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枫桥经验”在衢检】“枫桥经验”止纷争,释法说理化矛盾

 道德是底线 2018-04-18

未成年人是家庭和国家的希望,近年来,衢州检察机关结合未检工作“教育、感化、挽救”的特殊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不至于被贴上罪犯的标签。


案情简要

     让我们把思绪拉到2017年的5月,曾某和郑某均系常山县一所中学的同学,平时关系较好。去年5月的一天,曾某向郑某借衣服,郑某不想借,一时之间僵持不下,曾某冲动之下用拳头殴打了郑某腹部,导致其脾脏破裂,构成重伤。


检察官思考

     承办检察官阅卷后发现案件事实清楚,曾某系未成年人,由于曾某的家境困难没有赔偿郑某医药费等原因,两个家庭产生的矛盾不可调和。如果简单的对曾某提起公诉,民事赔偿事宜到法院再处理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简单起诉,一方面曾某将面临刑事处罚,会给他的人生道路留下污点,不利于以后健康成长,更不能化解双方矛盾。能不能在检察环节主持双方调解,化干戈为玉帛,成为摆在承办检察官面前棘手的问题。


检察官行动

     为践行“谦抑、审慎、善意”的司法理念,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官在了解了双方都有调解的意愿后,召集曾某、郑某、双方家长、法律援助律师以及村干部到本院调解室,向各方阐明了本案如果调解结案将使大家取得双赢的结果,尽量做双方父母的工作。同时借助律师、村干部的力量来化解双方矛盾。在检察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曾某父母一次性将赔偿款13万交到郑某父亲手中,郑某以及父亲也对曾某表示谅解,原来对立的两个家庭关系得以修复,双方握手言和。检察官也对曾某作出了相对不起诉处理。


检察官感想

     最后,检察官获得了来自两个家庭的真心感谢,也更深一步领会到了“枫桥经验”的真正含义。在今后的工作中, 检察官也会继续践行“枫桥经验”的新举措,通过释法说理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