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词漫话(十六)苏轼对词的革新和解放(上)

 陆一2 2018-04-19



     唐代是我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盛唐的诗,中唐的散文,都达到相当的高度,特别是诗,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到了晚唐,诗和散文都开始走下坡路,一直到宋初,形成了西崑派,诗文已经沉沦到形式主义的泥淖中,因而历史和时代便提出了诗文革新的要求。这一任务是由欧阳修作为领袖而完成的。


       至于词,它产生于隋唐,但直到中唐才为文人所染指,在晚唐逐渐发展。五代时,词在南唐词人手里得到较大发展。至宋初,五代词的成果被继承下来,柳永对词作了开创性的发展。但柳永对词的发展,并未使词达到一个质变,“诗庄词媚”的信条在柳永手里不但不会打破,反而会使人们对这种传统认识更加牢固。那时大家都有一个看法,词就是娱宾遣兴“佐清欢”的东西,它就是一种音乐文学而且是给轻音乐写的歌词,内容太严肃了,就会像在闹房时唱国歌,有煞风景的感觉。

       我们就看欧阳修吧,在诗文上,欧阳修对浮糜绮丽的作风是深恶痛绝的,但当他提笔填词时,他写的无非是伤春悲秋、离愁别恨、男女之情。是不是欧阳修是二重人格?不是。主要是一种非常顽固的传统观念“词为艳科”在作怪 。

       词在宋初,就是这种现状。词还要不要有一个质变性的发展?是不是就在“艳科”这个框框内不能逾越?当时大家的认识好像就是这样,词就是这种不严正的玩艺儿,它可以脱离一个人完整的人格而存在,就如同我们大家开会发言、发号召、表决心,这属于他任何时候都可以公之于众的东西,你可以记录,可以照像,可以登报。但当他下了班,回家和老婆说私房话,这就是另外一类生活了,这些生活内容,请不要录音,不要照像,更不要登报。作动员、发号召、表决心,相当于诗文,是严正的;和老婆说私房话,这相当于词,“词为艳科”,如果回到家里和老婆开口一讲话就是社论上文件上那些话,就不伦不类,就是“以诗为词”了。所以宋初不少文人写的词,都是随写弃,编集子的时候,词一般都 不往进收。

        当时文坛上的这种认识是一种习惯势力,是一种历史的惰力,时代和历史都提出了打破这种历史惰力的要求。如果永远停留在这种现状,词的生命力便就此结束了。如果是这样词就不会成为宋代一代之文学了,我们把词就不会叫“宋词”了,就不会和唐诗、元曲并列起来取得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了。所以,词必须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要求。

       我们在谈范仲淹时,曾说他的词中已孕育着词进一步发展的消息,预示了词境进一步扩大的机运。后来王安石的《桂枝香》写怀古的内容,感慨良深,气局也比宋初词人的作品开阔;柳永发展的只是词的形式,都没有改变词坛的基本状况,这个挽狂澜于既倒的艰巨使命,只能落到苏东坡的肩上,其他人的才学、见识、魄力,都 不足以负荷如此大的历史重任。


       苏轼对词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性质,他彻底打垮了词的旧清规,在他的手里,词可以写各种各样的题材,词不再是一种轻盈柔婉的歌词,而是一种新型的诗,凡是诗能写的内容,词都可以写。词不特可以抒发那种婉柔感情,也可以抒发各种深沉的、博大的感情,也可以写深刻的哲理性的情思,可以讲道理,可以纵横发议论。词的写景,可以不仅仅限于朱簾翠幕、游丝柳絮、风花雪月,也可以用写实的笔触描绘大江浪涛、乱石崖岸,可以描绘醇朴的农村风光、乡情乡景、山水田园。我们翻检苏轼的词,可以看到他的词作包括着各方面的题材,有怀古,有咏史,有思亲,有记游,有感慨身世,有人生观的表达,有生活情趣的抒写,有农村风光的描绘。

        只看到题材的开拓,这对苏轼对词的发展还只是从浮浅的表层着眼的,如果深入到深层看问题,应该更强调苏轼对词境界的提高。因为按照之前词人对词的观念,词仅仅是一种小摆设,不能成为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的意识形态,更不能成为为人生为正义而抗争的武器,不能成为伸张美和善的艺术形式,而墮化为使人消沉、墮落、退缩的精审鸦片。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得好,他说苏东坡对词的主张,“指出山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说苏轼是宋词发展史上形象高大的一个人物。胡寅说:“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左传.昭公七年》:“士臣皂,皂臣舆,舆臣僚,僚臣隶,隶臣仆,仆臣台。”】所以,苏轼在词坛上所开辟的完全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苏轼对词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