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的香文化

 我叫薄凉 2018-04-19

香文化在中国古代史上虽然算不上最重要的元素,但它芳香的气息已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几乎随处可见香料的身影,这其中最明显的还数中国古典文学。

有人把屈原称作中国香道的始祖。一曲《离骚》吟唱出汩罗江千年的叹息,“香草美人”成为高洁之士的代名词,也成了许多士人终身的追求。《离骚》中提到的香料有三十余种,可见这位诗人对香花、香草的认识之广与喜爱之情。但更重要的是他将香与人的德行、志向联系在一起,赋予香以人文精神。

中国历史上凡是太平盛世,香文化也都有巨大的进展。西汉时期司马迁所撰的《史记.礼书》中谈到“稻梁五味所以养口也。椒兰、共芬营所以养鼻也。”说明汉代已讲究“鼻子的享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一件竹制的熏笼,说明汉朝已普遍使用熏香的形式来美化生活。《汉武内传》描述朝廷熏香”七月七日设座殿上,以紫罗荐地,燔百和之香“。当时熏香用具名目繁多,如香炉、熏炉、香匙、香盘、熏笼、斗香等。汉代还有一种奇妙的发香形式,就是把沉香、檀香等浸泡在灯油里,点灯时就会有阵阵芳香飘散出来,时人称为”香灯“。

我国的盛唐时期是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鼎盛时期,香文化也达到高峰,不单宗教仪式要焚香,朝廷、贵族及富裕人家都大量使用香料。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句子,把德行喻为传播香很远的香气。我国的各种香文化在这个时代开始流传到世界各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