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翡翠赌石,常见传说迷信误区解读

 刀刀溅情 2018-04-19

一、翻砂哪种表象好:⑴一粒粒紧密排列的砂粒;⑵砂粒连接一起像波浪一样,一层层排列。

解答:赌石顺序:厂区,场口,矿层,结构,风化,皮壳特点。最后一项是皮壳特点,之所以称之为最后一项,是因为:当你可以熟练判断厂区,场口,矿层,结构,风化时,这坨料子所赌的方向及重点,已经心里有数了。种水的大体情况及延伸,色感的出现以及成因把握,以及杂,质,裂方面的判断基本上都有了大体方向。对于皮壳是否存在:蟒纹,松花,蘚,翻砂,腊皮等情况可以说是起到锦上添花的帮助,而并非雪中送炭。所以对于翻砂的判断,首先就是要建立在对厂区,场口,矿层,结构,风化的了解之上。即便翻砂感类似,如果厂区,场口,矿层的不同,很多时候所赌的方向及重点甚至是相反的。

二、皮壳风化:成不成熟,重要依据是看⑴砂粒坚硬⑻⑵粘接牢靠及平整,⑶有没有脱砂情况。皮壳结构:⑴紧凑的翻砂连接紧密、排列有序;⑵翻砂叠加严实平整。

解答:关于结构及风化,我们可以一并介绍。二者相辅相成,就好比种与水的关系。翡翠原石的皮壳是由翡翠晶体一层层风化产生的,一层层的演变过程就是风化程度,一层层的叠加效果就是结构纹理。风化的效果是存在渐变感的,毕竟风化期是漫长的。不同的厂区及场口,其风化特征,方向是不同的。纹理也是叠加产生的,叠加存在纵深,存在关联,纹理杂乱,无序,预示着叠加质量不高,预示着风化期时地质运动的情况以及内部晶体质量的情况。

三、赌黑乌纱:⑴手电照皮壳一定要光圈大而深、才能赌种水吗?老场赌石易出色但水短怎么判断?⑵蜡皮赌石如何能照出种水呢?⑶如果是未刷皮的赌石怎么判断呢?

解答:黑乌纱是皮壳名称,并非是场口名称,很多场口都出产黑乌纱皮壳的料子。打灯不看色,打灯远观是看皮壳,近看是晶体结构,晶体特点。光圈大代表透明度较好,属于水头较好范围,但水长种嫩,种老水短都是存在的,要理性对待。关于种与色,在很多场口中是矛盾的。翡翠结晶的三大原理:地质运动,低温,高压。压力决定翡翠的晶体质量,温度影响翡翠的颜色变化。当翡翠晶体较高时,结晶期所处的层段对于颜色的形成集合负面大于正面,也就是说:好种水出高色的几率相当小。色较好或者局部色好但种水缺失的情况较多一些。高种水与高色从结晶原理来说是有些相矛盾的。也正因矛盾明显,才会难得。种、水、色、杂、质、裂、这六个方面要整体衡量,不能单单抓其一点延伸出整体价值。因此,水头的长短对于价值有影响但如果单说水头一项对于衡量整体价值并非全部依据。

对于腊皮,很多场口都存在腊皮,青腊皮,黑腊皮,甚至红腊皮,黄腊皮,有些场口所出腊皮是因地质运动中与周围摩擦挤压形成的腊皮感,有些场口所出腊皮是受水影响所形成腊皮。不同的厂区,场口,矿层,所产腊皮即便皮壳特点类似,但所赌方向并非一致。因此,皮壳厚度,内部晶体质量及晶体延伸并非道理相同。而是要分别对待。并且还要区分,腊皮是天然,还是自然,还是人工。

很多朋友说:一手料就是带有泥土的料子。负责任的说:什么料子,都可以马上弄上泥土。所以一手料的概念更多是指:是否存在转手行为。而非料子是否被动过。除了公斤料,较好一些的中层偏浅直至深层料都被动过的。

对于原始皮壳较明显,未深入刷皮的料子。首先还是要区分厂区,场口,矿层,然后根据结构,风化判断晶体质量及延伸情况。相对刷皮料观察基础层而已,未刷皮的倒是更加明显。

四、赌石色进:主要判断色带所处位置皮壳的:⑴风化程度?⑵结构紧凑?⑶种不超过糯化种?⑷色根在凹凸沟槽处?

解答:对于色的价值衡量,我们依靠:浓、艳、均、正四个方面。对于浓、艳、均、正在料子内的存在以及在皮壳上的具体体现。我们也是依靠对厂区,场口,矿层的认知。厂区来判断地质环境,火山,物质侵入,运动等情况。场口根据以往开料经验判断其色感走势及程度。矿层的深浅来判断延伸,渐变的先例。当这些参考都不具备,皮壳特点又没有明显的蟒纹,松花,蘚的时候。我们只能依靠结构及风化。风化的演变过程以及纹理的叠加效果,找到温度层对于料子的影响感。由此来推断料子的颜色问题。其难度是最大的。种和色要区分对待,不是说种好色就好,也不是说种嫩色就差,色跟有明显表象对于延伸判断帮助很大,但要区分色跑皮,附挂色,以及色不集中,不成片,不成团。料子赌色,对于整体性的知识要求最高,系统性最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