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近网络上披露的解锁智能手机指纹验证的“土办法”,比如用橘子皮、餐厅纸等,让指纹验证的安全性再一次牵动了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神经。 据安徽物联网技术人员称,这一安全问题来自于指纹验证传感器。对于指纹验证这一原本可以让手机,或者门锁等设备更智能、更安全的技术,却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一件足够讽刺的事情。 更严重的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智能化时代在给我们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又让许多人、许多设备处在黑客攻击的风险之中。 还是从指纹验证说起 生物识别密码系统,如指纹验证识别,在智能手机上即将过时,但指纹传感器在其完全消亡前仍可能存在多年,而这也为黑客攻击提供了潜在目标。 在德国汉堡第31届混沌计算机俱乐部年度大会上,黑客Jan Krissler就演示了如何复制德国国防部长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的指纹,而他只使用了她的几张手部照片和一个名为VeriFinger的指纹识别软件。 通过使用标准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几张照片,Krissler为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复制出完整的指纹,然后制作了一个完美的,可以骗过指纹传感器的模型。 其实,从指纹验证传感器,到智能电视,到3D打印机,再到无人机,网络安全研究机构都已经通过实验验证了发起攻击的可能性。 信息安全与智能化如影随形,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总体来看,互联网的进化史也是一部与黑客斗争的历史,也是一场持续的网络攻防战。 对于一般人来说,建立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才是最好的应对手段。毕竟人类本身才是最大的安全漏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