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的寿命与禀赋的密切关系,你一定不知道!

 HNYZL 2018-04-18

引言:

影响寿命的因素可分为三大类:禀赋,社会因素,非生物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社会的进步、经济发达对人类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延长人的寿命:同时,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大,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有损害。非生物环境因素是指环境中天然的或人为的物理化学因素,如气候因素、地理因素、各种环境污染、辐射等。赋禀是指父母授于子女的先天资质及体质,在这里主要谈谈禀赋对寿命的影响。

《黄帝内经》中提到一个很特殊的词—禀赋。由此而生禀赋学,专门探讨人体先天体质,其基础是太极原理和阴阳五行学说。禀赋学认为,人类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先天体质,决定人类寿命的最大尺度。明朝人程云鹏著有《慈幼新书》,载:“凡小儿齿迟,语迟,行迟,囟门开大,肾疳等症,皆先天不足。”赋禀指父母授于子女的先天资质及体质,影响赋禀的因素主要有父母的遗传基质、胎育保养,外界环境,天时地利等等。中医学认为,一个人的寿命与禀赋的关系十分密切,禀赋强则体格强健,适应力和抵抗力都强,寿命自然比较长;禀赋低则身体羸弱,寿命一般较短。赋禀的高低部分取决于父母的元气,及父精母血的盛衰。人“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即人要依赖母体以成身形,要依赖父精以捍卫外界侵扰。如果父母的元气充足、精血旺盛,那么子女的禀赋就会高;反之则子女的禀赋低。

人的寿命与禀赋的密切关系,你一定不知道!

而后天养护身体一定要优先考虑脏腑的情况,人体在不同情况下气血总量是相对恒定的,气血有自己的分配规律。根据人们生存的需要,气血先要确保脏腑器官的需求,然后才是四肢。脏腑确保气血生产与储存的源头,只有脏腑健康,人体的功能才能互相协调,这样才会有足有的气血储存,供人体日常使用。这就像一颗植物,要先长根、枝干、最后再长枝叶。如果在锻炼的过程中过多锻炼四肢和肌肉,却不考虑脏腑的需求和气血的生产能力能否跟得上锻炼的需求,那么五脏六腑互相间气血的协调分配就会被打乱。

人的寿命与禀赋的密切关系,你一定不知道!

这是因为锻炼后,被刺激增多的血管和肌肉同样需要大量血液供应,虽然身体会对增长的气血需要产生适应和代替,不断加强气血的制造,但气血的增长并不是短期能达到的,一般需要1~3个月才会有明显提升,气血在很长时间会处在“僧多粥少”的境地,四肢就会和脏腑抢夺有限的气血资源,此时,只有通过心肺的超负荷运转来弥补气血的不足,比如,心跳加快,减少对肠胃的血液供应等。

对日常锻炼是否过度的监控推荐以下几种简单的生理学指标:

1.睡眠的质量和数量,睡眠不好或失眠可能是运动过度导致应激反应的早期表现;

2.晨脉,也可在相同的负荷后测量运动后恢复期的脉搏,脉搏变快或变慢都可能是过度锻练的征兆;

3.体重,早晨的体重(排便后)稳定,表明水合状态和营养状况良好,体重下降和食欲下降,可能是过度训练的征象。如果出现了有过度运动综合症前兆,因该停止当前锻练,做一些放松拉伸的运动,保证足够睡眠,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尤其是一些抗氧化物以及高质量蛋白质。调整心态,避免一些抑郁、焦虑的情绪。

所以,在进行锻炼之前,必须先保证脏腑气血充沛,可以供应身体机能与运动锻炼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大锻炼的强度,才会感到精力充沛,乐趣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