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老师谈传统文化 | 建功四朝的潮阳骄子

 风吟楼 2018-04-19



建功四朝的潮阳骄子

——《云南提督黄武贤传》序

文/彭妙艳


黄永海是一位在珠海政法部门工作的潮阳人。热心潮汕历史人文尤其是其家乡先达的研究,这本《云南提督黄武贤传》是其成果之一。

以传记的形式来表现光绪初年潮阳下林籍云南提督黄武贤,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传记是非虚构作品,有利于真实地表现,保障本书的可信性;二、传记的篇幅没有具体规定,可以借之细致从容地呈示传主的人生轨迹;三、传记的体裁特点包含着一定的文学性,这有益于书本的大众化打造,通过可读性去吸引更多的读者,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从文本的状况可以看到,为了写作这篇传记,作者查阅、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广泛研读了时贤的各种相关论著,同时深入地勘踏了传主的各处遗迹,容纳而过滤了大量的口碑。从各种渠道、门径搜集而来的资讯,经过符合传记创作原则的整合、融汇之后,形成了真实、丰满而生动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说,总体而言,这部传记的写作是成功,有特色的。

具体表现于顺序渐进,有条不紊。该书共十六章,按传主的生平事迹发生过程,跌宕有致地推进建构,从而积累起完整的人物也是艺术形象。



表现于高屋建瓴,主从有致。作者是在充分把握人物精神风貌之后顺序行文的,于是能够极有拿捏地把可以体现传主勇敢、善良、机智、谦和、廉洁的性格的经历,通过情节、心理活动等加以细致刻划,从而使这些宝贵品质得以凸现,构成人物形象的肌理。

表现于取法适度、调遣灵活。作者综合了各种富有表现力的手法,在不违悖纪实文学创作的原则下,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度的雕琢,使作品不断迸发、闪射着艺术的火花,构成一幅绚丽的画图。



表现于夹叙夹议,律动有度。打破呆板与沉闷,是传记写作的要领之一。而采用夹叙夹议,既透视了事物发生的故事背景,又阐析了事件的来龙去脉,抑或揭示了事情的曲直的是是非非。唯因如此,本书运行中显得文势旺盛,律动有度,一扫有些同类作品掩饰不住的平淡无奇。

表现于时代气息浓烈、地方色彩鲜明。正是通过这样的场景设计,人物性格形成、事迹发生以及对于相关现象应当怎样正确认识,就处于不言而喻的语境之下。而且最特别值得“点拨”的是,正是通过时代、地方的交叉映衬,潜移默化地反映了潮人成长与成功的奥秘,揭示了英雄产生的社会根源与时代氛围,使建功四朝的潮阳骄子黄武贤人物形象真实而丰满,同时也给予读者以诸多有益的启示。



要从书里挑出一些这样那样的不足来,固然也不是没有。但在资料有着相当限制,而创作历练也不算漫长的情况下,能够写出这样一部足以产生广泛社会效应,足以显示潮汕文化的滋养价值,足以为潮人长脸的中篇作品,已属难能可贵。因而我乐于借花献佛,期望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从中受益,从而收获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既然作品是以平实的文字建构,我受命作序,也就一依这样的文风而为之,以求得所谓“相得益彰”,避免虚张声势产生的唐突。也许有的读者会因此感到乏味,那有请见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