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何金山 来源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你,爱运动吗? 运动和健康,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人人都知道运动、健身能够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但是毕竟规律的运动需要时间、毅力。 因而,不少“懒人”会为自己找借口而拒绝运动,其理由不外乎如下两种:
前者归因于“好”的基因可以战胜一切; 后者归因于“坏”的基因不可逆转。 50万人大样本研究发布,来瞅瞅~ 而最近,心内科顶级期刊《Circulation》上的一篇文章(图1),着实打了鼓吹坏基因不可逆转的“懒人”的脸。该项研究通过英国生物数据库入选了502635例参与者,年龄40-69岁,平均随访6.1年,一级研究终点为住院和死亡,次级终点为冠心病、房颤、卒中等。 图1:Circulation发布超大样本运动和健康研究的文章 对于逾50万例参与者,研究组对其健身和运动情况进行评估,和以往类似研究不同的是,本次大样本研究同时采用了主观和客观的方法,对参与者握力、体力活动及心肺适能进行综合评估,以全面反映他们的运动情况。其中握力可通过握力计测试,体力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心肺适能则通过踏车实验测定。 结果就是,运动真的“护心”! 运动和体力活动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反变关系,即运动和体力活动强度越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越低,应该在很多人的预料之内。当然,研究者也没有满足于这样一个近乎广为人知的结论。 研究者们还通过当前发布的冠心病、房颤等相关基因组信息,对每个参与者进行了相应的评分,得出了他们在未来发生冠心病和房颤的风险评分,将其分为高、中、低风险组,并进一步评估每一组中,运动、体力活动和心血管病风险的关系(图2、图3)。 可以看出,无论在低危组、中危组还是高危组,运动、体力活动大的人群,冠心病和房颤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 图2:高、中、低风险组人群运动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图3:高、中、低风险组人群运动与房颤之间的关系 冠心病、房颤是除高血压外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且冠心病、房颤可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寿命与生活质量水平,通过运动和健身,能够显著降低这两大危害的风险,是否值得我们去努力和坚持呢? 别以为自己基因好,就懒得动! 我们都渴望着自己拥有好的基因,落入图2中的蓝色方框内,这样天生冠心病和房颤的发生风险就很低。但同志们,仔细看一看,即使在这个范围内,运动、体力活动大者,冠心病与房颤的风险还能进一步降低。 有谁会嫌弃自己更帅呢?有谁会嫌弃自己更加富有呢?同样,有谁会嫌弃自己更加健康呢? 而很多人一不小心落入了坏基因组(图2中红色方框内),也就是天生的冠心病和房颤高危人群,但不要灰心,即使这样,运动也还是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与房颤的风险。 不得不说,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能够放弃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图2的中间部分也是意味深长,体力活动这一项通过调查问卷完成,也就是运动的一个主观指标,也只有这一项,冠心病和房颤的发生风险没有和体力活动呈现很好的反变关系,即高体力活动的人,房颤和冠心病风险并未明显降低。这说明,可能部分高体力活动者不是真的高体力活动者。 既往向往着成为一个“健康”的人,那么就克服“懒惰”,从问卷中的运动达人称为真正的运动达人吧! 健身和运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甚至可以克服不良基因的影响,所以,“遗传不好”已经不能成为借口啦,动起来,一起为自己的健康努力吧! 参考文献:Emmi Tikkanen, Stefan Gustafsson, Erik Ingelsson. Associations of fitness, physical activity, strength, and genetic risk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longitudinal analyses in the UK Biobank study.Circulation.2018;137:00.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17.0324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