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晁无疾老师分享 | 栽培巨峰系葡萄品种必须注意的5个问题

 四驱超载 2018-04-18

文/葡提果,来源/2018高品质 阳光玫瑰、巨峰系葡萄管理培训会


经过上周大家的投票,发现大家普遍想要了解“新形势下巨峰系品种(巨峰、夏黑等)提质增效的管理”,你是不是其中那一位呢?


果儿通过晁无疾老师的精彩内容讲解,做了好多笔记,现整理上集内容分享给大家,以下内容部分来源晁无疾老师的课件,部分为果儿补充,欢迎后面留言一起讨论!


巨峰系葡萄品种必须注意的问题


1、防止落花落果和大小粒。

2、保证果实质量稳定性(大小、含糖、风味、质地、芳香、色泽、果粉)。

3、稳定树势、产量、结果年限,预防衰退病。

4、掌握对土、肥、水需求的特殊性(防止落花落果)。

5、了解病虫害发生的特点(穗轴褐枯病、炭疽病、霜霉病、日灼、黄化、裂果、霉斑、落粒)及时进行防治。


下面就一点一点的来细说

1
防止落花落果和大小粒。

巨峰葡萄为四倍体,在形成性细胞时会出现不正常现象,故落花落果是巨峰系葡萄的常见现象,如巨峰、巨玫瑰、京亚等。


落粒还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人为因素)有关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栽培与植保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陈锦永谈到,防落粒首先应该是在能不用调节剂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用调节剂,能用低毒就别用高毒解决,能用副作用轻的就不要用副作用大的调节剂,如果非要用调节剂,那前提是要把穗型先搞好,搞得紧凑一些,但又不能挤压,有充分的生产空间;其次是在采收之后要把包装做好,尽量单层包装,可以减轻采后储运过程中的落粒,另外乙烯利或脱落酸的使用也会间接造成落粒。


其次晁无疾老师补充,落粒与3个因素有关,一是无核品种易落粒(除了克瑞森);二是调节剂应用不当,本来为有核,被弄成无核,失去了果刷,导致拉不住引起落粒;三是催熟剂或上色剂使用不当引起离层,间接引起落粒,最典型就属巨玫瑰;最后就是一些病虫害的原因,如白腐病引起掉粒。


预防落粒最好是选择不容易落粒的品种来栽培;调节剂上可用萘乙酸加赤霉素,但具体浓度操作还需具体分析,切不可滥用;修剪果穗;夏黑套V形袋;考虑果粒做“盘果”的销售形式等。


2
保证果实质量稳定性。

巨峰葡萄实际上是个好品种,但我们国家的滥栽现象,把巨峰的名声给搞坏了。而日本、台湾的巨峰能让人爱不释手,在于他们的严格限产,严格规定氮磷钾肥的用量、严格销售,严格的控制调节剂


3
稳定树势、产量、结果年限,预防衰退病。

巨峰系品种一旦发生早衰病,基本上是救不过来了,它是一种不可逆的生理变化,就像人老了不能返老还童一样。


4
掌握对土、肥、水需求的特殊性。

巨峰对底肥要求最严格,不重视底肥,而重视化肥,往往会恰得其反。相信大家也知道吴小平葡萄,而他家葡萄最关键的地方其实就在底肥下了功夫,一是重视土壤改良,二是严格限产


5
了解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及时进行防治。

巨峰系葡萄较抗病,但其实任何作物的抗病都是相对的、可变的。如若不注意调理和环境的调控,抗病也会变成感病的,所以巨峰系一定要注意相关的病害,如穗轴褐枯病、炭疽病、霜霉病、日灼、黄化、裂果、霉斑、落粒等问题。


其中穗轴褐枯病是最重要的,容易与灰霉病混淆,两个都在花期发生,防治药剂也差不多。主要是抓好花前半个月和花后半个月的防治。三唑类苯醚甲环唑、戊菌唑、四氟醚唑效果都很好,在【预防保护花前】选用代森锰锌或丙森锌,【花后幼果期】选用大生富悬浮剂等。


第二是炭疽病也是个主要的病害,因为巨峰含糖量高,还是多倍体皮孔大,所以病菌很容易入侵。重点在于预防。【花后幼果期至套袋前】间隔7~10天喷药1次,药剂选择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巴斯夫的百泰)或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注意药剂轮换使用。


第三是日烧,巨峰的果粒大,单位面积受热量大,所以日烧很严重,尤其是藤稔及阳光玫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