽然不是官方定义,但我相信歧义也不是很大。
  百度百科中对个性化邮票是这样说的:个性化邮票是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带有附票的个性专用邮票为载体,根据用户的正当需要和有关部门规定,在附票上印制大众个人肖像等个性的内容,赋予附票个性特征。
  也有人提供资料说,邮政部门给出的“个性化服务专用邮资票品”名称解释:可在预留的位置上二次印刷个性化服务内容的邮资票品。
  好了,我来说说前面有争议的第一枚邮票起源于1994年的加拿大的说法。1994年1月18日,加拿大邮政发行了一套名为“问候”的邮票,这套邮票的中心图案设计成圆形的齿轮空框,我们可以在《中华世界邮票目录》美洲卷(上)第342页中查询到,对加拿大的这套邮票有中文说明:“不干胶小本票每本附有7种(每种5枚)圆形庆贺内容的图案供选择贴在齿轮中的空位上”。也就是说,这套邮票的中心齿轮空框中的图案可以由个人自由选择“粘贴”,但是要在“7个指定的图案”中选一个。这就很明了了,加拿大的这套邮票虽然有上文中个性化邮票组成部分的要素,但是,粘贴上的不干胶图案是不允许个性定制的,只能七选一。这套邮票没有任何个性定制成分,而是一套可以自由组合的邮票。这显然与个性化邮票的突出的个性定制不相符的。当然,有人说可以自己的大头贴贴在齿轮空框中啊,这样图案不就是个性定制了吗?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那看来你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个性化,把自己的大头贴贴上去,只是DIY罢了。
三、中国个性化邮票的发展
  中国第一套正式发行的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是2002年5月10日发行的《如意》,志号为“个1”,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中国的个性化业务其实起始于2001年8月22日。2001年8月22日,由中国集邮总公司试点,采用 2001-15《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3-2)“锻炼身体 勇攀高峰”邮票做主票进行个性化业务测试,同年11月11日,采用2001-2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运动会》全套邮票图案,进行个性化业务测试。也就是说,中国的个性化业务起始于2001年,中国第一套正式发行的个性化邮票发行于2002年,个性化业务早于个性化邮票诞生。
  读到这里,你应该产生一个疑问,中国邮政在最早开办个性化业务的时候,使用的个性化邮票不符合个性化邮票的组成啊。其实,严格意义上说,这个性化邮票的原票确实没有附票,因为这套邮票本身不是个性化邮票,是纪特票,而这套纪特票本身是没有附票的。但是呢,基于这套纪特票加印的个性化成品票是有附票的,也就是说,它依然符合个性化邮票“主票”+“附票”的组成特点。这要在本文第七部分原版与再版中详细阐述。

  这里要另外说一套特殊的邮票,特2-2001《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邮票,这套邮票邮主票和附票构成,但是,附票内容不能个性化定制,所以,这套票肯定不是个性化邮票。咦?似曾相识?对,与加拿大1994年“问候”邮票是同一个问题,不能个性定制。2015-21《故宫博物院》与特2-2001情况相同,在版式一中每枚邮票也有一枚附票。这些附票与个性化的附票极为相似,如果纪特票没有编年志号,估计很多集邮的初学者会将其混淆。在个性化诞生之前,邮票版式设计上就有一种特殊的附票存在,并一直延续至今,即“过桥票”,这种过桥是很常见的,比如去年的特10-2015《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纪念》,每版中就有一枚横跨版式的长城过桥票,再如2011-2《凤翔木版年画》版式一中有一枚竖跨的过桥票。基于习惯,我们通常把每枚主票都连带一枚无面值的票称为附票,把版式中有一枚或者几枚,非每枚主票都连带一枚无面值的票称为过桥票。比如2015-21《故宫博物院》版式一中是附票,而版式二中是过桥票。这部分如果展开详细说,那也是一篇长篇大论,这里就不继续详谈了。
  言归正传,2001年中国邮政刚刚开展个性化业务的时候,虽然正式的个性化邮票还没有发行,但由2001-15《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3-2)“锻炼身体 勇攀高峰”和001-2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运动会》产生的个性化邮票其实也有一个叫法,分别叫个测1和个测2。

  随着个性化邮票的正式发行,中国邮政个性化定制业务也蓬勃展开。中国邮政开展个性化业务开办之初,全年收入几百万元,之后营业额迅速攀升,两年后已经升到几千万。2008年,受北京奥运会等利好因素影响,中国邮政个性化邮票业务的整体收入超过了5亿元人民币。中国邮政个性化服务也步入正轨。
  在200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候,中国个性化邮票出现了一种极为特殊的情况。这种情况绝无仅有,仅此一次,甚至很多资深集邮爱好者都不知道。
  2005年为配合各地集邮公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系列活动,中国邮政将2005-16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邮票中第一图“全民抗战”和第二图“中流砥柱”开发为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然而,这两枚由纪特票开发而来的个性化邮票完全颠覆了个性化邮票的组成样式,即以8枚邮票为一版的版式,在版式边纸上做个性化定制,边纸个性化定制取代附票个性化定制。这两枚个性化邮票的发行日期与纪特票原票都为2005年8月15日,而也在8月15日当天,该套个性化即停止开发个性化邮票的业务。也就是说,在这套邮票发行前,中国邮政就已经将其开发为个性化邮票了,并且不对外开展个性化定制业务,仅对中国邮政集邮业务部门开展个性化定制业务。自这套个性化邮票之后,中国邮政便再也没有过将纪特票开发为个性化邮票的案例。

  中国邮政个性化业务开展的14年里,产生了大量邮政内容可供集邮爱好者研究的对象,这种研究也是极其纷繁复杂的。最常见的是因为多次印刷,印刷上有明显区别,比如2003年3月3日发行个3《同心结》个性化邮票,后期在进行加印的时候,因为选用了不同的母版印刷,出现了红色荧光油墨漏印的情况,由“同心结”汉字组成的荧光底纹漏印了。再如,这套个性化长期用于加印制作,经历了不同邮票专用纸的替换,典型的就是早期的《同心结》使用荧光彩色纤维纸印刷,之后改成了荧光彩点纸印刷等,这些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仿佛就是普通邮票的一个翻版,其研究趣味还是非常浓厚的。
四、个性化邮票的特点
  这里讨论的个性化邮票特点,以中国邮政的个性化邮票为研究对象总结。
  1、主票+附票两部分组成;
  2、主票内容固定,由面值、铭记以及相关图案组成;
  3、附票空白,空白附票图案可根据要求个性定制;
  4、个性邮票是国家的有价证券,由中国邮票印制局统一印制;
  5、邮政部门承认邮资,可用于邮资业务以及收藏;
  6、再版印刷。
五、个性化邮票分类

  个性化邮票的分类方式多钟多样,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些个性化邮票的分类方法。
  1、按题材分类。这是大多数集邮爱好者使用的分类方法。个性化邮票在中国发行14年来,题材非常丰富,有建筑风景题材、军事题材、花卉题材、政治题材、节日题材等等题材,按题材分类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2、按发行时间分类。按时间分类通常是以年为单位,不过这种分类方法在集邮爱好者中使用的不多,最典型的就是自2014年开始个性化原票纳入预订范围后,按年分类就愈发凸显,比如配定位册。
  3、按版别分类,即原版与再版,这里有很多文章要写,故而放在第七部分论述。
六、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实施暂行办法
  国家邮政局推出《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实施暂行办法》,摘录如下:
  第一条 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系指,利用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带有空白附票的邮票,根据用户的正当需求和有关规定,在附票上印制个性化的内容。
  第二条 国家邮政局授权中国集邮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负责开办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专用邮票暂供总公司使用,附票未印制前不得出售。
  第三条 附票上允许印制的内容如下:
  (一)人物肖像:暂限定为全国或国际性大型活动的代表和嘉宾

  (二)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可印制全国性或国际性活动的徽志和吉祥物,建筑物,景点等。附票上不得印制文字,不进行广告宣传。
  第四条 个性化服务业务的开办方式如下:
  (一)人物肖像业务,由总公司直接办理。办理时应查验有效证件,签订协议,现场制作。
  (二)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业务,由各省(区、市)邮政局负责接收业务,总公司负责制作。
七、个性化邮票原版与再版的讨论以及二者的收藏价值
  个性化邮票被集邮爱好者不待见的根本原因是再版的无限制印刷。这对集邮爱好者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要研究个性化的原版票与再版票,就必须从中国邮政个性化业务开展的第一天看起。回顾到2001年8月22日,中国邮政个性化业务开展之初,是没有专用的个性化邮票的,是将纪特票开发为个性化,所以,起初的个性化原票就是纪特票,再版票是带有附票的个性化邮票。从这个角度讲,如果这以纪特票为原票开发出来的个性化邮票把个性定制的附票撕掉,一般人是很难区分出这票究竟是原票还是再版票。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首枚个性化邮票是再版的商业票。那么,“个性化原票”这个词是什么时候被认可的呢?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是个1《如意》发行三年多后,在2005年9月总公司邮品中秋节封发行预报里,明确正式使用了“个性化原票”字样。?那么,什么又是个性化再版票?其实,只要不是个性化原票的个性化邮票,均是再版票,即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
  那么,我们先来分析个性化原票。
  所谓个性化原票,全称应为“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原版票”,最重要的是对“原版”的理解。这原版票,是指经过国家邮政局相关部门审核发行的个性化邮票,其以版式一的方式存在,个性化原票的附票只印刷与主票相关的图文,即空白副票,并公布发行数量,适用于《邮票发行监督管理办法》。比如在2014年预订的新邮中,就配备当年发行的所有个性化原票。
  基于个性化原票的加印票,都是衍生票或二次、三次或更多次再版票,即再版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从个性化邮票诞生之初我们就能发现,个性化邮票与普通邮票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再版印刷。其实,在本文第六部分《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实施暂行办法》第一条,就有相关的注释:“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系指,利用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带有空白附票的邮票,根据用户的正当需求和有关规定,在附票上印制个性化的内容”,这一条就定性了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是再版的性质。

  申请个性化加印的主体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个性化没有固定的发行机构,只有申请加印制作单位、受理个性化业务的制作单位以及印制机构。申请单位主体非常复杂,可以是地方邮政部门,可以是企业公司、可以是团体或或者个人等等。而个性化服务受理制作单位是中国集邮总公司,由中国邮票印制局统一印制。也就是说,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也是经过邮政部门审批的正规邮票。
  读到这里,你可能有点迷糊了,我总结一下,个性化原票的发行机构是国家邮政局,基于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个性化原票再次印刷的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没有固定的发行机构,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是经过邮政相关部门审批的正规邮票,且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无发行量统计。有些集邮爱好者认为,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不是正规邮票,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误的认识呢?我想,他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什么是个性化原票,什么是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或许,认为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不是正规邮票这种想法,只是从发行机构角度出发而得出的结论。比如:中国纪特邮票每年有发行计划,审核发行的机构是国家邮政局,这肯定是国家级的邮票,是“国字号”、“国版”,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发行主体不是国家邮政局,所以,不是“国字号”、“国版”,既然不是国家邮政局发行的邮资票品,所以不是“正规”邮票。其实,从科学角度上讲,“正规”与否我们看的不是发行主体是谁,而是是否经过邮政部门审批,只要经过邮政部门的审批,它就可以认定是正规的。

  举个例子,当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很多旅游景区的门票是一张带有邮资明信片,这种门票明信片肯定不是国家邮政局直接发行的,而是当地景区申请新邮资图或者使用现有邮资图,经过邮政相关部门审批核准后即可组织相关的印刷制作工作。这种明信片带有非常明显的商业性质。而以国家名义发行的是该邮资图的空白片,即普通邮资明信片,该片本身没有商业性质。好了,如果我们按“加印的个性化不是正规邮票”的思维看待门票明信片,那就得出了这门票明信片也不是正规的明信片的错误结论。
  没有分清“国版”、“地方版”、“企业版”、“个人版”等,不考虑是否经过邮政相关部门审批,只看是发行单位是否是国家邮政局,这就是“加印的个性化不是正规邮票”这个误区的所在。其实,上面论证过程看起来有点麻烦,简单一点说,就是“国版”与“商业版”,“原版”与“再版”的区别,而不是正规不正规的区别,因为只要经过邮政相关部门审批,那就是正规的,哪怕是你将自己的照片个性定制到生日祝福的附票上,也不影响主票是有效邮资凭证的性质,否则个性化定制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现在应该已经分清个性化原票与个性化商业票的区别了,那就来谈谈个性化原票与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的收藏价值。通常而言,集邮爱好者更青睐个性化原票,因为它的发行机构被集邮爱好者认可,而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收藏价值就远低于个性化原版票了。
  在个性化发行早期,个性化原票也不被集邮爱好者认可,一直都是打折票的主力,被用于寄信等大量消耗,甚至一些邮局也用个性化原票来代替普票使用。有些邮商专门做个性化打折票的生意,一沓一沓的整版个性化原票被以五折甚至更低的价格买卖,正因为如此,个性化原票的存世量也急剧减少。随着市场上对个性化原票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个性化原票也终于脱离了打折的尴尬境地,甚至早期的个性化原票完整版出现一版难求的情况。当然,这也跟个性化原票有发行量的限制有关,通常一枚新启用的个性化邮票,发行量在一千万上下,最多的也不足两千万,少的还不足千万,也就是说,早期个性化原票的发行量远低于现在纪特票邮票的发行量,再加上早期个性化原票有过长时间的深度打折经历,似乎就是2003年版式二的翻版,其后市表现不得不引起集邮爱好者的重视了。
  市场表现与个性化原票完全相反的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岂止是一个“惨”字来形容,这丝毫不能埋怨任何一方,是这加印票其本身就决定了的。首先,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没有发行量的限制,对于某些完全向社会开放的个性化图案,申请方通过邮政相关部门审核,只要肯花钱,想印刷多少就可以印刷多少。其次,这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的身份问题,虽然是经过邮政相关部门审批了,但很多集邮爱好者因为这票不是“国版”,只是商业性质的邮票,不被集邮爱好者认可。这两点,是导致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一直处于长期打折的境地。哪怕是最特殊的2005年抗战个性化小版,也是被深深地打上了商业票的烙印。
  虽然说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收藏价值不高,但它的研究价值远远高于个性化原票。我们知道,一个个性化邮资图的使用,通常是持续几年的时间的,而且也是经历的多次印刷的,这就与普票有了极其相似的研究价值。在不同时期,会出现印刷邮票的纸张不同的情
况,也会出现印刷油墨不同的情况,再也有可能打孔机的更新而形成的大孔径和小孔径邮票齿孔等等情况,甚至会出现印刷事故。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发生,都为研究加印的个性化商业票提供了可研究对象。当然了,想得出一个满意的研究结果也是很不容易的,有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这可能就是传统集邮研究方法让大多数集邮爱好者望尘莫及的原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