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6岁孩子行为习惯培养太重要了,你都是怎么培养的?

 智汇百川 2018-04-18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孩子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使孩子受益终生。0-6岁的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

0-6岁孩子行为习惯培养太重要了,你都是怎么培养的?

例如孩子天性贪玩好动,有不少家长就没有把做事要专注这一条列入教育重点,即便孩子出现精力分散马虎现象也当成小孩子的一种通病,不会提出特别的要求。当孩子学习的功课难度不大的时候,他们边写功课边小动作不断,根本谈不上专心。此时,“小毛病”的弊端还显现得不厉害,但是一到了高年级阶段,或者是面对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时,他们在学习习惯方面的差异便足以左右学习成绩。那些考试排名总是靠前的学生一定不是点灯熬夜磨出来的,而是靠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自然而然学来的。正如几千年前孔子说的“食不言,寝不语”,一心不能二用,不能在同一时间干两件事情。

在1998年1月28日,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聚在法国首都巴黎,为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研讨。会议期间,有人向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教:“请问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重要知识的?”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却说:“我是在幼儿园和小学”。提问的那个人一下子愣住了,“幼儿园、小学?您……在幼儿园、小学会学到哪些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科学家耐心地答道:“我在幼儿园、小学,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用过的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后要洗手;不随地扔果皮、纸屑;做错了事要向对方表示自己的歉意;听课要专心,作业认真做;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爱护一草一木;尊重他人……”这位老科学家缓缓地说着。谁也没有料想到,在我们平时看起来最平常的行为习惯,却成为这位科学家最辉煌的事业,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一席话是多么的令人寻味啊!

二、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的误区有哪些?

1、孩子行为习惯可自然形成

只重视技能的学习与加强,忽视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家庭教育和学习教育共同存在的误区。

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往往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知识教育,从胎教到一两岁就教幼儿识字、唱歌、学琴、画画等等,家长对幼儿的技能培训投资是巨大的,而轻视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树大自然直”的教育误区使他们认为孩子年龄小,不用着急,孩子行为习惯现在教不教,学不学是无所谓的,长大了自然就会了 。殊不知,这种做法剥夺了孩子早日获得良好行为习惯的机会,使幼儿事事依赖他人,自然而然形成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别人都应当为我服务的自私自利的性格,这对孩子成长是非常有害的。

幼儿园教育方面,教师虽然知道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幼儿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针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活动设计比较少。

2、幼儿时期培养行为习惯能力为时尚早

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以及他们对孩子行为习惯的不信任。现在大多数孩子入学前主要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隔代亲”现象相当普遍退休后的老人对第三代更加的宠爱,他们认为,孩子小,不忍心让孩子干这干那,怕累坏了。另外,家长有更多的时间照料孩子,因此样样事情包办代替。正因为在这种溺爱包办思想的支配下,当孩子们主动要求自己动手时,家长产生了众多的“害怕”和“不信任”思想 ,因此家长把孩子动手的愿望和机会全都剥夺了,使孩子一旦离开了父母就不知所措。

0-6岁孩子行为习惯培养太重要了,你都是怎么培养的?

3、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急于求成

家长也想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策略初衷是好的,但到头来,仍然没有效果。其主要原因就是训练方法过于简单、粗暴,没有耐心,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孩子刚开始做时,往往做得很慢或者不够好,有时甚至“闯祸”,这时正需要的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提高,使孩子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

三、哪些是不好的行为习惯呢?

行为习惯具体包括有道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等。鉴于幼儿身上发育的特点,哪些是不好的行为习惯呢?如下种种:到处制造垃圾,脱下的袜子乱扔,吃剩的果皮乱放,不洗脸,不刷牙,不爱洗澡,不讲卫生。 经常发呆,无所事事,爱睡懒觉, 四体不勤,懒惰,从不干家务,贪吃、挑食、吃独食,吃饭慢,不专心,行为鲁蛮,爱冲动,爱发脾气,言而无信,弄虚作假,爱说谎,咬手抠脚驼背,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不知节俭,浪费严重,爱慕虚荣,贪图享受,不懂礼貌,常与父母长辈冲撞顶嘴等等。

四、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我们怎么做?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巩固于日常生活一切活动中。但因为习惯太多的关系,今天我只给大家分享其中的三点。

(一)准时守时不迟到

从表面上看,守时是一种行为,实质上守时是一种品德,守时等于守信。守时,让自然界的一切活动变得井然有序,条条不紊,而拖拉则会给我们造成很多困扰。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更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火车,因为一站晚点1分钟,下一站可能就会晚点3分钟,一站晚则站站晚,立刻就会影响着整条路线的正常运作,进而给所有乘客的出行造成麻烦。

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小时候曾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时时提醒自己,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他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形成了习惯。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可见,从小培养孩子守时,尤为重要。

幼儿园这样做:

1、让孩子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在明显的位置挂上一个孩子易懂钟表,旁边对应相应的课程表,让孩子们从小就意识到时间、日程的重要性。老师们还可以和孩子们做时间主题的手工,比如纸手表、纸盘DIY时钟,一起画一些放在钟表上的小项目,协助孩子在上面记录每天的主要活动都花了多少时间。这样孩子就能直观的看到哪些事情花的时间长、哪些短,从而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2、将“时间观念”渗透在点滴中

例如在跨世纪幼儿园里,就制定有严格的时间规定。

上学时间:8:10准时开饭、8:35准时收碗、迟到者则不再用餐、9:00准时上课。

签到时间:每天来园8:40之前进行签到,过后则视为迟到。

吃饭时间:每日用餐时间为30分钟,30分钟后用餐截止。

站队时间:每次站队大家一起从1唱数到50,利用50个数的时间进行站队、调整队形。

睡觉时间:每次会有10分钟的自行整理时间(如脱衣服、悄悄话环节)。

0-6岁孩子行为习惯培养太重要了,你都是怎么培养的?

家长这样做:

1用事实来说话,让孩子体验一下不守时的后果

很多时候,孩子因为年龄小、阅历少,其注意力很容易转移。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不断形成和完善,他们更加乐于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个时候就很可能因为玩得高兴而忘记时间。生活中,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假如没有时间观念,不遵守约定时间,那么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并给他一一列举出来,让他意识到这么做的后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体验一下不守时的后果。

2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在家庭生活中,爸爸妈妈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假如爸爸妈妈能够有规律地生活,能够遵守约定的时间,并且在生活中给孩子讲述守时的重要意义,那么爸爸妈妈的言语和行为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家庭生活中,爸爸妈妈不仅要告诉孩子怎么守时,还要用自己的行动做给孩子看。假如爸爸妈妈答应了孩子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那么就要遵守这个时间约定;假如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做到,就要及时向孩子认错,并请求孩子的谅解。

3、让孩子参与自己的时间管理

让孩子参与到一日流程的制定中,让孩子有意识的开始了解自己每天生活的一日流程,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逐渐在心中形成观念。开辟一块地方,把每天的日程挂起来:对于还不识字的孩子,可以用图片表示出来,什么时候喝水、学习、运动、听故事、整理玩具一目了然。用这种方法,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具有时间的概念。孩子每完成一个,就让他自己把打开的“门”合上,这样,他们就会充满很强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慢慢下来,孩子就会对做每件事应该预算多少时间,有了个大致认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迟到,就是因为不会准确的预算时间。学会预算时间,是孩子以后合理规划日程的基础。美国很多家庭都会要求孩子学会自己做timebudget(预算时间),制定合理日程表并且执行。

(二)做错事道歉

道歉是一门学问。当我们懊悔做错了事情,并希望得到对方的宽恕时,道歉能使我们无法释怀的心情得以放松。因此,当做错一件事情时,无论事情的大小,我们都需要向他人表示道歉。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会否认自己已经做错事的行为,如果对方不知道,这件事情就会随着时间慢慢消失,但如果对方知道了,或强词夺理为自己辩解,或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采用高傲且不真诚的态度勉强道歉,虽然已经道歉,但会使得对方心里耿耿于怀,最后影响个人的社会交往。那么,如何引导孩子道歉呢?

幼儿园这样做:

在教室里设置小区角——和平桌。如有孩子发生矛盾,请他们走到和平桌前。和平桌上,放着和平花,他们可以进行选择,谁先拿到了和平花,谁就开始诉说。通过双方的诉说,将心中的苦恼倾诉完毕后,两个人的矛盾很快会化为乌有;如果他们不想选择倾诉,就要在和平椅上选择静坐。通过静坐,孩子会慢慢抚平内心的情绪,等到心情平静后,老师再简单做引导,使得孩子们互相道歉。

0-6岁孩子行为习惯培养太重要了,你都是怎么培养的?

家长这样做:

孩子不会道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懂得是非观念,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应耐心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需要如何做才正确。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道歉就显得顺理成章。但孩子有可能因为害怕承担后果而不敢承认错误,家长应鼓励孩子知错就改,给予孩子安全感,避免对认错产生畏惧感。还有的孩子犯了错,总是寻找各种谎言来逃避责任,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这种行为,让孩子明白说谎是一种恶劣的行为,比犯错误更让人不可原谅。

(三)有秩序排队

排队是社会公德,秩序体现公平精神,如:排队打的、上下放学、购票、吃饭、进出公众场合等。排队的人即能提高效率,又显现和谐,是体现社会文明及个人文明教养的一面镜子。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不按秩序排队、抢占位置的不文明现象,当有人出现这些行为时,周边的人会向他投去异样的眼光,认为这个人是没有教养的人。

从小培养孩子懂得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让孩子清楚在什么场合是需要排队的以及排队的规则是什么,如果有人没有按秩序排队、我们应该如何提醒对方等,是我们的责任。

幼儿园这样做:

1、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排队

晨检时、户外玩滑梯时、在教室选择工作时、打饭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孩子学会排队。

0-6岁孩子行为习惯培养太重要了,你都是怎么培养的?

2、发挥“以大带小”的榜样作用

对班内已有规则意识的幼儿进行积极地评价和鼓励,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从而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3、通过环境创设影响孩子常规建立

环境是可以说话的,在教室中布置适宜的环境能够起到暗示作用。语言讲解幼儿不一定能够很快理解规则“一个一个有秩序地进行”,但结合直观形象的标记图,就能通过模仿学习到该行为。如:用小动物的形式贴出排队出操、拿杯喝水、如厕、洗手等情景,让幼儿学习他们守秩序。

家长这样做:

1、引导孩子注意观察,

当父母带孩子参加一些公共场合的活动时,一定要提前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清楚在公共场合里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并引导他们观察,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让孩子来监督自己的行为

父母还可以在参与一些公共场合活动的时候,赋予孩子一些监督的任务。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带着任务去参加公共场合的活动,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在公共场合里表现的更有责任感,遵守秩序的行为更加自觉。

(四)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随地吐痰不仅严重破坏环境卫生,并且很容易导致细菌传染疾病。走在大街上,当你看到有人经过你身边随地吐痰时,内心是否有强烈的厌恶感?道路两侧的垃圾桶上清晰的标示着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又有多少人会按照标识把垃圾进行分类丢弃的?如何快速的提高中国人的整体素质,最快捷的方法就是从幼儿入手。

幼儿园这样做:

幼儿园日常生活教育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内容——优雅与礼仪。通过优雅与礼仪的各项工作练习,培养出一个个小绅士和小淑女。

1、不随地吐痰。在教室几个固定的位置摆放便于孩子取放的抽纸,当孩子要吐痰时,先取一张纸巾叠好,然后把痰吐到纸上,包裹后再丢进垃圾桶内。

2、不乱扔垃圾。幼儿园将垃圾分类丢弃生成课程,训练孩子养成垃圾分类丢弃的好习惯。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带领孩子认识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让孩子认识到随意丢弃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家长这样做:

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但这还远远不够。在孩子出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第一时间,要及时给予合理的教育。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怎么做才是对的,这才是重点。教育的时候,要让孩子学会尊重对方,所以家长要适当的用严厉一点的表情来警醒幼儿,切勿发脾气,这样适得其反了。尤其是在孩子改正之后,还得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赞美。这样,孩子就会从意识当中做到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甚至以后他看见别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还会阻拦。

0-6岁孩子行为习惯培养太重要了,你都是怎么培养的?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我们都知道养成良好的习惯对自身是很有好处的,但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人并不是单纯地受理性支配,还要受自己思维和行为惯性的制约。所以,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帮助我们的孩子从小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吧,要知道教育的极致是行为的影响。

如果您对育儿有什么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小编会根据大家的留言内容,挑选进行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