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尚圈

 睡不醒的卷发猫 2018-04-18

            时尚圈

对于好多人来说,时尚界水深得很,因为我们和时尚界能够接近的距离,往往仅仅是电视上的T台模特,或者是在某些大都会中的时尚品牌店而已。提个LV提包,穿件“阿玛尼”,就算是“近距离接触”了。有些人出国,在巴黎、米兰、纽约、伦敦逛“旗舰店”,感觉非常好,因为是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其实那个行业实在水深,离开我们还是好远好远的。我是从事设计史论研究的,早先老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设计上,后来才逐渐转移注意力到时尚传媒上,发现传媒的作用往往比设计的作用还大,是传媒打造了时尚业。否则,一个设计衣服的人,不就是个会画画的裁缝吗?何以成为明星呢?一个超级模特,不就是个高挑的女孩,不断地换上人家做好的衣服在台上走走吗?何以成为明星呢?媒体打造他们,同时也就打造了品牌了。

 

十年前,英国广播公司BBC拍了一部记录片,叫做“外表”(the Look),内容就是时尚界的内部运作,才清楚时尚界有一半是设计的、展示的、推销的,另一边则是媒体创造的半虚拟的,加起来才算是时尚界的全部,有点吃惊。因为原来看时尚界,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时装设计方面,现在才注意到给大众打造时尚界形象的推手――媒体。1994年,有部讲时装业电影,叫做《云裳风暴》(Pret-a-Porter),对这个产业的内容有所揭露,但是用的是好莱坞的夸张方式。看看这部电影,媒体加上评论界翻云覆雨,实在是时尚界的核心,其中除了报刊、电视、报纸、时尚杂志,还有为媒体服务的评论人、编辑、主持人,没有他们的运作,时尚界根本不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时尚圈

《云裳风暴》这部电影原名叫做“Pret-a-Porter”,相当于英语中的“Ready to Wear”,英语ready-to-wear是指工业化生产的服装,与手工业者定制加工的服装相对立。定制加工的服装仅仅是一件而已,量体裁衣,名裁缝做的,在巴黎叫haut couture,意思是“高级女装”,所谓“时装”,指定是haut couture,不是pret-a-porter。这种量体裁衣的haut couture由法国、意大利大概20家左右集中创造性的高质量手工生产的时装公司组成。原来世人混混沌沌,把批量服装和haut couture混为一谈,直到1995年罗伯特·奥特曼(Robert Altman)执导的好莱坞大片《云裳风暴》出来,引起轰动,才引起人们对这两个法语词的注意。记得当时国内片商把这电影翻译成准确、却毫无吸引力的《成衣》,香港片商则把它翻译成更利于票房的《霓裳风暴》。这部片子在内陆没有重映,仅仅在某电影节匆匆亮相一次后就不再露面。但是,由于报刊等媒体的介绍,其名气仍然很大。

 

  说老实话,以为自己穿的是时装的大部分国内消费者几乎只穿过成衣,即Pret-a-porter的中国版;而中国的很多时装设计师们做设计的时候眼睛却又只盯着haut couture,所以基本上是牛头不对马嘴――只有那些温州的、义乌的成衣商清楚自己做的是什么,对学时装设计的人来说,对自己以为在做时装的设计师们来说,这种认知的差距只会产生悲剧性的结果,中国服装界的很多问题即源于此。

      

   《云裳风暴》这部电影故事倒有趣,是以多线交错进行的,一方面是法国时装协会会长在机场接一个神秘的意大利朋友(意大利顶级男明星玛斯托里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饰演)的时候,因为吃三明治突然在车上暴毙,而那个意大利人神秘失踪。时装协会会长的遗孀(索非亚.罗兰Sophia Loren饰演)、儿子和情妇趁机争夺生意经营权;一方面警方派员前来调查暴毙案真相,另一方面各地媒体蜂涌前来采访;朱丽娅.罗伯茨(Julia Roberts)演的美国女记者被迫与一个男记者共租一个房间,结果两人足不出户便完成了采访任务;几份时装杂志则采用谍对谍的方式引诱时装摄影师跟他们签约。电影里饰演时尚杂志大牌评论员、专栏作家的全部是这些评论员和专栏作家他们自己;而在电影里时装表演上出现的设计师,也全部是些真实的大牌时装设计师――这部电影的可贵就在这些演员――你真是可以看到时尚界的内幕,虽然夸张,但是接近真实。数数出场的顶级明星:贝辛格(Kim Basinger, 丹尼·埃罗(Danny Aiello, 阿努克·艾米(Anouk Aimee, L罗伦·比考(auren Bacall, 米切尔·布兰克(Michel Blanc, 安妮·卡诺瓦斯(Anne Canovas,-皮艾尔·卡塞(Jean-Pierre Cassel, 罗西·德·帕尔玛(Rossy De Palma, 理查德·格兰特(Richard E. Grant, 卢佩特·艾佛勒特(Rupert Everett, 卡西亚·费古拉(Kasia Figura, 特里·加尔(Teri Garr, 林达·杭特(Linda Hunt, 莎丽·凯勒曼(Sally Kellerman, 劳伦·勒德莱特(Laurent Lederer, 乌特·林帕(Ute Lemper, 塔拉·里昂(Tara Leon, 丽丽·罗维特(Lyle Lovett, 齐亚拉·玛斯托里阿尼(Chiara Mastroianni, 汤姆·努温博尔(Tom Novembre, 斯提芬·丽亚(Stephen Rea, 山姆·罗伯茨(Sam Robards, 提姆·罗宾斯(Tim Robbins, 吉奥瓦尼亚·罗伯逊(Giorgianna Robertson, 它帕·苏丹纳(Tapa Sudana, 丽丽·泰勒(Lili Taylor, 特雷西·乌尔曼(Tracey Ullman, 卡米丽·维威尔(Camille Vivier, 佛列斯特·怀塔克(Forest Whitaker)等等,简直吓人,我想这些大明星肯定是免费或者低收费来客串帮忙,否则就他们的片酬来说就要好几个亿,根本就不可能拍出这部电影了。

 

电影是讽刺时尚界的。素以讽刺手法见长的导演罗伯特·奥尔特曼向巴黎的时装界开刀,利用一次时装大展的举行来暴露其中内幕,最后甚至安排大批模特儿全裸出场以收震撼效果,全片人物众生,场面热闹,但是凭心而论,整部电影结构比较松散,剧情推展也没有太大的高潮,倒是众多大明星轮番上阵,堪称星光熠熠。不过,导演自己并没有把这部电影当作什么大片,他说过:这是一本无关紧要的小片子,仅仅逗大家开心而已(原话是:“  [Ready to Wear/Pret-a-Porter] is just a silly little movie, it's not a serious epic. So just enjoy, laugh with it, have a good time. It's no big deal.")。看看影评,也基本没有多少人说好话,明星太多,眼花缭乱,加上刻意煽情,使得原来已经复杂非凡的时尚界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但是要了解时尚界,这部电影还非得看看不可!

 

看了这部电影,我忽然想起媒体的力量,我自己不但和媒体熟悉,并且通过写专栏,不知不觉也成了里面的一个组成部分。2007年,有三个汽车集团找我出场讲话,一个是瑞典的沃尔沃汽车,邀请我在今年4月份到北京帮他们出席推敞篷车S70的活动,第二个是德国大众汽车,邀请我86号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主会场的鸟巢前面对中央电视台的摄像机讲讲大众汽车,因为他们是北京奥运会的主要赞助商;第三个是11月份,广州本田汽车公司请我当本田车的评委,想想原因,大概还是媒体的力量,因为我给很多汽车杂志写车评专栏,有读者群,影响力就由此产生了。媒体媒体,是时尚的推手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