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型糖尿病最佳治疗方案

 夜话聊斋 2018-04-19

编者按:

2018年1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教授牵头、全球首个国家层面的全年龄段1型糖尿病研究结果在《英国医学杂志》(BMJ)和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网站同期发表。该研究描绘了怎样的中国1型糖尿病地图?本刊特邀研究主要作者翁建平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母义明教授深入解读我国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现状,并就如何走出1型糖尿病治疗困境、如何规范我国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提供可行建议。

关键词:  发病率  强化治疗  胰岛素泵


《国际糖尿病》:20年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平稳的增长趋势。虽然我国是世界上1型糖尿病患病率较低的国家之一,但中国人口基数大,故推测实际患病人数仍较为可观。您能否谈一谈我国1型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及分布特征?


  翁建平教授:此前,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支持,中华医学会发起并指导,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资助,全国13个地区505家医院共同参与的“2010年~2013年覆盖全年龄段的中国1型糖尿病研究”显示,中国全年龄段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1.01/10万人,发病高峰年龄段为10~14岁。其中,0~14岁儿童发病率为1.93/10万,15~29岁人群发病率为1.28/10万,3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率为0.69/10万。该研究提示,中国仍然是全球1型糖尿病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但过去20年间,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增加近4倍,且新诊断的成年起病1型糖尿病发病人数绝对数更多,值得各方重视。


《国际糖尿病》:已有多项中国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管理状况调查研究及生存质量调查分析显示,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低、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高且生存质量不高。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达标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翁建平教授:总的来说,造成我国1型糖尿病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医疗保障提供方、患者家庭和患者本人等各方面。如老百姓对此疾病认识普遍有误区,基本上认为得了这个病后患者的人生就“完了”,也有政策性因素如我们的入学体检中规定“体检不合格之一就是糖尿病”,而入学的体检一般是18岁以下青少年,他们的糖尿病95%以上是1型糖尿病。医疗保障上也存在误区或空白区,如胰岛素注射用的针头没有列入医保、血糖监测作为1型糖尿病注射胰岛素的必需手段没有列入医保等均对医疗方案的正确执行或治疗达标产生了不利影响。当然,从医生方面也存在胰岛素治疗不规范的情况,国际倡导的“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我国应用率低,而预混胰岛素使用比例大,且以每日2针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居多。


  中国3C研究发现,国际倡导的“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我国应用率低,接受调查的764例1型糖尿病患者中,仅34.7%使用4次/d的基础加餐时胰岛素注射治疗方案,而有45.0%采用2针/d的胰岛素注射治疗方案,且使用2次/d注射方案者以儿童、青少年居多。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对1270例入组患者的分析显示,仅有12.5%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34.3%的患者使用4次/d的基础加餐时胰岛素注射治疗方案。西太平洋地区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胰岛素治疗以2次/d方案者居多(占67.9%),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使用率较低(4.7%),这与西方国家相比有显著差距。


  因此,为了使患者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和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寿命,亟需规范我国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


  母义明教授:鉴于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生存现状特点,我们迫切需要规范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长期稳定达标的同时,降低低血糖和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最重要的手段,例如,基础加餐时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应尽可能在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使血糖达标;根据胰岛功能状态、血糖控制目标、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风险,应用个体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可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替代基础加餐时胰岛素的治疗方法。


  1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其胰岛功能衰竭,至最终完全依赖外源胰岛素时,血糖波动的风险极大增加,血糖达标困难,患者最终还是需要胰岛素泵治疗。因此,建议早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早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以尽早控制血糖水平达标,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国际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需要外源性胰岛素以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方式进行胰岛素补充。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让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达标?


  翁建平教授:考虑到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不易控制,“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是首选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包括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其中,考虑到胰岛素泵比皮下注射更精确,对于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方案血糖控制不理想者,频发低血糖和(或)发生无症状低血糖者,妊娠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极度敏感者,发生过黎明现象者,因神经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或根据病情需要加强血糖管理者,以及有意愿且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者,应该及时推荐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对于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要加强对其监护人的指导和培训。


  母义明教授:2016年发布的《中国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南》中,提倡1型糖尿病采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方法。与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相比,胰岛素泵具有多重优势:第一,有利于血糖控制。胰岛素泵可以调节基础胰岛素输注率和餐前大剂量;其使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制剂,相较于中长效胰岛素吸收稳定,既避免了低血糖的发生,又控制了某一点的高血糖,例如餐后血糖高峰,使血糖保持平稳。第二,胰岛素泵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方式,可以精准地调节胰岛素剂量,因此可以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第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胰岛素泵应用方便,可以减少多次皮下注射带给患者的痛苦和不便,增加患者自由度,提高其自我血糖管理能力和减轻心理负担。此外,对于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我们需加强对其监护人的宣传教育,强调早期胰岛素泵治疗,呼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力量对1型糖尿病患者予以更多关注。


参考文献


  1. Weng J, Zhou Z, Guo L, et al. Incidence of type 1 diabetes in China, 2010-13: population based study[J]. BMJ,2018; 360:j5295.

  2. 邢晓欢,翁建平等.综合管理有助于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5):275-278.

  3. 严晋华,翁建平等. 广东省1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2):897-901.

  4. 邓洪容,翁建平等.广东省1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相关因素的横断面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 2011,91( 46): 3257-3261.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