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产江湖第六期】绝对深喉——商铺投资陷阱

 漫步之心情 2018-04-19

我们聊了很多天的住宅,今天准备和大家聊一聊商铺。特别是商铺里面的陷阱,想给大家认真说一说。

之前有些听众朋友,买了商铺,在问我怎么样,其实我真的不忍心打击他,其实已经完全上了开发商套路。但是,我真的不能给他希望,所以说我告诉他死定了!这样,也能让他对自己的资产有个认识,真的到变现那天有一个心理准备。

成都在16年以前的商铺,都是一种比较单一的形态,只要给你说铺面,一定是临街可以独立做生意的。但是在16年前的某一天,有一个项目把这个概念偷换了,它就是天府广场旁边的摩尔百货。

这是一场百货商场持有者、策划者、运营者共同的“智慧结晶”。因为,这栋楼的产权太难以整体处置,必须要进行分割。但是一旦分割下来,有些面积在电梯口,有些面积在门口,除开临街面,大部分买到的人拿来没有任何作用。

于是这一套惊天地、泣鬼神的策划方案就出来了:找了一家运营商对商场进行整体招商和运营,把商场的名字定为摩尔百盛。这是一个混血的怪物,基本和马来西亚的百盛没有什么联系。

但是让你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百货商场。

他们把整栋商场划分成若干的格子,铺面的持有者不能再单独经营,只能通过购买这种“格子”,来获取相对固定的收益。这个收益由摩尔百盛的运营商支付。

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套路:持有者整体租赁给经营者,然后对商场分割销售,每个购买者和经营者签订长期租赁合同,而且毁约门槛特别高,由经营者定期支付给购买者租金回报。

这是看上去比较完美的一个商业模型,但是其中有几个变量,一旦出现了,就是购买者无法承担的。

一旦商场经营出现问题怎么办?这样的格子,你自己无法使用,临街口的门一封,你自己走上去都困难。全部的希望就寄托在这家商场不要垮,而且经营者能够依照合同契约精神,按时按月的给付租金。

这样的投资方式,在我的归纳,比较极端一点:无主权、无尊严投资方式。因为在摩尔百盛经营得最好的时候,好多购房者都没有收到经营者给的租金。而且还被暴打,这件事上过报纸。

资本永远是逐利的,这种策划方案,在业界迅速传开。已经成为大型难以处置物业,迅速销售的法宝,并流传至今。

现在万象城对面,当年有个银河商业广场,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引进了国美电器,把之前的空置商场销售一空。

新南门有一栋楼也是这样引进电器卖场,销售一空。

包括伊藤有些楼面也是这样卖的。最极端的是有家上市公司,某嘉股份,看到了这个非常好的盈利模式,收购了当时的一个品牌装修材料卖场,某某美连锁。大量复制这样一个先经营,然后分割销售的模式。连彭州城区边上难以处置的商场,只要穿上这件外衣都能轻易销售。

然后现在扩展到,彭山青龙、青白江,以专业市场的形式,整体经营,承诺回报,然后再销售。之前的某某粮仓,很多投资者基本被套死,现在又出来个新市场,依然有不少的购买者在咨询。

我之前在节目中也反复提醒大家,这种东西千万不要碰。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你是最不知情者,一旦开发商全部脱手出去,整体经营已经和他没有多大关系。即便经营的这家公司破产,他也只是一个轻资产公司,你索赔的资产都找不到。

这种销售策划的核心就是高收益,但是还有个关键问题,你初期拿到手的租金,是整个商场(市场)经营的结果,还是本身就是你的钱,借你的骨头熬你的油,细思极恐啊。

这个问题我就不再深入探讨下去,这种模式还可以包装成一个酒店,然后分割销售。

几天前看到峨眉山有一个酒店也是这种形式,按投资计划,每天租金达到八九百。算上空置期起码做到1600元,分分钟秒杀最好的五星级红珠山酒店,想想都想笑,但是真还有人相信。

今天发出这篇文章,真的是希望关注涛哥的朋友们,千万不要冲动,你要相信一句老话,买的没有卖的精,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财富,做个精明的投资人。

更多相关资讯可以在应用市场搜索“房天下” 下载房天下APP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