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治疗
2018-04-18 | 阅:  转:  |  分享 
  
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治疗整理作者:17611159011荨麻疹(urticaria)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皮肤局限
性水肿性反应,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俗称“风疹块”,中医称“瘾疹”,约10%的急性荨麻疹会转变成慢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持续6周
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chronicurticariaCU)。CU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睡眠,严重降低
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慢性荨麻疹的深入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荨麻疹治疗困难,西医治疗手段主要是对症处理,应用抗组胺等药
物可暂时控制,对于慢性荨麻疹疗效一般。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的作用,但副作用也很大,同样不能阻止病情的反复发作,且也有可
能会给发作时的治疗用药带来困难。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积累了很多经验,较之西医的治疗优势较为明显。四诊
是中医搜集疾病信息不可或缺的手段,舌象和脉象则是中医辨证的重要要素。因此,对本病的舌象、脉象进行客观、深入地研究,总结规律,对于指
导临床辨证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实用价值。舌象、脉象是中医重要的辨证要素。本课题通过对1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舌象
、脉象的临床调查以期发现慢性荨麻疹舌象、脉象规律,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用药,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科研水平。风湿
热蕴肤证32例,占21.3%;风湿热蕴肤兼气虚证33例,占22.0%;风湿热蕴肤兼阳虚证11例,占7.3%;营卫不和证8例,占5.
3%;营卫不和兼气虚证7例,占4.7%;营卫不和兼风湿蕴肤证11例,占7.3%;营卫不和兼血虚证2例,占1.3%;血虚风恋证7例,
占4.7%;血虚风恋兼气虚证21例,占14.0%;血虚风恋兼阳虚证11例,占7.3%;肝经郁热证7例,占4.7%。舌质:淡红舌(2
8.0%)>淡白舌>红舌>淡胖舌>尖红舌>暗红舌。淡白舌主要分布于血虚风恋兼气虚证(36.1%)和血虚风恋证(16.7%);淡红舌
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兼气虚证(26.2%)、风湿热蕴肤证(14.3%)、营卫不和证(14.3%)及营卫不和兼风湿热蕴肤证(14.3
%),红舌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证(48.5%)和风湿热蕴肤兼气虚证(45.5%),尖红舌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证(27.3%)和肝经
郁热证(27.3%),淡胖舌主要分布于血虚风恋兼气虚证(30.0%),血虚风恋兼阳虚证(25.0%),暗红舌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证
(37.5%)风湿热蕴肤兼气虚证(25.0%)。舌苔:薄白苔(45.3%)>黄腻苔>薄白腻苔>白腻苔>厚黄腻苔>厚白腻苔>薄黄腻苔
>薄黄苔。薄白苔主要分布于血虚风恋兼气虚证(22.1%),薄白腻苔主要分布于营卫不和兼风湿蕴肤证(31.3%)及风湿热蕴肤兼阳虚证
(18.8%),白腻苔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证(30.0%)和营卫不和兼风湿蕴肤证(30.0%),厚白腻苔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证(3
7.5%)、风湿热蕴肤兼气虚证(25.0%)和风湿热蕴肤兼阳虚证(25.0%),薄黄苔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兼气虚证(33.3%)和
肝经郁热证(33.3%),薄黄腻苔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兼气虚证(42.9%)和风湿热蕴肤证(28.6%),黄腻苔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
肤证(46.2%)和风湿热蕴肤兼气虚证(42.3%),厚黄腻苔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兼气虚证(77.8%)和风湿热蕴肤证(22.2%
)。脉象:弱脉(23.3%)>正常脉>滑脉>沉弱脉>细弱脉>沉脉>弦脉>弦滑脉>弦细脉>细脉>紧脉。正常脉象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证
(30.3%)和营卫不和证(18.2%),弱脉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兼气虚证(34.3%)、风湿热蕴肤兼阳虚证(22.9%)和血虚风
恋兼气虚证(17.1%),沉弱脉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兼气虚证(31.6%)和血虚风恋兼气虚证(36.8%),细弱脉主要分布于血虚风
恋兼气虚证(35.5%)和风湿热蕴肤兼气虚证(29.4%),沉脉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证(30.0%)和风湿热蕴肤兼气虚证(20.0
%),滑脉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证(57.1%)和风湿热蕴肤兼气虚证(23.8%),弦脉主要分布于肝经郁热证(66.7%),弦滑脉主
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证(40.0%),弦细脉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证(50.0%)和肝经郁热证(50.0%),细脉及紧脉均只有一例,见
于风湿热蕴肤证(100%)。舌象、脉象特征对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分型有重要参考价值。舌象、脉象以淡红舌、薄白苔、弱脉居多。淡白舌和
淡胖舌主要分布于血虚风恋证及其兼证;淡红舌、红舌、尖红舌和暗红舌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证及其兼证。薄白苔主要分布于血虚风恋兼气虚证;
薄白腻苔、白腻苔、厚白腻苔、薄黄苔、薄黄腻苔、黄腻苔和厚黄腻苔均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证及其兼证。正常脉象、沉脉、滑脉、弦滑脉、细脉
、紧脉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证;弱脉、沉弱脉、细弱脉主要分布于风湿热蕴肤兼气虚证和血虚风恋兼气虚证;弦脉和弦细脉主要分布于肝经郁热证
。慢性荨麻疹经治疗好转或痊愈后的舌象、脉象多表现为淡白舌,薄白苔,弱脉,宜继续巩固治疗直至舌象、脉象转为正常。慢性荨麻疹患者经治疗
好转或痊愈后,舌质以淡白舌最多,占60.0%;舌苔以薄白苔最多,占90.7%;脉象以弱脉最多,占64.0%。①风湿热蕴肤证:风团反
复发作,瘙痒,色红,遇热增多,青壮年多见,头身困重、口苦、烦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次要症状:口干、大便干、小便黄短等
。兼气虚证:上述症状基础上见面色少华,乏力、易感冒,形体瘦弱或虚胖,脉弱或虚。兼阳虚证:上述症状基础上见风团多遇冷增多,面色萎黄或
少华,乏力、易感冒,畏寒肢冷,舌质淡,舌体多胖大,苔多黄腻,脉弱或沉弱。②营卫不和证:风团反复发作、瘙痒,中青年患者多见,舌淡红,
苔薄白,脉象多正常。兼气虚证:可见面色少华,乏力,易感冒,舌淡或淡红,苔薄白,脉弱或沉弱;兼风湿蕴肤证:可见头身困重,舌质淡红,苔
白腻,脉多正常或滑;兼血虚证:可见面色少华,心悸,多梦,舌质淡白或淡红,苔薄白,脉多正常。③血虚风恋证:风团发作日久,瘙痒,晚间多
发,女性多见,面色少华,心悸乏力,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次要症状:烦躁易怒,情志抑郁,大便或干,女性月经后期,量少色淡
等。兼气虚证:上述症状基础上见气短乏力,易感冒,常鼻流清涕,自汗。兼阳虚证:上述症状基础上见风团色白或色红,多遇冷加重,乏力,畏寒
肢冷,易感冒,舌质淡,舌体多胖大,苔薄白,脉沉弱或沉细,亦可见气短,小便清长,大便溏泄等。④肝经郁热证:风团反复发作,患者平素性急
或长期情志压抑,心烦易怒,口干饮少,失眠多梦或胁肋胀痛:女性见月经前后无定期,带下或黄。大便干,小便赤涩。按0-3分标准对患者慢性
荨麻疹主客观症状评分。治疗前不规定疗程,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因本病较顽固难治,根据临床经验,当达到最佳疗效后再延长治疗1个月,若不再
继续好转者即停药,结束治疗。性别150例被调查的患者中,男性65例(43.3%),女性85例(56.7%),男女性别比为1:1.3
1。年龄19~60岁之间共120例,约占80.0%;18岁以下共18例,占12.0%;19~39岁共89例,占59.3%;40~5
9岁共28例,占18.67%;60岁以上共15例,占10.0%。年龄最小为4岁,最大为79岁,平均年龄为34.27±15.91岁。
病程最短者1.5月,最长者达20年。平均病程为26.09月。结论本课题共收集病例150例。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慢性荨麻疹舌质脉象分布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没有相关性。2慢性荨麻疹舌象、脉象分布,以淡红舌、薄白苔、弱脉居多。3舌象、脉象特征对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有重要参考价值。4慢性荨麻疹患者经治疗好转或痊愈后的舌象、脉象多表现为淡白舌,薄白苔,弱脉,宜继续巩固治疗直至舌象、脉象转为正常。
献花(0)
+1
(本文系荨麻疹科普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