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宋风云:宦官掌兵(4)

 墨香笙樵 2018-04-19

中国在唐朝以前,严格意义上讲,没有职业军人。士兵就是农民,农民当兵打仗是尽义务。特别是在汉朝、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士兵连军装武器都得自备。我们看《木兰辞》,花木兰替父出军,先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因为那时没有职业军人,什么都得自备。唐朝以后,中国才开始实行正规的募兵制,才开始有职业军人,老百姓可以通过当兵挣工资养家糊口。宋朝虽然也实行募兵制,但宋太祖认为,募兵的目的是为了给老百姓一口饭吃,好让他们不造反,而不是为了抵御外虏。宋朝哪里闹了灾荒,皇上就派人去哪里募兵,所以有句话叫“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那时老百姓当兵的目的是吃上饱饭,并不是为国尽忠。因此宋朝军队人数虽众,但是缺乏战斗力,临阵多败,逃兵很多。因为长官克扣军饷,当了兵还是吃不饱饭。逃跑后被抓的士兵怎么处置呢?逮回来之后在脸上刺字,叫做“黥面”,这是古代对犯人和逃兵的一种刑法。北宋名将狄青,从小兵做起,最后官居枢密副使他的脸上就有当兵时被刺的字。皇上后来给他一种药,让他把字洗掉,狄青不肯,说这样可以激励将士,让他们明白脸上刺字的人都能当枢密副使。但是,真正靠一刀一枪在战场上拼功名的武将,最高也只能到这个位置了。岳飞后来也是枢密副使,枢密使是童贯把持的,一般真正的大将是当不上的。

高俅本是市井无赖出身,他不光脚好使,脑子也好使。他招兵专招那种有一技之长的人,要么会踢球,要么会做手艺活,实在没有什么一技之长,能卖力气扛大包也行。他跟这些士兵说,你们可以不训练,可以不当差,但是要把你们的一技之长发挥出来,会做鞋的做鞋,会制陶的制陶。高俅把士兵制作的东西卖出去,钱就归自己了。于是整个宋军的军营,八十万禁军就变成了高氏公司的打工仔,而且还不用高太尉支付工资,养兵的钱是国家拨付的。童贯、高俅家用的服务员也全是士兵,有三千多人,他们给枢密使和高太尉从事私人服务,扫厕所、当警卫、采买东西,就干这些事情。

宋朝重文轻武,武将的地位很低,所以一般都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水浒传》里边,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大家会想,堂堂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为什么会被高俅迫害?其实,林冲并不是八十万禁军的武术总教练。八十万禁军有多少个教头?五千多个。林冲只是五千多个教头的其中之一。后来不是还有洪教头吗?柴进庄上不也养了好多教头?五千多个教头中,都指挥使职位是最高的,也刚正五品。都指挥使下面是指挥使, 然后是都虞侯、虞侯、都教头、教头。教头是从八品下,按照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连排级干部。

在高氏公司里边,想要凭着自己的才能得到晋升是不可能的。要想晋升,只能靠行贿。所有的官爵都明码标价,指挥使一个价,虞侯另一个价。买官的钱花出去了,就要想办法挣回来,从谁身上挣呢?自然是从当兵的身上挣。这些军官,无一例外地会三招生财之道。第一招是虚报人数。部队明明是四千人,却从朝廷领七千人的军饷,那三千空额就搁进自己兜里了。宋朝的军队,一出兵就说有多少万人马,听着挺唬人,其实都是纸面上的数字,是用来领军饷的数字。号称出兵七千,实际上可能就四千,再逃跑两千,最后剩下的就两千人了。第二招就是喝兵血。从朝廷领来的军饷,除了进到军官腰包的,剩下四千人的军饷会实额发给士兵吗?不会,还要按一定比例往下克扣。第三招就是前面说到的,让士兵给统帅进行无偿的劳役,在统帅家里从事各种服务。这样的军队还能否有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

宋军的士兵,骑马人坠马,射箭箭坠地。骑兵上了战马,只能抱着马脖子,马一叫,手一松,整个人就掉下来了。射箭先不说射得中射不中,士兵连弓都拉不开,还没射到箭靶跟前,箭就掉下来了。宋军平时不操练,净给太尉做手艺活卖钱了,这样的人马遇上金辽如狼似虎般的军队,不打败仗还有天理吗?这些昏君佞臣们醉生梦死,在一片歌舞升平中自我感觉良好,原来质朴节俭的宋帝国,在这些奸相、奸将、奸宦们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向奢华,乃至走向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