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堂古寺

 吴越尽说 2018-04-19
 [ 来源: 吴江日报│ 作者:沈莹宝 │ 时间:2011/12/23 10:32:36]

  典午七贤联袂游,

  季鹰画壁竹堂留。

  名区例有名人到,

  祠宇荒凉何处求?

  

  “典午”是晋朝的代称,“七贤”即魏晋时的竹林七贤。相传魏晋之际,朝中斗争激烈,时局纷纭多故。时阮籍与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相与友善,他们标榜老庄,崇尚清谈,思想相合,志趣相投,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畅饮,为时人所推崇。这七人都是当时有声望的文学家,他们的清谈、任诞之风影响了当时及后世的几代文人,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季鹰”是西晋时的文学家张翰,字季鹰,是吴江的历史名人。旧时的吴江“三高祠”中所祀的三位吴江名人中就有张翰(另两位是范蠡和陆龟蒙)。

  竹堂在斜桥西堍。相传竹林七贤曾寓此堂后,故而以堂为七贤祠,名竹堂祠,堂内还有张翰的绘图刻石。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盛泽士人仲世昌在竹堂原址建祠,供祀名贤,后来才改建为庵,名北胜庵。明代卜梦熊所作“盛湖八景”诗中就有“竹堂古祠”一景:“竹堂祠畔水声哀,此日登临愧劣才。野庙残春啼杜宇,古碑无字绣苍苔。清风高节余禾黍,白骨埋香半草莱。圣代只今崇祀典,何当淇澳葺层台。”

  1000多年前的盛泽,还是江南乡野之地,芳草萋萋,竹林郁郁,风光一定是十分的清丽。竹林七贤喜爱这“天高皇帝远”的乡村野趣,常来这里雅集,辞官归隐的张翰在此堂内粉壁上涂鸦,那都是骚客们常有的雅事。

  上世纪60年代后,北胜庵改为盛泽纸品厂的厂房,现已成为民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