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数学 问我班上孩子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如果孩子考试十分糟糕,是你父母崩溃还是你崩溃?” “当然是我妈。” 第二个,“如果你考试十分糟糕,那让你觉得可怕的事情是考试糟糕本身,还是你父母对你考试成绩的反应?” “当然是我爸妈的反应。” 这样的回答值得深思。 怎么解释以上现象?我看到的是孩子对父母的特别的依赖,这是依赖换了一种形式的体现。 我们很多父母给自己孩子做的太多了,大家看看这张照片,照片的内容是某培训机构小学奥数班的教室最后。 这是家长听还是孩子在听呢? 如果孩子上课听不懂,为啥不在课堂上当场解决,而是回去要通过视频再看一遍去弄懂呢? 据我所知的是,很多家长是真懂小学奥数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是能直接给孩子讲懂。 为什么很多孩子初中成绩不错,然后到了高中就不行了,有一种孩子成绩不行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初中的时候父母培着学,父母帮着学,到了高中父母跟不上了,所以孩子自己就学不好了。 我见过高中的父母长期给孩子买好饭,然后送过来的。 我见过高中的家长陪读周末的课外班的,整整一天。 其实很多家长都是这么做的,也无可厚非,但是,我总是隐隐约约觉得有什么东西不对。 很多父母总说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喜欢学习,学习动力不足,其实原因很多,我总觉得,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能解释相当多的孩子的问题:孩子并没有对自己的所做所为真正的负责。 正因为孩子在潜意识里并没有感觉到要对自己负责,所以孩子某种程度上认为应该是成绩并不是完全和自己相关,所以学习潜力并没有全部激发出来。 这个现象并不一定出现在中等偏下成绩的孩子身上,很多成绩不错的孩子也有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因为从小,家长就为自己的孩子完成了太多的事情,这当中,有的确实是必要的,有的却并没有那么必要, 家长做的越多,孩子做的越少。以学习为中心展开,家长几乎包揽了周围所有的事情,甚至在慢慢侵略学习本身,什么叫侵略学习本身呢? 举个例子,在课外辅导班经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有家长跟着学生一起去上课外班,然后监督孩子自己是否在认真听课。 这就是一种学习习惯侵略。为啥?难道孩子自己上课认证听讲不应是他自己的事情吗?就算这个学生真的上课没有好好听,也会有老师管。 对于初一以上的孩子,我个人认为这个方法就有点过分干预孩子了,上课家长管孩子反而会影响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的养成。 再举一个例子,家长要不要看着自己的孩子写作业,家长要不要给孩子讲解课程的内容,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父母越讲越废,因为这是一个必须要养成的习惯,对于必须要养成的习惯,就不能一直盯着,就不能一直帮着。交给孩子,让孩子去学校问,去找老师,去问同学,总之,尽自己的能力解决。 就像没有家长会提醒孩子要吃饭一样,因为吃饭是必须的习惯,所以就必须让孩子自己去养成。 各位家长可以想想,如果您单位的领导天天盯着您,您能把工作干好吗。 听过一句话,很有意思,“什么是长大,长大就是没有别人收拾你的烂摊子,你必须自己收拾。” 是的,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难道一个所有事情都由父母照顾的孩子,ta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内心深处认为学习不完全是自己的,到了初三和高三,能瞬间切换过来吗,能瞬间就激发出自己的全部学习动力吗? 我很怀疑。正是这种切换没有顺利完成,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家庭里出现了家长比学生着急,家长着急的团团转,孩子却仍然不为所动的现象。 怎么避免呢? 越早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越好,尽量让孩子自己尽可能多的完成尽可能多的事情。不要等到初三高三再着急。 学数学物理,搜索:数理成章 |
|
来自: 昵称52216650 >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