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一期的一张图,第二绕组的展开图就包含了电流回路的组成 1.电流互感器TA(现在的标准叫法TA,以前都叫CT) 2.连接电缆 3.电流试验端子排(就是带连接片的) 4.负载(包括保护装置、切换装置、测控装置、电流表、温度补偿等等) 所谓饮水思源,对继保来说就是变电站的二次回路都必需有各自的源,如控制回路需要控制电源,储能回路需要有储能电源,电压回路同样需要有电压源,那么电流回路就需要电流源,这里所说的电流源就是电流互感器。 那么今天就先讲讲电流回路中的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TA) TA有很多种类型,常见支柱式、贯穿式、套管式的等等,绝缘材料可分为油浸(现在几乎没有了)、SF6的(有压力报警)或浇注式等等,而对于继保专业我们首先要看的是TA的铭牌!下图是一个比较典型的500kV电流互感器的出厂铭牌。 铭牌能给予我们的信息如下: 一.“二次出线端子”: 可以看出本TA共有7个二次绕组1S至7S,第1、2绕组是完全一样的绕组,第3、4、5绕组也完全一样,然后是第6绕组、第7绕组; 二.额定电流比 1.一次绕组变比调整系数:2×???,这个2×就是一次绕组变比调整系数(作者不知道这个系数的官方命名是什么,但命名为“一次绕组变比调整系数”也很能说明问题了,所以就这样吧),就是通过调整一次绕组的串并联来调整TA的变比,一次绕组变比调整系数调整的是整个TA的变比,影响所有二次绕组的变比; 2.二次绕组变比调整系数:从图中能很清楚的看出,二次绕组调整系数其实是通过接入二次绕组的不同抽头来获得不同的变比,它只影响本绕组的变比; 三.额定容量: 额定容量:额定二次电流I、额定二次回路负载R、额定功率因数(一般取1)下所输出回路的视在功率,S=I2×R。 四.准确级次 准确级包括:普通保护级(P级)、带非磁间隙的TPY级(并不是准确级别高,是暂态性能强)、测量级0.5S、计量级0.2S等,以供给不同负载不同要求的二次设备使用。 五.准确限值系数(仪表保安系数) 对于测量级别称为仪表保安系数FS,这个系数旨在保护二次仪器仪表,当一次设备过电流时二次电流不会对回路上的仪器仪表产生损害的一个限值,作者把这个系数作这样的解释:FS=保持线性变比的最大一次电流值/一次额定电流值,简单点说就是当一次出现大电流时,由于测量计量设备并不需要对此电流作准确的记录,所以计量绕组(测量)不按线性变比传输二次电流,所以此系数越小对仪表的保护越强; 对于保护级称之为:准确限值系数 ALF(P级)、Kssc(TPY级)=保证满足误差范围的最大一次电流/一次额定电流,就是说能保证更准确的传输二次电流的一次电流的上限值,很明显这个倍数越大电流的准确范围越大, 但以上系数并不是越大或越小就好,毕竟越能满足要求说明设备的生产技术、工艺要求也更高,价格当然也更高投入也更高,所以还要从经济上加以考虑。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电流互感器暂时说到这里,下一期将继续,敬请期待,感谢支持! 预告:下期将讲述TA的极性、二次绕组排列等内容,如下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