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传承问题

 雪山飞狐3x6zqj 2018-04-19

欧小蓉

(中共石柱县委党校,重庆石柱 409100

内容提要  石柱县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遭遇困境,具体表现为:乡土文化人才队伍老龄化问题严重,乡土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由于方言、交通、财力等方面的限制,乡土文化的采集与创作工作开展困难;乡土文化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乡土文化少有品牌,延续困难;城镇化进程中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使乡土文化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提出的该县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有:广泛集聚乡土文化人才资源;地方财政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极力做好乡土文化的采集、创新与传播工作;多渠道打造乡土文化品牌,提升其经济效益;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力度。

关键词  城镇化; 乡土文化; 传承; 困境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JS-B046(2013)03-0072-03

 

一、城镇化进程中石柱县乡土文化生存困境

城镇化进程是一个痛苦的转型过程,外来文明的浸润带来生活习惯的巨大改变,农村面临多种冲突,文化冲突是其中之一。曾经占据半壁江山的乡土文化因种种原因遭遇困境,正面临着被边缘化、被摧毁、被遗忘的境地。

1、乡土文化人才队伍老龄化问题严重,乡土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一是青年乡土文化人才外流及认识上有误区。首先,青年人才对乡土文化的漠视。长期以来,乡土文化打上“土”的烙印,它的传承实践被认为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乡民的事情,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城里人对之不屑一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石柱县农村中大部分有文化的青年外流,到沿海等发达地区淘金。他们中一些人在现实社会中受到挤压与不公正待遇,导致他们的自卑心理,这折射到文化上就是轻视或否定乡土文化,认为它是落后、过时的东西。特别是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在初步接触到城市文化与外来文化后,对之表现出一种心理上的盲从与膜拜。其二,文化娱乐方式增多,青年人才对乡土文化逐渐淡化。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各种传媒特别是电视、手机、电脑等的普及,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视野更开阔,可供他们选择的文化娱乐方式很多,乡土文化不再是其唯一选择,逐步淡出了他们的视野范围。二是留守乡土文化人才群体呈现出老龄化趋势。当前,石柱县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大多是老年人,他们对原滋原味的乡土文化还记忆犹新,有很高的热情,但体力和精力上都比较弱。而且随着年代的推移,他们一个个老去甚至离世,这一群体力量更加薄弱,后继乏人问题让人担忧。

2、由于方言、交通、财力等方面的限制,乡土文化的采集与创作工作开展困难。一是方言给乡土文化的采集带来限制。部分乡土文化作品,如山歌、民歌等,是用当地方言演唱的,平时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延续,要真正不走味地记录下来,难度非常大,因为普通话里难以找到对应的字或词。二是交通的限制。石柱县地处武陵山区,地域广,山高地偏,交通不便,乡土文化的基础采集客观上有难度。三是财力方面的限制。乡土文化的采集与创作工作离不开资金支持,因资金匮乏,编创人员无法深入实地采风、体验生活,闭门造车,难以创作新的作品。由于缺乏创新,传统的东西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乡土文化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3、乡土文化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一是不能立竿见影带来效益,年轻人对此无兴趣。乡土文化缺少资金支持,参与的群众如果自办文化娱乐活动不但没有补助,还得投入相应的时间和金钱,吸引不了年轻人。石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的年轻人改变贫困生活的愿望非常迫切,外出务工是数现钱,对他们诱惑力大得多。二是乡土文化经济效益的产出期过长,民间资本不愿注入。乡土文化要形成产业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文化产业的培育期偏长、见效慢,加之市场营销模式不明朗、前景难于估计等因素,民间资本在投入时难免没有顾虑,因为他们要做的是赢利的买卖,至少也得把风险降到最低。

4、乡土文化少有品牌,延续困难。一是乡土文化少有品牌。在石柱县,乡土文化具有分布散、内容杂、地域广的特点,基本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由于没有与经济利益挂钩,本地人缺乏打造品牌的意识或打造品牌的意识较弱,他们自然不会或者没有那种能力对其进行去粗取精的提炼、加工,使之上升为品牌。二是个别品牌因缺乏关注走向自行消亡的地步。打工潮对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与习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一代农民在打工生涯中各种观念与城里人逐步趋同,传统意义上的乡土概念淡化,本已拥有的个别品牌也随乡土文化的降温而日渐走向被遗忘和自行消亡的境地。

5、城镇化进程中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使乡土文化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一是乡土文化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被当作垃圾推倒。比如,笔者所知道的一些乡村的庙宇,里面有一些较久年代流传下来的图象、文字,有一定的考古价值。但因为长久失修,庙宇破破烂烂,有些人不懂得它们的价值,认为是封建迷信的象征,有损地方形象,被当作垃圾处理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二是乡土文化让位于短期的经济效益。有的地方为了加速城镇化进程,搞圈地运动,推倒一大片旧房,建一大片新房子,政府和开发商肥了腰包。表面一看,出政绩了,GDP上去了,但害处很多,短期的经济效益带来很多遗留问题,一些乡土文化的东西也被抹去了。还有的搞迁坟运动,很多碑文铭刻被废弃,把腾出的土地用于开发,经济效益来得快,全然没有考虑到这些东西一旦被毁就永远不能恢复。三是缺乏法律的支撑,对那些破坏乡土文化的行为没有处罚措施,他们更是肆无忌惮。目前,我国没有一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的法律体系,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开发商为了达到他们私自的目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使当地具有民族风格的一些文化特质的东西走样或变味。而最让人痛心的是,就算他们有破坏乡土文化的行为,也没有任何惩罚成本,他们便可无报顾忌。

二、城镇化进程中石柱县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

城镇化给乡土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带来很大的影响;但如果能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推陈出新,乡土文化自身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1、广泛集聚乡土文化人才资源。乡土文化要发展,必须做好传承工作,而具备这方面能力的人才是关键。窃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从当地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宣传站等单位中培训专门人才,建立乡土文化专门人才信息库,分类建档,全国联网,可供查询。二是对民间的乡土文化艺人,要做好探访工作,并把他们纳入乡土文化专门人才信息库。在可能的情况下,争取给他们每年一定金额的特殊补助。三是活跃在乡间的民间乐队是乡土文化人才的聚居地。里面的成员是一些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爱好者,他们和农民贴得更近。出于要有更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他们在创新乡土文化上有更大的动力。除了给农民带去一些目前最流行的东西外,还自编自演身边新近发生的事情。因为熟悉,农民也很有兴致,他们在无意识中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让他们在有意识上下功夫。四是县城晚间出现的各种文艺演出队。这是石柱县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数量在其他小县城难以相比。他们多是一些退休的老年人,处于锻炼身体和开心的目的,自娱自乐,没有谁给予他们任何经费支持。他们多数有从乡村到县城的生活经历,熟悉农村生活,对乡土文化有深厚的感情,表演起来非常自然。如果相关主管部门对这些队伍进行一定的指点和方向把握,他们会成为传承乡土文化的主力军。五是在中小学开辟乡村文化教育基地,培养乡土文化的继承人。组织地方专业人员编写乡土文化教材,从学生起培养对家乡和乡土文化的热爱,使他们将来能承担起传承乡土文化的重任。

2、地方财政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极力做好乡土文化的采集、创新与传播工作。一是当地宣传部、文广局、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宣传站等要担当起主力军作用。这些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部门,应当从这些部门中抽调部分专业人才,组成一支专业队伍,做好乡土文化的采集与创作工作。二是作家协会有做好乡土文化的采集与创作工作的义务。每年可以组织作家协会的成员就某一主题进行采风活动,然后出相关的集子。比如石柱县作家协会今年将进行几次重大采风活动,“巴盐古道走一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仅该县的悦崃镇就有很多靓点可以呈现。该镇一直是巴盐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在深受长江沿岸“汉文化”和荆楚大地“楚文化”的影响下,它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多元的土家民俗文化。承唐代巴渝地区广为流传的竹枝词遗风,以土家族为代表的石柱人民在勤劳耕耘中创造了山歌体民歌“啰儿调”,其中代表作《太阳出来喜洋洋》蜚声海内外,已经成为石柱土家民俗文化标签。据考证,悦崃及黄水一带就是“啰儿调”的发源地。就此开展采风活动,可以多方面拓展其丰富内涵。既承担起乡土文化的采集,也推动乡土文化的创新,可以为当地旅游业提供帮助。三是当地电视台、报刊杂志、网站等应开辟乡土文化专栏,做好乡土文化的传播工作。石柱网作了一个尝试,开辟有相应的栏目,比如《龙河艺苑》《流金岁月》。四是定期举办乡土文化展览。

3、多渠道打造乡土文化品牌,提升其经济效益,是传承乡土文化最好的路径。一是挖掘本地乡土文化的历史内涵,以此打造乡土文化品牌。可以通过挖掘历史内涵,附以历史传说故事,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乡土文化品牌并不难打造。比如以历史人物秦良玉命名的“良玉酒”、“良玉广场”、“玉音楼”等为土家人所熟知。笔者觉得还可以适当把范围扩大些。二是通过产业引导主办一定主题的乡土文化节来打造品牌。政府、社会及民间应该相互协调,除了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特殊纪念日、乡村庆典等时间外,还应该举行一定主题的乡土文化节来扩大影响。三是推介特色乡村文化旅游,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走乡村文化产业化的路子,打造乡土文化品牌。首先,可以开发乡村石器、竹器、木器、泥塑、草编、雕塑、刺绣等土特名优工艺品,体现石柱地方特色,在这方面目前还非常欠缺,市场前景应该是看好的。其二,可以组织乡村歌舞、龙灯等表演和竞赛活动,让游客亲自参与其中体会乐趣。其三,开展乡村观光、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外来游客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其四,多渠道筹资,发展乡土文化产业。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吸纳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采取商业运作模式,鼓励外地老板、外出打工先致富者出资,或者让农民以个人或合伙、股份投资等形式共同发展乡土文化产业,形成多渠道投资体系,加快乡土文化建设。只要见到有经济效益产生了,他们投资的热情就会高涨。

4、地方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力度。一是应该设立乡土文化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比如,用于编写专著《石柱县乡土文化名录》;做宣传乡土文化的纪录片《石柱县乡土文化专辑》,来展示石柱风采,让更多外来者了解它的价值等等。二是出台保护乡土文化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可以考虑出台《城镇化进程中石柱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法》、《城镇化进程中石柱县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法》、《城镇化进程中石柱县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法》、《石柱县乡土文化人才保护法》、《石柱县乡土文化研究与开发办法》、《石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体办法》、《关于石柱县乡土文化产业化激励机制和补贴办法》等法律法规,给乡土文化的保护提供法律支持。

(责任编辑:周及真)

【作者简介】 欧小蓉(1970-),女,土家族,重庆市石柱县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