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传奇●两宋才子2】范仲淹之“先忧后乐”(上):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金色年华554 2018-04-18
【成语1】断齑画粥
【释义】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
【出处】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成语2】先忧后乐
【释义】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时候的范仲淹是个苦孩子。

一苦是因为范仲淹二岁时,他的父亲就死了。其父范镛死前担任的是武宁军节度使掌书记,工作的地方是徐州,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范仲淹就出生于父亲的官舍。徐州是范仲淹的出生地,但不是他的家乡,他的家乡是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而他的祖籍则在陕西。

二苦是改了姓名,各地辗转。父亲去世后,为了生存,范仲淹的母亲就改嫁淄州的一朱姓男子,范仲淹只好跟了继父姓,改名朱说。这之后,范仲淹便和母亲一起,又开始跟着继父走南闯北讨生活,先后到过岳州、池州、淄州等许多地方。

三苦是生活、学习条件非常艰苦。范仲淹年少时读书非常认真,在淄州时,因为家贫,他只好住在附近的寺庙里读书。读书期间,他每日只能喝粥吃咸菜,就是这样的饭食,也是不能管饱吃的。为了节约,他常常在头天晚上用小米煮粥,等隔夜的粥凝固后,他就用小刀将粥一分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再切点腌咸菜用来下饭。

过了二十岁后,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非常伤心,也为母亲的艰辛不易和慈爱所感动,在母子痛哭一场后,范仲淹依然辞别母亲,来到了南都(应天府,今商丘)学堂,开始不分昼夜的刻苦攻读,连晚上睡觉都很少脱衣服。

范仲淹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家庭条件,光宗耀祖,他有更为宏大的抱负: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就这样抱着“慨然有志于天下”的人生信念,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二十七的范仲淹走进了科举的考场,最终顺利考中了进士,接着就被授予广德军司理参军一职,从此踏上为实现人生抱负而进取的仕途。

有了官衔和俸禄后,范仲淹便改回了自己的本名,又把母亲接回到自己身边。十一年后,在兴化县令任上,范仲淹的母亲去世了,于是他便回到南京应天府为母亲守丧。时为南京留守的晏殊在此期间邀请范仲淹执掌应天府学教席,因教学成果显著,连皇上都开始对范仲淹刮目相看了。

有了晏殊等人的引荐,在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又有了新的身份:秘阁校理。这一角色主要是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虽然权力不大,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朝中人了,也有了和皇帝直接对话的机会了。

既然是朝廷命官,就要替朝廷负责,反正是出于公心,有说话提建议的机会,为何不说呢?

遇到看不惯的,范仲淹就开始说话了,这一说,他的麻烦也接连不断地来了。

第一件令范仲淹看不惯的事是:天圣九年(1029年)冬至,仁宗要率领文武百官去会庆殿为太后祝寿。

范仲淹想,皇上你想表孝心,就在内宫里单独表示好了,还带朝臣去干吗?毕竟国礼和家礼不完全是一回事。于是他就给仁宗上书阐明观点,结果仁宗未予理睬。接着范仲淹又给太后上书,让她别再把皇上当小孩子了,尽快还政给人家,结果也没得到答复。皇上和太后都不拿范仲淹的话当回事,范仲淹郁闷之下,就自请外调,去了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任通判,后又调为陈州(今河南淮阳)通判。

第二件令范仲淹看不惯的事是: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逝世,仁宗亲政,但太后死前有个遗嘱,要立杨太妃为皇太后,并参决国事。

刚回京任右司谏议的范仲淹立即上书,提出反对。结果杨太妃虽被立为皇太后,但没得到参决国事权。到了年底,仁宗又要废郭太后,范仲淹知道了,又来反对,还和其他十几个朝臣,准备在上朝时跟仁宗据理力争。皇上听到消息,非常生气,没等上朝就下令叫范仲淹去睦州(今杭州淳安)任知州了,且是即刻启程。

第三件令范仲淹看不惯的事是: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由苏州知州升任礼部员外郎,后又到开封府暂时主持事务,这期间他发现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大权独揽,还私下里结党营私。

于是,一向秉公直言的范仲淹又开始发言了,他连写了四篇文章《帝王好尚论》、《选贤任能论》、《近名论》、《推委论》,以此“四论”论治国用人之道,后又献《百官图》,称皇上用人不能仅让宰相一人说了算。被惹恼的吕夷简马上采取回击措施,除了在皇上面前对范仲淹的观点一一辩驳外,还指控范的言行属于不在其位而谋其政,且有挑拨离间、谋取私利的嫌疑。这一指控起了作用,范仲淹于当年六月被贬为饶州(今江西鄱阳)知州。

三次被贬,范仲淹初心不改,也没有丝毫的悔意。在《郡斋即事》一诗中,他这样写道:

三出专城鬓似丝,
斋中萧洒胜禅师。
近疏歌酒缘多病,
不负云山赖有诗。
半雨黄花秋赏健,
一江明月夜归迟。
世间荣辱何须道,
塞上衰翁也自知。

虽然范仲淹对荣辱福祸看得很豁达,但还是有人想让他少说,以免“祸从口出”。时为德兴县令的梅尧臣因与范仲淹私交不错,就写了一篇《灵乌赋》,劝告范仲淹要做只会美言的报喜鸟,不要去当报忧不讨喜的“灵乌”,为了自身安全,能闭口就尽量闭口。范仲淹便作了篇同题文章来回复,明确提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愿说、敢说,因为他坦坦荡荡,一心为公,他不仅说得好,做得也同样出色,无论是在泰州、陈州、睦州、苏州,还是在开封、饶州、润州、越州,他都一心为民,勤政廉政,政绩卓著。

等到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宋朝的西北边疆有战事发生了:西夏入侵,且在三川口大败宋军。情急之下,皇上和朝臣们再次想到了尚在越州的范仲淹。

范仲淹临危受命,他要带兵打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