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草纲目》卷五十一 下

 昵称20622184 2018-04-20

《本草纲目》第五十一卷兽部目录

兽之二 兽类三十八种

 

 

   《蜀本草》

  【释名】    家狸〔时珍曰〕猫,苗、茅二音,其名自呼。陆佃云:鼠害苗而猫捕之,故字从苗。《礼记》所谓迎猫,为其食田鼠也。亦通。《格古论》云:一名乌圆。或谓蒙贵即猫,非矣。

  【集解】   〔时珍曰〕猫,捕鼠小兽也,处处畜之。 有黄、黑、白、驳数色,狸身而虎面,柔毛而利齿。以尾长腰短,目如金银,及上颚多棱者为良。 或云:其睛可定时:子、午、卯、酉如一线,寅、申、巳、亥如满月,辰、戌、丑、未如枣核也。其鼻端常冷,惟夏至一日则暖。性畏寒而不畏暑,能画地卜食,随月旬上下啮鼠首尾,皆与虎同,阴类之相符如此。 其孕也两月而生,一乳数子,恒有自食之者。俗传牝猫无牡,但以竹帚扫背数次则孕,或用斗覆猫于灶前,以刷帚头击斗,祝灶神而求之亦孕。此与以鸡子祝灶而抱雏者相同。俱理之不可推者也。 猫有病,以乌药水灌之,甚良。世传薄荷醉猫,死猫引竹,物类相感然耳。

  肉

  【气味】甘,酸,温,无毒。

  【主治】劳疰,鼠瘘、蛊毒。

【发明】〔时珍曰〕《本草》以猫、狸为一类注解。然狸肉入食,猫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 氵荧《易简方》云:凡预防蛊毒,自少食猫肉,则蛊不能害。此亦《隋书》所谓猫鬼野道之蛊乎。《肘后》治鼠瘘核肿,或已溃出脓血者,取猫肉如常作羹,空心食之,云不传之法也。昔人皆以疬子为鼠涎毒所致。此乃《淮南子》狸头治癙及鼠啮人疮。又云狐目狸脑,鼠去其穴,皆取相制之义耳。

头骨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鬼疰蛊毒,心腹痛,杀虫治疳,及痘疮变黑,瘰疬鼠瘘恶疮。《时珍》。

  【发明】〔时珍曰〕古方多用狸,今人多用猫,虽是二种,性气相同。故可通用。 孙氏治痘疮倒黡,用人、猫、猪、犬四头骨,方见人类。

  【附方】新九。

1.      心下鳖瘕:用黑猫头一枚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三。《寿域》。

2.      痰齁发喘:猫头骨烧灰,酒服三钱,便止。《医学正传》。

3.      猫鬼野道病,歌哭不自由。 腊月死猫头烧灰,水服一钱匕,日二。《千金方》。

4.      多年瘰疬 不愈。 用猫头、蝙蝠各一个,俱撒上黑豆,同烧存性,为末掺之。干则油调。内服五香连翘汤,取效。《集要》。

5.      走马牙疳:黑猫头烧灰,酒服方寸匕。《寿域方》。

6.      小儿阴疮:猫头骨烧灰,敷之即愈。

7.      鼠咬疮痛:猫头烧灰,油调敷之,以瘥为度。《赵氏方》。

8.      收敛痈疽:猫头一个煅研,鸡子十个煮熟去白,以黄煎出油,入白蜡少许,调灰敷之,外以膏护住,神妙。《医方摘要》。

9.      对口毒疮:猫头骨烧存性,研。 每服三五钱,酒服。吴球《便民食疗方》。

   纸上阴干。

  【主治】瘰疬鼠瘘溃烂,同莽草等分为末,纳孔中。《时珍》。出《千金》。

  眼睛

  【主治】瘰疬鼠瘘,烧灰,井华水服方寸匕,日三。出《外台》。

  牙

  【主治】小儿痘疮倒黡欲死,同人牙、猪牙、犬牙烧炭,等分研末,蜜水服一字,即便发起。《时珍》。

  【发明】〔时珍曰〕痘疮归肾则变黑。凡牙皆肾之标,能入肾发毒也。内有猫牙,又能解毒,而热证亦可用云。

  舌

  【主治】瘰疬鼠瘘,生晒研敷。《千金》。

  涎

  【主治】瘰疬,刺破涂之。《时珍》。

  肝

  【主治】劳瘵杀虫,取黑猫肝一具,生晒研末,每朔、望五更酒调服之。《时珍》。出《直指》。

  胞衣

  【主治】反胃吐食,烧灰,入朱砂末少许,压舌下,甚效。《时珍》。出《杨氏经验》。

  皮毛

  【主治】瘰疬诸瘘,痈疽溃烂。《时珍》。

  【附方】新六。

1.      乳痈溃烂 见内者。 猫儿腹下毛,坩锅内煅存性,入轻粉少许,油调封之。《济生秘览》。

2.      瘰疬鼠瘘:以石菖蒲生研之,微破,以猫儿皮连毛烧灰,用香油调敷。内服白敛末,酒下,多多为上。仍以生白敛捣烂,入酒少许,敷之效。《证治要诀》。

3.      鬓边生疖:猫颈上毛、猪颈上毛各一把,鼠屎一粒,烧研,油调敷之。 《寿域》。

4.      鬼舐头疮:猫儿毛烧灰,膏和敷之。《千金》。

5.      鼻擦破伤:猫儿头上毛剪碎,唾粘敷之。《卫生易简》。

6.      鼠咬成疮:猫毛烧灰,入麝香少许,唾和封之。猫须亦可。《救急易方》。

尿 以姜或蒜擦牙、鼻,或生葱纴鼻中,即遗出。

  【主治】蜒蚰诸虫入耳,滴入即出。《时珍》。出《儒门事亲》。

  屎

  【修治】   腊月采干者,泥固,烧存性,收用。

  【主治】痘疮倒陷不发,瘰疬溃烂,恶疮蛊疰,蝎螫鼠咬。时珍:痘黡有无价散,见人类。烧灰水服,治寒热鬼疟,发无期度者,极验。《蜀本草》。

  【附方】旧一,新七。

1.      小儿疟疾:乌猫屎一钱,桃仁七枚,同煎,服一盏立瘥。《居士方》。

2.      腰脚锥痛 支腿者。 猫儿屎烧灰,唾津调,涂之。《永类钤方》。

3.      蛊疰腹痛:雄猫屎烧灰,水服。《外台》。

4.      瘰疬溃烂:腊月猫屎,以阴阳瓦合,盐泥固济,煅过研末,油调搽之。《儒门事亲》。

5.      鬼舐头秃:猫儿屎烧灰,腊猪脂和,敷之。《千金》。

6.      鼠咬成疮:猫屎揉之,即愈。《寿域方》。

7.      蝎螫作痛:猫儿屎涂之,三五次即瘥。《心镜》。

8.      齁哮痰咳:猫粪烧灰,砂糖汤服一钱。叶氏《摘玄》。

  《别录》中品

  【释名】    野猫〔时珍曰〕按《埤雅》云:兽之在里者,故从里,穴居薶伏之兽也。《尔雅》云:狸子曰豸隶,音曳。其足蹯,其迹禸,音钮,指头处也。

  【集解】   〔弘景曰〕 狸类甚多,今人用虎狸,无用猫狸者,然猫狸亦好。 又有色黄而臭者,肉亦主鼠瘘。 〔颂曰〕 狸,处处有之。其类甚多,以虎斑文者堪用,猫斑者不佳。南方一种香狸,其肉甚香,微有麝气。〔宗奭曰〕 狸形类猫,其文有二:一如连钱,一如虎文,皆可入药。肉味与狐不相远。江南一种牛尾狸,其尾如牛,人多糟食,未闻入药。 〔时珍曰〕 狸有数种:大小如狐,毛杂黄黑有斑,如猫而圆头大尾者为猫狸,善窃鸡鸭,其气臭,肉不可食。有斑如貙虎,而尖头方口者为虎狸,善食虫鼠果实,其肉不臭,可食;似虎狸而尾有黑白钱文相间者,为九节狸,皮可供裘领,《宋史》安陆州贡野猫、花猫,即此二种也。有文如豹,而作麝香气者为香狸,即灵猫也。南方有白面而尾似牛者,为牛尾狸,亦曰玉面狸,专上树木食百果,冬月极肥,人多糟为珍品,大能醒酒。张揖《广雅》云:玉面狸,人捕畜之,鼠皆帖伏不敢出也。一种似猫狸而绝小,黄斑色,居泽中,食虫鼠及草根者名犱,音迅。又登州岛上有海狸,狸头而鱼尾也。

  肉

  【气味】甘,平,无毒。〔诜曰〕温,正月勿食,伤神。〔时珍曰〕《内则》:“食狸去正脊”,为不利人也。反藜芦。

  【主治】诸疰。《别录》。治温鬼毒气,皮中如针刺。《时珍》。出《太平御览》。作羹臛,治痔及鼠瘘,不过三顿,甚妙。《苏颂》。出《外台》。补中益气,去游风。《孙思邈》。

  【附方】新二。

1.      肠风痔瘘 下血年深日近者。 如圣散:用腊月野狸一枚,蟠在罐内;炒大枣半升,枳壳半斤,甘草四两,猪牙皂荚二两,同入罐内盖定,瓦上穿一孔,盐泥固济,煅令干。作一地坑,以十字瓦支住罐子,用炭五秤,煅至黑烟尽、青烟出取起,湿土罨一宿,为末。每服二钱,盐汤下。 一方:以狸作羹,其骨烧灰酒服。《杨氏家藏方》。

2.      风冷下血 脱肛疼痛。 野狸一枚,大瓶盛之,泥固,火煅存性,取研,入麝香二钱。 每食前米饮服二钱。《圣惠方》。

  膏

  【主治】鼷鼠咬人成疮,用此摩之,并食狸肉。《时珍》。

  肝

  【主治】鬼疟。《时珍》。

  【附方】新一。 鬼疟经久 或发或止。 野猫肝一具,瓶盛,热猪血浸之,封口,悬干去血,取肝研末;猢狲头骨、虎头骨、狗头骨各一两,麝香一分,为末,醋糊丸芡子大。 发时手把一丸嗅之。仍以绯帛包一丸中指上。《圣惠方》。

  阴茎

  【主治】女人月水不通,男子阴?,烧灰,东流水服。《别录》。

  骨头骨尤良。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风疰、尸疰、鬼疰、毒气,在皮中淫濯,如针刺着,心腹痛,走无常处,及鼠瘘恶疮。《别录》。烧灰酒服,治一切游风。《保鼎》。炒末,治噎病,不通饮食。《药性》。烧灰水服,治食野鸟肉中毒。头骨炙研或烧灰,酒服二钱,治尸疰、邪气腹痛及痔瘘,十服后见验。《孟诜》。〔宗奭曰〕炙骨,和雄黄、麝香为丸服,治痔及瘘甚效。杀虫,治疳瘰疬。《时珍》。

  【发明】〔颂曰〕  华佗治尸疰有狸骨散,用其头。 〔时珍曰〕 狸骨、猫骨性相近,可通用之。 《卫生宝鉴》治诸风心痫神应丹,用狸全身烧过入药。

  【附方】旧一,新一。

1.     瘰疬肿痛 久不瘥。 用狸头、蹄骨,并涂酥炙黄为散。 每日空心米饮下一钱匕。《圣惠》。

2.     瘰疬已溃:狸头烧灰,频敷之。《千金》。

  屎五月收干。

  【主治】烧灰,水服,主鬼疟寒热。《孟诜》。烧灰,和腊猪脂,敷小儿鬼舐头疮。《千金》

风狸   《拾遗》

校正:原附狸下,今分出。

  【释名】    风母《纲目》、风生兽同、平猴同、犭屈音吉屈。 〔珍曰〕风狸能因风腾越,死则得风复生,而又治风疾,故得风名。狤犭屈言其诘崛也。

【集解】   〔藏器曰〕 风狸生邕州以南。 似兔而短,栖息高树上,候风而吹至他树,食果子,其尿如乳,甚难得,人取养之乃可得。 〔时珍曰〕 今考《十洲记》之风生兽,《广州异物志》之平猴,《岭南异物志》之风猩,《酉阳杂俎》之狤犭屈,《虞衡志》之风狸,皆一物也。但文有大同小异尔。其兽生岭南及蜀西徼外山林中,其大如狸如獭,其状如猿猴而小,其目赤,其尾短如无,其色青黄而黑,其文如豹。或云一身无毛,惟自鼻至尾一道有青毛,广寸许,长三四分。 其尿如乳汁,其性食蜘蛛,亦啖薰陆香,昼则伏不动如猬,夜则因风腾跃甚捷,越岩过树,如鸟飞空中。人网得之,见人则如羞而叩头乞怜之态。人挝击之,倏然死矣,以口向风,须臾复活。惟碎其骨、破其脑乃死。一云刀斫不入,火焚不焦,打之如皮囊,虽铁击其头破,得风复起;惟石菖蒲塞其鼻,即死也。一云此兽常持一杖,指飞走悉不能去,见人则弃之。人获得击打至极,乃指示人。人取以指物,令所欲如意也。二说见《十洲记》及《岭南志》,未审然否?

  【主治】酒浸服,愈风疾。《时珍》。出《岭南志》。和菊花服至十斤,可长生。《十洲记》。

  尿

  【主治】诸风。《藏器》。大风疾。《虞衡志》。

   《别录》下品

  【释名】   〔时珍曰〕《埤雅》云:狐,孤也。狐性疑,疑则不可以合类,故其字从孤省。或云狐知虚实,以虚击实,实即孤也,故从孤,亦通。

【集解】   〔弘景曰〕 江东无狐,狐出北方及益州。 形似狸而黄,善为魅。 〔恭曰〕 形似小黄狗,而鼻尖尾大,全不似狸。 〔颂曰〕 今江南亦时有之,汴、洛尤多。 北土作脍生食之。 其性多疑审听,故捕者多用置。 〔时珍曰〕 狐,南北皆有之,北方最多。 有黄、黑、白三种,白色者尤稀。尾有白钱文者亦佳。日伏于穴,夜出窃食。声如婴儿,气极臊烈。毛皮可为裘,其毛纯白,谓之狐白。 许慎云:妖兽,鬼所乘也。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首丘。 或云狐知上伏,不度阡陌。或云狐善听冰,或云狐有媚珠,或云狐至百岁,礼北斗而变化为男、女、淫妇以惑人。又能击尾出火。或云狐魅畏狗。千年老狐,惟以千年枯木然照,则见真形。或云犀角置穴,狐不敢归。《山海经》云:青丘之山,有狐九尾,能食人,食之不蛊。 〔鼎曰〕 狐魅之状,见人或叉手有礼,或祗揖无度,或静处独语,或裸形见人也。

【气味】甘,温,无毒。〔诜曰〕有小毒。 《礼记》云:“食狐去首”,为害人也。

【主治】同肠作臛食,治疮疥久不瘥。《苏恭》。煮炙食,补虚损,又及五脏邪气,患蛊毒寒热者,宜多服之。《孟诜》。作脍生食,暖中去风,补虚劳。《苏颂》。

  【附方】旧一。 狐肉羹 治惊痫恍惚,语言错谬,歌笑无度,及五脏积冷,蛊毒寒热诸病。 用狐肉一片及五脏治净,入豉汁煮熟,入五味作羹,或作粥食。 京中以羊骨汁、鲫鱼代豉汁,亦妙。《食医心镜》。

  五脏及肠肚

  【气味】苦,微寒,有毒。

  【主治】蛊毒寒热,小儿惊痫。《别录》。补虚劳,随脏而补,治恶疮疥。生食,治狐魅。《日华》。作羹,治大人见鬼。《孟诜》。肝烧灰,治风痫及破伤风,口紧搐强。《时珍》。古方治诸风心痫,有狐肝散及《卫生宝鉴》神应散,《普济方》治破伤中风金乌散中并用之。

  【附方】新四。

1.      劳疟瘴疟:野狐肝一具阴干,重五日更初,北斗下受气为末,粳米作丸绿豆大。 每以一丸绯帛裹,系手中指,男左女右。《圣惠》。

2.      鬼疟寒热:野狐肝胆一具,新瓶内阴干,阿魏一分,为末,醋糊丸芡子大。 发时男左女右把一丸嗅之。仍以绯帛包一丸,系手中指。《圣惠》。

3.      中恶蛊毒:腊月狐肠烧末,水服方寸匕。《千金》。

4.      牛病疫疾〔恭曰〕狐肠烧灰,水灌之,胜獭也。

  胆 腊月收之。

  【主治】人卒暴亡,即取雄狐胆温水研灌,入喉即活。移时者无及矣。 《苏颂》。出《续传信方》。辟邪疟,解酒毒。《时珍》。《万毕术》云:狐血渍黍,令人不醉。高诱注云:以狐血渍黍米、麦门冬,阴干为丸。饮时以一丸置舌下含之,令人不醉也。

  【附方】新一。 狐胆丸 治邪疟发作无时。 狐胆一个,朱砂、砒霜各半两,阿魏、麝香、黄丹、绿豆粉各一分,为末,五月五日午时,粽子尖和,丸梧子大。 空心及发前,冷醋汤服二丸。 忌热物。《圣惠方》。

  阴茎

  【气味】甘,微寒,有毒。〔思邈曰〕有小毒。

  【主治】女子绝产,阴中痒,小儿阴?卵肿。《别录》。妇人阴脱。《时珍》。

  【附方】新一。 小儿阴肿:狐阴茎炙为末,空心酒服。《千金方》。

  头

  【主治】烧之辟邪。同狸头烧灰,敷瘰疬。《时珍》。《千金》。

  目

  【主治】破伤中风。《时珍》。

  【发明】〔时珍曰〕狐目治破伤风,方见刘氏《保寿堂方》,云神效无比。 腊月收取狐目阴干,临时用二目一副,炭火微烧存性,研末,无灰酒服之。 又《淮南万毕术》云:狐目狸脑,鼠去其穴。谓涂穴辟鼠也。

  鼻

  【主治】狐魅病,同豹鼻煮食。《时珍》。

  唇

  【主治】恶刺入肉,杵烂,和盐封之。《圣惠》。

  口中涎液

  【主治】入媚药。〔嘉谟曰〕取法:小口瓶盛肉,置狐常行处。狐爪不得,徘徊于上,涎入瓶中,乃收之也。

  四足

  【主治】痔漏下血。《时珍》。

  【附方】新一。 痔漏 反花泻血者。 用狐手足一副阴干,穿山甲、猬皮各三两,黄明胶、白附子、五灵脂、蜀乌头、川芎、乳香各二两,剉细,入砂锅内,固济候干,炭火煅红为末。入木香末一两,以芫荽煎酒调下二钱,日三服,屡效。《永类钤方》。

  【主治】辟邪魅。《时珍》。

  尾

【主治】烧灰辟恶。《日华》。头尾烧灰,治牛疫,和水灌之。

雄狐屎〔恭曰〕在竹、木、及石上,尖头者是也。

  【主治】烧之辟恶。《别录》。去瘟疫气。《苏恭》。治肝气心痛,颜色苍苍如死灰,喉如喘息者,以二升烧灰,和姜黄三两捣末,空腹酒下方寸匕,日再,甚效。《苏颂》。出崔元亮《海上方》。疗恶刺入肉,烧灰,腊月猪脂封之。《千金》。

  【附方】旧一,新一。

1.      鬼疟寒热:雄狐屎、蝙蝠屎各一分,为末,醋糊丸芡子大。 发时男左女右,手把一丸嗅之。

2.      一切恶瘘 中有冷息肉者。 用正月狐粪干末,食前新汲水下一钱匕。日二。《千金》。

  音鹤 《衍义》

校正:原系貒下,今分出。

  【释名】   〔时珍曰〕按《字说》云:貉与獾同穴各处,故字从各。《说文》作貈。亦作狢。《尔雅》:貈子曰貊,音陌,其子曰?,音恼。原本以貊作貆者,讹矣。

  【集解】   〔宗奭曰〕 貉形如小狐,毛黄褐色。 〔时珍曰〕 貉生山野间。 状如狸,头锐鼻尖,斑色。其毛深厚温滑,可为裘服。 与獾同穴而异处,日伏夜出,捕食虫物,出则獾随之。其性好睡,人或畜之,以竹叩醒,已而复寐,故人好睡者谓之貉睡。俗作渴睡,谬矣。俚人又言其非好睡,乃耳聋也,故见人乃知趋走。《考工记》云:貉逾汶则死,土气使然也。 王浚川言北曰狐,南曰貉;《星禽书》言氐土貉是千岁独狐化成者,并非也。

  肉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元脏虚劳及女子虚惫。《苏颂》。

  音湍。 《唐本草》

  【释名】    ?《藏器》、猪獾。〔时珍曰〕貒,团也,其状团肥也。《尔雅》云:貒子曰貗,其足蹯,其迹禸。蹯,足掌也。禸,指头迹也。

  【集解】   〔颂曰〕 貒,似犬而矮,尖喙黑足,褐色。与獾、貉三种,大抵相类,而头、足小别。郭璞注《尔雅》云:“貒,一名獾”,以为一物,然方书说其形状差别也。〔宗奭曰〕 貒肥矮,毛微灰色,头连脊毛一道黑,短尾,尖嘴而黑。 蒸食极美。 〔时珍曰〕 貒即今猪獾也。 处处山野有之。 穴居,状似小猪?,形体肥而行钝。其耳聋,见人乃走。短足短尾,尖喙褐毛,能孔地食虫蚁瓜果。其肉带土气,皮毛不如狗獾。 苏颂所注乃狗獾,非也。郭璞谓獾即貒,亦误也。

  肉

  【气味】甘,酸,平,无毒。

  【主治】水胀久不瘥、垂死者,作羹食之,下水大效。《苏恭》。《圣惠》用粳米、葱、豉作粥食。服丹石动热,下痢赤白久不瘥,煮肉露一宿,空腹和酱食,一顿即瘥。瘦人煮和五味食,长肌肉。《孟诜》。〔宗奭曰〕野兽中惟貒肉最甘美,益瘦人。治上气虚乏,咳逆劳热,和五味煮食。《吴瑞》。

  膏

  【主治】蜣螂蛊毒,胸中哽噎怵怵如虫行,咳血,以酒和服,或下或吐或自消也。《崔行功》。

  胞

  【主治】蛊毒,以腊月者,汤摩如鸡子许,空腹服之。《唐本草》。

  骨

  【主治】上气咳嗽,炙研,酒服三合,日二,取瘥。《孟诜》。

  《食物》

  【释名】    狗獾音欢、天狗。〔时珍曰〕獾又作貆,亦状其肥钝之貌。蜀人呼为天狗。

  【集解】   〔汪颖曰〕 狗獾,处处山野有之,穴土而居,形如家狗,而脚短,食果实。有数种相似。 其肉味甚甘美,皮可为裘。 〔时珍曰〕 貒,猪獾也;獾,狗獾也,二种相似而略殊。狗獾似小狗而肥,尖喙矮足,短尾深毛,褐色。皮可为裘领。亦食虫蚁瓜果。又辽东女真地面有海獾皮,可供衣裘,亦此类也。

  

  【气味】甘、酸,平,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宜人。《汪颖》。小儿疳瘦,杀蛔虫,宜啖之。《苏颂》。 功与貒同。《时珍》。

木狗   《纲目》

  【集解】   〔时珍曰〕按熊太古《翼越集》云:木狗生广东左右江山中。 形如黑狗,能登木。 其皮为衣褥,有运动血气。 元世祖有足疾,取以为裤,人遂贵重之,此前所未闻也。 珍尝闻蜀人言:川西有玄豹,大如狗,黑色,尾亦如狗。 其皮作裘、褥,甚暖。冬月远行,用其皮包肉食,数日犹温,彼土亦珍贵之。此亦木狗之属也。故附见于此云。

  皮

  【主治】除脚痹风湿气,活血脉,暖腰膝。《时珍》。

   音侪。 《唐本草》

  【释名】    豺狗〔时珍曰〕按《字说》云:豺能胜其类,又知祭兽,可谓才矣,故字从才。《埤雅》云:豺,柴也。俗名体瘦如豺是矣。

  【集解】   〔时珍曰〕豺,处处山中有之,狼属也。 俗名豺狗,其形似狗而颇白,前矮后高而长尾,其体细瘦而健猛,其毛黄褐而鬇鬡,其牙如锥而噬物,群行虎亦畏之。又喜食羊,其声如犬,人恶之,以为引魅不祥。其气臊臭可恶。罗愿云:“世传狗为豺之舅,见狗辄跪”,亦相制耳。

  肉

  【气味】酸,热,有毒。 〔诜曰〕豺肉食之,损人精神,消人脂肉,令人瘦。

  皮

  【气味】热。

  【主治】冷痹软脚气,熟之以缠裹病上,即瘥。《苏恭》。疗诸疳痢,腹中诸疮,煮汁饮,或烧灰酒服之。亦可敷??齿疮。《孟诜》。又曰:烧灰和酒灌解槽,牛马便驯良附人。治小儿夜啼,百法不效,同狼屎中骨烧灰等分,水服少许,即定。《时珍》。《总录》。

   《拾遗》

  【释名】    毛狗〔时珍曰〕《禽书》云:狼逐食,能倒立,先卜所向,兽之良者也。故字从良。《尔雅》云:牡曰獾,牝曰狼,其子曰獥,音叫。

  【集解】   〔藏器曰〕 狼大如狗,苍色,鸣声则诸孔皆沸。 〔时珍曰〕 狼,豺属也,处处有之。北方尤多,喜食之,南人呼为毛狗是矣。 其居有穴。其形大如犬,而锐头尖喙,白颊骈胁,高前广后,脚不甚高,能食鸡鸭鼠物。其色杂黄黑,亦有苍灰色者。其声能大能小,能作儿啼以魅人,野俚尤恶其冬鸣。其肠直,故鸣则后窍皆沸,而粪为蜂烟,直上不斜。其性善顾而食戾践藉。老则其胡如袋,所以跋胡疐尾,进退两患。 其象上应奎星。 〔颖曰〕 狈足前短,知食所在;狼足后短,负之而行,故曰狼狈。

  狼筋 〔藏器曰〕狼筋如织络袋子,又若筋胶所作,大小如鸭卵。 人有犯盗者,熏之即脚挛缩,因之获贼也。或言是狼?下筋,又言是虫所作,未知孰是。〔时珍曰〕按李石《续博物志》云:唐时有狼巾,一作狼筋,状如大蜗,两头光,带黄色。有段祐失金帛,集奴婢于庭焚之,一婢脸瞤,乃窃器者。此即陈氏所谓狼筋也。愚谓其事盖术者所为,未必实有是理,而罗氏《尔雅翼》解为狼?中筋,大于鸡卵,谬矣。

  肉

  【气味】咸,热,无毒。味胜狐、犬。

  【主治】补益五脏,厚肠胃,填精髓,腹有冷积者宜食之。《时珍》。出《饮膳正要》。

  膏

  【主治】补中益气,润燥泽皱,涂诸恶疮。《时珍》。

  【发明】〔时珍曰〕腊月炼净收之。 《礼记》云:小切狼臅膏,与稻米为酏。谓以狼胸臆中膏,和米作粥糜也。古人多食狼肉,以膏煎和饮食。故《内则》食狼去肠,《周礼》兽人冬献狼,取其膏聚也。 诸方亦时用狼之靥、牙、皮、粪,而《本草》并不著其功用,止有陈藏器述狼筋疑似一说,可谓缺矣。今通据《饮膳正要》诸书补之云。

  牙

  【主治】佩之,辟邪恶气。刮末水服,治猘犬伤。烧灰水服方寸匕,治食牛中毒。《时珍》。出《小品》诸方。

  喉靥

  【主治】噎病,日干为末,每以半钱入饭内食之。妙。《圣惠》。

  皮

  【主治】暖人,辟邪恶气。嗉下皮,搓作条,勒头,能去风止痛。《正要》。 《淮南万毕术》云:狼皮当户,羊不敢出。

  

  【主治】系马胸前,辟邪气,令马不惊。《正要》。

  

  【主治】瘰疬,烧灰,油调封之。又治骨哽不下,烧灰,水服之。《时珍》。 出《外台》、《千金方》。

  屎中骨

  【主治】小儿夜啼,烧灰,水服二黍米大,即定。又能断酒。《千金》。

  【附方】新一。 破伤风 狼、虎穿肠骨四钱炙黄,桑花、蝉蜕各二钱,为末。 每服一钱,米汤调下。 若口干者,不治。《经验方》。

  《别录》中品

  【释名】    明视〔时珍曰〕按魏子才《六书精要》云:兔子篆文象形。一云:吐而生子,故曰兔。《礼记》谓之明视,言其目不瞬而了然也。《说文》兔子曰娩,音万。狡兔曰?兔,音俊,曰毚,音谗。梵书谓兔为舍迦。

  【集解】   〔颂曰〕 兔处处有之,为食品之上味。 〔时珍曰〕 按《事类合璧》云:兔大如狸而毛褐,形如鼠而尾短,耳大而锐。 上唇缺而无脾,长须而前足短。尻有九孔,趺居,趫捷善走。舐雄豪而孕,五月而吐子。其大者为?,音绰,似兔而大,青色,首与兔同,足与鹿同。故字象形。或谓兔无雄,而中秋望月中顾兔以孕者,不经之说也。今雄兔有二卵,古《乐府》有“雄兔脚扑速,雌兔眼迷离”,可破其疑矣。《主物簿》云:孕环之兔,怀于左腋,毛有文采,至百五十年,环转于脑,能隐形也。王延相《雅述》云:兔以潦而化为鳖,鳖以旱而化为兔。荧惑不明,则雉生兔。

  

  【气味】辛,平,无毒。〔诜曰〕酸,冷。〔时珍曰〕甘,寒。 按《内则》云“食兔去尻”,不利人也。《风俗通》云:食兔髌多,令人面生髌骨。〔弘景曰〕兔肉为羹,益人。妊娠不可食,令子缺唇。 不可合白鸡肉及肝、心食,令人面黄。合獭肉食,令人病遁尸。与姜、橘同食,令人心痛、霍乱。又不可同芥食。 〔藏器曰〕兔尻有孔,子从口出,故妊妇忌之,非独为缺唇也。大抵久食绝人血脉,损元气、阳事,令人痿黄。八月至十月可食,余月伤人神气。兔死而眼合者杀人。

  【主治】补中益气。《别录》。热气湿痹,止渴健脾。炙食,压丹石毒。《日华》。腊月作酱食,去小儿豌豆疮。《药性》。凉血,解热毒,利大肠。《时珍》。

  【发明】〔宗奭曰〕 兔者,明月之精。有白毛者,得金之气,入药尤效。凡兔至秋深时可食,金气全也,至春、夏则味变矣。 然作酱必用五味,既患豌豆疮,又食此物,发毒太甚,恐斑烂损人。 〔时珍曰〕 兔至冬月龁木皮,已得金气而气内实,故味美;至春食草麦,而金气衰,故不美也。今俗以饲小儿,云令出痘稀,盖亦因其性寒而解热耳。 故又能治消渴,压丹石毒。 若痘已出,及虚寒者宜戒之。 刘纯《治例》云:反胃,结肠甚者难治,常食兔肉则便自行。又可证其性之寒利矣。

  【附方】旧一。 消渴羸瘦:用兔一只,去皮、爪、五脏,以水一斗半煎稠,去滓澄冷,渴即饮之。 极重者不过二兔。崔元亮《海上方》。

  血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凉血活血,解胎中热毒,催生易产。《时珍》。

  【附方】新六。

1.      蟾宫丸 《乾坤秘韫》:治小儿胎毒,遇风寒即发痘疹,服此可免,虽出亦稀。 用兔二只,腊月八日刺血于漆盘内,以细面炒熟和,丸绿豆大。 每服三十丸,绿豆汤下。每一儿食一剂,永安甚效。 《杨氏经验方》:加朱砂三钱,酒下。名兔砂丸。

2.      兔血丸 小儿服之,终身不出痘疮,或出亦稀少。 腊月八日,取生兔一只刺血,和荞麦面,少加雄黄四五分,候干,丸如绿豆大。 初生小儿,以乳汁送下二三丸。 遍身发出红点,是其征验也。 但儿长成,常以兔肉啖之,尤妙。刘氏《保寿堂方》。

3.      催生丹 治产难。 腊月兔血,以蒸饼染之,纸裹阴干为末。 每服二钱,乳香汤下。《指迷方》。

4.      心气痛《瑞竹堂方》:用腊兔血和茶末四两,乳香末二两,捣丸芡子大。每温醋化服一丸。《谈野翁方》:腊月八日,取活兔血和面,丸梧子大。每白汤下二十一丸。

  脑

  【主治】涂冻疮。《别录》。催生滑胎。《时珍》。同髓,治耳聋。《苏恭》。

  【附方】旧二,新二。

1.      催生散:用腊月兔脑髓一个,摊纸上令匀,阴干剪作符子,于面书“生”字一个。候母痛极时,用钗股夹定,灯上烧灰,煎丁香酒调下。《博济方》。

2.      催生丹:腊月取兔脑髓一个,涂纸上吹干,入通明乳香末二两,同研令匀。 于腊日前夜,安桌子上,露星月下。设茶果,斋戒焚香,望北拜告曰:大道弟子某,修合救世上难生妇人药,愿降威灵,佑助此药,速令生产。祷毕,以纸包药,露一夜,天未明时,以猪肉捣和,丸芡子大,纸袋盛,悬透风处。每服一丸,温醋汤下。良久未下,更用冷酒下一丸,即瘥。乃神仙方也。《经验方》。

3.      手足皲裂:用兔脑髓生涂之。《圣惠》。

4.      发脑发背 及痈疽热疖恶疮。 用腊月兔头捣烂,入瓶内密封,惟久愈佳。每用涂帛上厚封之,热痛即如冰也。频换取瘥乃止。《胜金》。

  骨

【主治】热中,消渴,煮汁服。《别录》。〔颂曰〕崔元亮《海上方》:治消渴羸瘦,小便不禁。兔骨和大麦苗煮汁服,极效。煮汁服,止霍乱吐利。《时珍》。《外台》用之。治鬼疰,疮疥刺风。《日华》。〔藏器曰〕醋磨涂久疥,妙。

头骨腊月收之。

  【气味】甘、酸,平,无毒。

  【主治】头眩痛,癫疾。《别录》。连皮毛烧存性,米饮服方寸匕,治天行呕吐不止,以瘥为度。《苏颂》。出《必效方》。连毛烧灰酒服,治产难下胎,及产后余血不下。《日华》。陆氏用葱汤下。烧末,敷妇人产后阴脱,痈疽恶疮。水服,治小儿疳痢。煮汁服,治消渴不止。《时珍》。

【附方】旧一,新一。

1.     预解痘毒:十二月取兔头煎汤浴小儿,除热去毒,令出痘稀。《饮膳正要》。

2.     产后腹痛:兔头炙热摩之,即定。《必效》。

  

  【主治】目暗。《别录》。明目补劳,治头旋眼眩。《日华》。和决明子作丸服,甚明目。切洗生食如羊肝法,治丹石毒发上冲,目暗不见物。《孟诜》。

  【发明】〔时珍曰〕按刘守真云:兔肝明目,因其气有余,以补不足也。 《眼科书》云:兔肝能泻肝热。盖兔目瞭而性冷故也。

  【附方】新一。 风热目暗 肝肾气虚,风热上攻,目肿暗。 用兔肝一具,米三合,和豉汁,如常煮粥食。《普济》。

  皮毛 腊月收之。

  【主治】烧灰,酒服方寸匕,治产难后胞衣不出,余血抢心,胀刺欲死者,极验。《苏恭》。煎汤,洗豌豆疮。《药性》。头皮灰:主鼠瘘,及鬼疰毒气在皮中如针刺者。毛灰:主灸疮不瘥。《藏器》。皮灰:治妇人带下。毛灰:治小便不利。余见败笔下。《时珍》。

  【附方】旧一,新一。

1.     妇人带下:兔皮烧烟尽,为末。 酒服方寸匕,以瘥为度。《外台》。

2.     火烧成疮:兔腹下白毛贴之。候毛落即瘥。《百一方》。

   腊月收之。

  【释名】    明目砂《圣惠》、玩月砂《集验》、兔蕈《炮炙论》。

  【主治】目中浮翳,劳瘵五疳,疳疮痔瘘,杀虫解毒。《时珍》。

  【发明】〔时珍曰〕兔屎能解毒杀虫,故治目疾、疳劳、疮痔方中往往用之。诸家本草并不言及,亦缺漏也。 按沈存中《良方》云:江阴万融病劳,四体如焚,寒热烦躁,一夜梦一人腹拥一月,光明使人心骨皆寒。及寤而孙元规使人遗药,服之遂平。扣之,则明月丹也,乃悟所梦。

  【附方】旧二,新五。

1.      明目丹治 劳瘵,追虫。 用兔屎四十九粒,硇砂如兔屎大四十丸粒,为末,生蜜丸梧子大。 月望前,以水浸甘草一夜,五更初取汁送下七丸。有虫下,急钳入油锅内煎杀。三日不下,再服。《苏沈良方》。

2.      五疳下痢:兔屎炒半两,干蛤蟆一枚,烧灰为末,绵裹如莲子大,纳下部,日三易之。《圣惠方》。

3.      大小便秘:明月砂一匙安脐中,冷水滴之令透,自通也。《圣惠》。

4.      痔疮下血 不止者。 用玩月砂,慢火炒黄为末。 每服二钱,入乳香五分,空心温酒下,日三服。即兔粪也。《集验方》。

5.      月蚀耳疮 望夜,取兔屎纳蛤蟆腹中,同烧末,敷之。《肘后》。

6.      痘疮入目 生翳。 用兔屎日干为末。 每服一钱,茶下即安。《普济方》。

7.      痘后目翳 直往山中东西地上,不许回顾,寻兔屎二七粒,以雌、雄槟榔各一个同磨,不落地,井水调服。百无一失,其效如神。蔺氏《经验方》。

败笔   《唐本草》

  【集解】   〔时珍曰〕上古杀青书竹帛,至蒙恬以兔毫作笔,后世复以羊、鼠诸毛为之,惟兔毫入药用。

  笔头灰

  【气味】微寒,无毒。

  【主治】水服,治小便不通,小便数难淋沥,阴肿脱肛,中恶。《唐本》。 酒服二钱,治男子交婚之夕茎萎。《药性》。酒服二钱,治难产。浆饮服二钱,治咽喉痛,不下饮食。《时珍》。出《范汪方》。

  【发明】〔时珍曰〕笔不用新而用败者,取其沾濡胶墨也。胶墨能利小便、胎产故耳。

  【附方】旧二,新一。

1.      小便不通 数而微肿。 用陈久笔头一枚烧灰,水服。《外台》。

2.      心痛不止:败笔头三个烧灰,无根水服,立效。《经验方》。

3.      难产催生《胜金方》:圣妙寸金散:用败笔头一枚烧灰研,生藕汁一盏调下,立产。 若母虚弱及素有冷疾者,温汁服之。陆氏治难产第一方:用兔毫笔头三个烧灰,金箔三片,以蜡和丸,酒服。

山獭   《纲目》

  【集解】   〔时珍曰〕山獭出广之宜州嵠峒及南丹州,土人号为插翘。 其性淫毒,山中有此物,凡牝兽皆避去,獭无偶则抱木而枯。瑶女春时成群入山,以采物为事。獭闻妇人气,必跃来抱之,次骨而入,牢不可脱,因扼杀之。 负归,取其阴一枚,直金一两,若得抱木死者尤奇贵。峒獠甚珍重之,私货出界者罪至死。然本地亦不常有,方士多以鼠璞、猴胎伪之。试之之法,但令妇人摩手极热,取置掌心,以气呵之,即趯然而动,盖阴气所感也。此说出范石湖《虞衡志》、周草窗《齐东野语》中,而不载其形状,亦缺文也。

  阴茎

  【气味】甘,热,无毒。

  【主治】阳虚阴痿,精寒而清者,酒磨少许服之。獠人以为补助要药。《时珍》。

  骨

  【主治】解药箭毒,研少许敷之,立消。《时珍》。

水獭   《别录》下品

  【释名】     水狗〔时珍曰〕王氏《字说》云:正月、十月獭两祭鱼,知报本反始,兽之多赖者。其形似狗,故字从犬,从赖。大者曰獱,音宾,曰猵,音编。又桓宽《盐铁论》以独为猵,群为獭,如猿之与独也。

  【集解】   〔弘景曰〕 獭多出溪岸边。 有两种:入药惟取以鱼祭天者;一种獱獭,形大则头如马,身似蝙蝠,不入药用。 〔颂曰〕 江湖多有之,四足俱短,头与身尾皆褊,毛色若故紫帛。大者身与尾长三尺余。 食鱼,居水中,亦休木上。尝縻置大水瓮中,在内旋转如风,水皆成旋涡。西戎以其皮饰毳服领袖,云垢不着染。如风霾翳目,但就拭之即去也。 〔时珍曰〕 獭状似青狐而小,毛色青黑,似狗,肤如伏翼,长尾四足,水居食鱼。能知水信为穴,乡人以占潦旱,如鹊巢知风也。古有“熊食盐而死,獭饮酒而毙”之语,物之性也。 今川、沔渔舟,往往驯畜,使之捕鱼甚捷。 亦有白色者。或云獭无雌,以猿为雌,故云猿鸣而獭候。

  肉

  【气味】甘、寒,无毒〔思邈曰〕甘,温。 〔弘景曰〕不可杂兔肉食。

  【主治】煮汁服,疗疫气温病,及牛马时行病。《别录》。水气胀满,热毒风。《日华》。骨蒸热劳,血脉不行,荣卫虚满,及女子经络不通,血热,大小肠秘。消男子阳气,不宜多食。《苏颂》。

  【发明】〔诜曰〕患热毒风水虚胀者。取水獭一头,去皮,连五脏及骨、头、尾炙干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二服,十日瘥。若冷气胀者,甚益也。只治热,不治冷,为其性寒耳。

  【附方】旧一。 折伤 水獭一个支解,入罐内固济,待干煅存性为末。 以黄米煮粥摊患处,糁獭末于粥上,布裹之。立止疼痛。《经验后方》

  肝〔颂曰〕诸畜肝叶,皆有定数。惟獭肝一月一叶,十二月十二叶,其间又有退叶。用之须见形乃可验。不尔多伪也。

  【气味】甘,温,有毒。〔甄权曰〕咸,微热,无毒。〔颂曰〕肉及五脏皆寒,惟肝温也。

  【主治】鬼疰蛊毒,止久嗽,除鱼鲠,并烧灰酒服之。《别录》。治上气咳嗽,虚劳嗽病。《药性》。传尸劳极,虚汗客热,四肢寒疟及产劳。《苏颂》。杀虫。《时珍》。

  【发明】〔宗奭曰〕 獭肝治劳,用之有验。 〔颂曰〕 张仲景治冷劳有獭肝丸,崔氏治九十种蛊疰、传尸骨蒸、伏连殗殜、诸鬼毒疾疠,有獭肝丸,二方俱妙。 〔诜曰〕 疰病,一门悉患者,以肝一具火烧,水服方寸匕,日再服之。 〔葛洪云〕 尸疰鬼疰,乃五尸之一,又挟诸鬼邪为害。其病变动,乃有三十六种至九十九种。大略使人寒热,沉沉默默,不知病之所苦,而无处不恶。积月累年,淹滞至死。死后传人,乃至灭门。觉有此候,惟以獭肝一具,阴干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以瘥为度。 〔时珍曰〕 按《朝野佥载》云:五月五日午时,急砍一竹,竹节中必有神水,沥以和獭肝为丸,治心腹积聚病甚效也。

  【附方】旧二,新一。

1.     鬼魅:獭肝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千金翼》。

2.     肠痔有血 獭肝烧末,水服一钱。《肘后方》。

3.     久痔下血 不止,用獭肝一副煮熟,入五味食之妙。《饮膳正要》。

  

  【气味】同肉。

  【主治】益男子。《颂》。

  胆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眼翳黑花,飞蝇上下,视物不明。入点药中。《颂》。

  【正误】〔宗奭曰〕古语云:蟾肪软玉,獭胆分杯。谓以胆涂竹刀或犀角篦上,画酒中即分也。尝试之不验,盖妄传耳。但涂杯唇,使酒稍高于盏面耳。不可不正之。

  【附方】新一。 月水不通 獭胆丸:用干獭胆一枚,干狗胆、硇砂、川椒炒去汗、目各一分,水蛭炒黄十枚,为末,醋糊丸绿豆大。 每服五丸,当归酒下,日一服。《圣惠方》。

  髓

  【主治】去瘢痕。《时珍》。

  【发明】〔时珍曰〕按《集异记》云:吴主邓夫人为如意伤颊,血流啼叫,太医云: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敷之,当灭此痕。遂以百金购得白獭,合膏而痊。但琥珀太多,犹有赤点如痣。

    

  【主治】含之,下鱼骨鲠。《陶弘景》。煮汁服,治呕哕不止。《药性》。

  足

  【主治】手足皴裂。《苏恭》。煮汁服,治鱼骨鲠,并以爪爬喉下。《藏器》。 为末酒服,杀劳瘵虫。《时珍》。

  皮毛

  【主治】煮汁服,治水癊病。亦作褥及履屧着之。《藏器》。产母带之。易产。《张杰》。

  屎

  【主治】鱼脐疮,研末水和敷之,即脓出痛止。〔藏器曰〕亦主驴马虫顙,及牛疫疾,研水灌之。治下痢,烧末,清旦饮服一小盏,三服愈。赤用赤粪,白用白粪。《时珍》。出《古今录验》。

海獭   《拾遗》

【集解】   〔藏器曰〕 海獭生海中。 似獭而大如犬,脚下有皮如胼拇,毛着水不濡。人亦食其肉。 海中又有海牛、海马、海驴等,皮毛在陆地,皆候风潮,犹能毛起。说出《博物志》。 〔时珍曰〕 大獱小獭,此亦獭也。今人以其皮为风领,云亚于貂焉。 如淳注《博物志》云:海獱头如马,自腰以下似蝙蝠,其毛似獭,大者五六十斤,亦可烹食。

腽肭兽上乌忽切,下女骨切。 宋《开宝》附

  【释名】    骨豽《说文》作貀 与肭同、海狗。〔时珍曰〕《唐韵》:腽肭,肥貌。或作骨貀,讹为骨讷,皆番言也。

【集解】   〔藏器曰〕 骨豽兽,生西番突厥国,胡人呼为阿慈勃他你。 其状似狐而大,长尾。脐似麝香,黄赤色,如烂骨。 〔甄权曰〕 腽肭脐,是新罗国海内狗外肾也。 连而取之。 〔李珣曰〕 按《临海志》云:出东海水中。 状若鹿形,头似狗,长尾。 每日出即浮在水面,昆仑家以弓矢射之,取其外肾阴干,百日味甘香美也。 〔颂曰〕 今东海旁亦有之。旧说似狐长尾。今沧州所图,乃是鱼类,而豕首两足。其脐红紫色,上有紫斑点,全不相类,医家多用之。 《异鱼图》云:试其脐,于腊月冲风处,置盂水浸之,不冻者为真也。 〔斅曰〕 腽肭脐多伪者。海中有兽号曰水乌龙,海人取其肾,以充腽肭脐,其物自别。真者,有一对则两重薄皮裹丸核;其皮上自有肉黄毛,一穴三茎;收之器中,年年湿润如新;或置睡犬头上,其犬忽惊跳若狂者,为真也。 〔宗奭曰〕 今出登、莱州。 其状非狗非兽,亦非鱼也。但前脚似兽而尾即鱼。身有短密淡青白毛,毛上有深青黑点,久则亦淡,腹胁下全白色。皮厚韧如牛皮,边将多取以饰鞍鞯。其脐治腹脐积冷精衰,脾肾劳极有功,不待别试也。似狐长尾之说,今人多不识之。〔时珍曰〕 按《唐书》云:骨貀兽出辽西、营州及结骨国。《一统志》云:腽肭脐出女直及三佛齐国。 兽似狐,脚高如犬,走如飞,取其肾渍油名腽肭脐。观此,则似狐之说非无也。盖似狐似鹿者,其毛色尔;似狗者,其足形也;鱼者,其尾形也。入药用外肾而曰脐者,连脐取之也。又《异物志》:豽兽出朝鲜,似狸,苍黑色,无前两足,能捕鼠。郭璞云:晋时召陵?扶夷县获一兽,似狗豹文,有角两脚。据此则豽有水陆二种,而藏器所谓似狐长尾者,其此类欤?

腽肭脐 一名海狗肾

  【修治】   〔斅曰〕用酒浸一日,纸裹炙香捣剉。或于银器中,以酒煎熟合药。〔时珍曰〕以汉椒、樟脑同收,则不坏。

  【气味】咸,大热,无毒。〔李珣曰〕味甘香,美,大温。

  【主治】鬼气尸疰,梦与鬼交,鬼魅狐魅,心腹痛,中恶邪气,宿血结块,痃癖羸瘦。《藏器》。治男子宿癥气块,积冷劳气,肾精衰损,多色成劳,瘦悴。《药性》。补中益肾气,暖腰膝,助阳气,破癥结,疗惊狂痫疾。《日华》。五劳七伤,阴痿少力,肾虚,背膊劳闷,面黑精冷,最良。《海药》。

【发明】〔时珍曰〕《和剂局方》治诸虚损,有腽肭脐丸,今人滋补丸药中多用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大抵与苁蓉、琐阳之功相近。亦可同糯米、面酿酒服。

  音滑。 《炮炙论》

  【集解】   〔斅曰〕 海中有兽名曰猾,其髓入油中,油即沾水,水中生火,不可救止,以酒喷之即灭。不可于屋下收。故曰水中生火,非猾髓而莫能。 〔时珍曰〕 此兽之髓,水中生火,与樟脑相同。其功亦当与樟脑相似也。第今无识之者。

 

兽之三 鼠类一十二种

  《别录》下品

校正:旧在虫鱼部,今据《尔雅》移入兽部。

【释名】    鼠隹音锥、老鼠《纲目》、首鼠《史记》、家鹿。〔时珍曰〕此即人家常鼠也。以其尖喙善穴,故南阳人谓之?鼠。其寿最长,故俗称老鼠。其性疑而不果,故曰首鼠。岭南人食而讳之,谓为家鹿。鼠字篆文,象其头、齿、腹、尾之形。

  【集解】   〔弘景曰〕 入药用牡鼠,即父鼠也。其胆才死便消,不易得也。 〔时珍曰〕 鼠形似兔而小,青黑色。有四齿而无牙,长须露眼。前爪四,后爪五。尾文如织而无毛,长与身等。五脏俱全,肝有七叶,胆在肝之短叶间,大如黄豆,正白色,胋而不垂。 《卫生家宝方》言其胆红色者何耶?鼠孕一月而生,多者六七子。惠州獠民取初生闭目未有毛者,以蜜养之,用献亲贵。挟而食之,声犹唧唧。谓之蜜唧。《淮南子》云:鱼食巴豆而死,鼠食巴豆而肥。段成式云:鼠食盐而身轻,食砒而即死。《易》云:艮为鼠。《春秋运斗枢》云:玉枢星散而为鼠。《抱朴子》云:鼠寿三百岁,善凭人而卜,名曰仲。能知一年中吉凶,及千里外事。鼠类颇繁。《尔雅》、《说文》所载,后世未能悉知,后世所知者,二书复未尽载。可见格物无穷也。

【附录】鼨鼠音终。 郭璞云:其大如拳,其文如豹,汉武帝曾获得以问终军者。?音平。 许慎云:一名?鼠,音含。斑文。????音离艾。 孙愐云:小鼠也,相衔而行。李时珍云:按《秦州记》及《草木子》皆载群鼠数万,相衔而行,以为鼠妖者,即此也。 鼩鼱音劬精。 似鼠而小。 即今地鼠也。又《尔雅》、《说文》有鼸、鼶、鼮、鼣、鼭、鼤、?、?八鼠,皆无考证。音歉、斯、廷、时、文、鹤、博也。水鼠 李时珍云:似鼠而小,食菱、芡、鱼、虾。 或云小鱼、小蟹所化也。 冰鼠 东方朔云:生北荒积冰下,皮毛甚柔,可为席,卧之却寒,食之已热。 火鼠 李时珍云:出西域及南海火洲。其山有野火,春夏生,秋冬死。鼠产于中,甚大。 其毛及草木之皮,皆可织布,污则烧之即洁,名火浣布。 鼵鼠音突。 郭璞云:鸟鼠同穴山,在今陇西首阳山之西南。 其鸟为鵌,音涂,状如家雀而黄黑色。其鼠为鼵,状如家鼠而色小黄,尾短。鸟居穴外,鼠居穴内。 音蹶。 《尔雅》云:西方有比肩兽焉,与邛邛巨虚比,为啮甘草。 即有难,邛邛巨虚负而走。其名曰蟨。〔李时珍曰〕今契丹及交河北境有跳兔。头、目、毛色皆似兔,而爪足似鼠。前足仅寸许,后足近尺。尾亦长,其端有毛。一跳数尺,止即蟨仆,此即蟨鼠也。土人掘食之。郭璞以邛邛巨虚为兽名,兔前鼠后。张揖注《汉书》云:邛邛青兽,状如马。巨似骡而小。《本草》称巨虚食庵?子而仙,则是物之至骏者也。

  牡鼠

  【气味】甘,微温,无毒。〔日华曰〕凉。牝鼠并不入药。

  【主治】疗折,续筋骨,生捣敷之,三日一易。《别录》。猪脂煎膏,治打扑折伤、冻疮、汤火伤。〔诜曰〕腊月以油煎枯,去滓熬膏收用。〔颂曰〕油煎入蜡,敷汤火伤、灭瘢痕极良。煎油治小儿惊痫。《日华》。五月五日同石灰捣收,敷金疮神效。《时珍》。腊月烧之,辟恶气。《弘景》。《梅师》云:正旦朝所居处埋鼠,辟瘟疫也。

  【发明】〔刘完素曰〕鼠善穿而用以治疮瘘者,因其性而为用也。

  【附方】旧五,新八。

1.      鼠瘘溃烂:鼠一枚,乱发一鸡子大,以三岁腊月猪脂煎,令消尽,以半涂之,以半酒服。姚云不传之妙法也。《葛氏》。

2.      灭诸瘢痕 大鼠一枚,以腊猪脂四两,煎至销尽,滤净,日涂三五次。先以布拭赤,避风。《普济方》。

3.      疮肿热痛 灵鼠膏:用大雄鼠一枚,清油一斤煎焦,滴水不散,滤再煎,下炒紫黄丹五两,柳枝不住搅匀,滴水成珠,下黄蜡一两,熬黑色成膏,瓷瓶收之,出火毒。 每用摊贴,去痛而凉。《经验方》。

4.      溃痈不合:老鼠一枚,烧末敷之。《千金方》。

5.      蛇骨刺人 痛甚。 用死鼠烧敷。《肘后》。

6.      破伤风病 角弓反张,牙噤肢强。 用鼠一头和尾烧灰,以腊猪脂和敷之。《梅师》。

7.      项强身急:取活鼠去五脏,乘热贴之,即瘥也。《肘后》。

8.      妇人狐瘕 因月水来,或悲或惊,或逢疾风暴雨被湿,致成狐瘕,精神恍惚,令人月水不通,胸、腰、背痛,引阴中,小便难,嗜食欲呕,如有孕状。其瘕手足成形者,杀人;未成者,可治。 用新鼠枚,以新絮裹之,黄泥固住,入地坎中,桑薪烧其上,一日夜取出,去絮,入桂心末六铢,为末。 每酒服方寸匕。不过二服,当自下。《外台?素女经》。

9.      令子易产:取鼠烧末,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子母秘录》。

10.   乳汁清少:死鼠一头烧末,酒服方寸匕,勿令妇知。同上。

11.   杖疮肿痛:未毛鼠同桑椹子入麻油中浸酿。临时取涂,甚效。《西湖志》。

12.   汤火伤疮:小老鼠泥包烧研,菜油调涂之。《谈野翁方》。

13.   小儿伤乳 腹胀烦闷欲睡。 烧鼠二枚为末,日服二钱,汤下。《保幼大全》。

  鼠肉 已下并用牡鼠。

  【气味】甘,热,无毒。

  【主治】小儿哺露大腹,炙食之。《别录》。小儿疳疾,腹大贪食者,黄泥裹,烧熟去骨,取肉和五味豉汁作羹食之。勿食骨,甚瘦人。《孟诜》。主骨蒸劳极,四肢劳瘦,杀虫及小儿疳瘦。酒熬入药。《苏颂》。炙食,治小儿寒热诸疳。《时珍》。

  【附方】旧三,新一。

1.     水鼓石水 腹胀身肿者。 以肥鼠一枚,取肉煮粥。空心食之,两三顿即愈。《心镜》。

2.     小儿癥瘕:老鼠肉煮汁作粥食之。《姚和众方》。

3.     乳汁不通:鼠肉作羹食,勿令知之。《产书》。

4.     箭镞入肉:大雄鼠一枚取肉,薄批焙研。 每服二钱,热酒下。 疮痒,则出矣。《集要》。

  

  【主治】箭镞不出。捣涂之。聤耳出汁,每用枣核大,乘热塞之,能引虫也。《时珍》。

  胆

  【主治】目暗。《弘景》。点目,治青盲雀目不见物。滴耳,治聋。《时珍》。

  【发明】〔时珍曰〕癸水之位在子,气通于肾,开窍于耳,注精于瞳子,其标为齿。鼠亦属子宫癸水,其目夜明,在卦属艮,其精在胆,故胆能治耳聋、青盲,睛能明目,而骨能生齿,皆肾病也。 诸家《本草》不言鼠胆治聋,而葛洪《肘后方》甚称其妙,云能治三十年老聋,若卒聋者不过三度也。有人侧卧沥胆入耳,尽胆一个,须臾汁从下耳出。初时益聋,十日乃瘥矣。后世群方祖此,亦多用之。

  【附方】旧一,新三。

1.      耳卒聋闭:以鼠胆汁二枚滴之,如雷鸣时即通。《本事方》。

2.      多年老聋《卫生家宝方》胜金透关散:用活鼠一枚系定,热汤浸死,破喉取胆,真红色者是也。用川乌头一个炮去皮、华阴细辛二钱,胆矾半钱,为末,以胆和匀,再焙干研细,入麝香半字。 用鹅翎管吹入耳中,口含茶水,日二次。十日见效,永除根本。 《圣惠》:治久聋。 腊月取鼠胆二枚,熊胆一分,水和,旋取绿豆大,滴耳中,日二次。

3.      青盲不见:雄鼠胆、鲤鱼胆各二枚,和匀滴之,立效。《圣惠方》。

  鼠印即外肾也。

  【主治】令人媚悦。〔时珍曰〕按南宫从《岣嵝神书》鼠印合欢注云:雄鼠外肾之上,有文似印,两肾相对,有符篆朱文九遍者尤佳。以十一二月,或五月五日七月七日,正月朔旦子时,面北向子位,刮取阴干,如篆刻下,佩于青囊中,男左女右,系臂上。人见之无不欢悦,所求如心也。

  脂

  【主治】煎之,亦疗诸疮。《弘景》。汤火伤。《苏颂》。耳聋。《时珍》。

  【附方】新一。 久聋:鼠脂半合,青盐一钱,蚯蚓一条,同和化,以绵蘸捻滴耳中,塞之。《圣惠方》。

  脑

  【主治】针棘竹木诸刺,在肉中不出,捣烂厚涂之即出。箭镝针刃在咽喉胸膈诸隐处者,同肝捣涂之。又涂小儿解颅。以绵裹塞耳,治聋。《时珍》。出《肘后》、《总录》。

  

  【主治】瘘疮鼻皶,汤火伤疮。《时珍》。

  【附方】旧一,新二

1.     鼻皶脓血:正月取鼠头烧灰,以腊月猪脂调敷之。《外台》。

2.     汤火伤灼:死鼠头,以腊月猪脂煎令消尽,敷之则不作瘢,神效。《千金方》。

3.     断酒不饮:腊鼠头烧灰、柳花末等分,每睡时酒服一杯。《千金》。

  目

  【主治】明目,能夜读书,术家用之。《陶弘景》。

  【发明】见胆下。

【附方】旧一。

目涩好眠 取一目烧研,和鱼膏点入目眦。兼以绛囊盛两枚佩之。《肘后》。

  涎

  【气味】有毒 坠落食中,食之令人生鼠瘘,或发黄如金。

  脊骨

  【主治】齿折多年不生者,研末,日日揩之,甚效。《藏器》。

  【发明】见胆下。 《雷公炮炙论》序云:长齿生牙,赖雄鼠之骨末。

  【附方】新一。 牙齿疼痛 老鼠一个去皮,以硇砂擦上,三日肉烂化尽,取骨瓦焙为末,入蟾酥二分,樟脑一钱。 每用少许,点牙根上立止。孙氏《集效方》。

  四足及尾

  【主治】妇人堕胎易出。《别录》。烧服,催生。《日华》。

  皮

  【主治】烧灰,封痈疽口冷不合者。生剥,贴附骨疽疮,即追脓出。 《时珍》。

  粪〔弘景曰〕两头尖者是牡鼠屎。

  【气味】甘,微寒,无毒。〔时珍曰〕有小毒。 食中误食,令人目黄成疸。

  【主治】小儿疳疾大腹。葱、豉同煎服,治时行劳复。《别录》。 〔颂曰〕张仲景及古今名方多用之。治痫疾,明目。《日华》。煮服,治伤寒劳复发热,男子阴易腹痛,通女子月经,下死胎。研末服,治吹奶乳痈,解马肝毒,涂鼠瘘疮。烧存性,敷折伤、疔肿诸疮、猫犬伤。《时珍》。

  【发明】〔时珍曰〕鼠屎入足厥阴经,故所治皆厥阴血分之病,上列诸证是矣。

  【附方】旧八,新十五。

1.      伤寒劳复《外台》用雄鼠屎二十枚,豉五合,水二升,煮一升,顿服。 《活人书》:鼠屎豉汤:治劳复发热。 用雄鼠屎二七枚,栀子十四枚,枳壳三枚,为粗末。 水一盏半,葱白二寸,豉三十粒,煎一盏,分三服。

2.      男子阴易 及劳复。 豭鼠屎汤:用鼠屎两头尖者十四枚,韭根一大把,水二盏,煎一盏,温服,得粘汗为效。未汗再服。《南阳活人方》。

3.      大小便秘:雄鼠屎末,敷脐中,立效。《普济》。

4.      室女经闭:牡鼠屎一两炒研,空心温酒服二钱。《千金方》。

5.      子死腹中:雄鼠屎二七枚,水三升,煮一升,取汁作粥食。胎即下。

6.      产后阴脱 以温水洗软,用雄鼠屎烧烟熏之即入。《熊氏》。

7.      妇人吹奶:鼠屎七粒,红枣七枚去核包屎,烧存性,入麝香少许,温酒调服。《集要方》。

8.      乳痈初起:鼠屎七枚研末,温酒服,取汗即散。《寿域方》。

9.      乳痈已成:用新湿鼠屎、黄连、大黄各等分为末,以黍米粥清和,涂四边,即散。《姚僧坦方》。

10.   鼠瘘溃坏:新鼠屎一百粒,收密器中五六十日,杵碎,即敷之,效。《千金方》。

11.   疔疮恶肿:鼠屎、乱发等分烧灰,针疮头纳入,大良。《普济方》。

12.   鬼击吐血 胸腹刺痛,鼠屎烧末,水服方寸匕。不省者,灌之。《肘后方》。

13.   折伤瘀血伤损筋骨疼痛。 鼠屎烧末,猪脂和敷,急裹,不过半日痛止。《梅师方》。

14.   中马肝毒:雄鼠屎三七枚,和水研,饮之。《梅师》。

15.   马咬踏疮 肿痛作热。 鼠屎二七枚,故马鞘五寸,和烧研末,猪脂调敷之。《梅师》。

16.   狂犬咬伤:鼠屎二升,烧末敷之。《梅师方》。

17.   猫咬成疮:雄鼠屎烧灰,油和敷之。曾经效验。《寿域》。

18.   儿齿不生:雌鼠屎两头圆者三七枚,一日一枚拭其齿。 勿食咸酸。 或入麝香少许尤妙。《小品》。

19.   小儿白秃:鼠屎瓦煅存性,同轻粉、麻油涂之。《百一方》。

20.   小儿盐齁:鼠屎烧研,水酒空心服之。一岁一钱。

21.   小儿燕窝 生疮。 鼠屎研末,香油调搽。

22.   毒蛇伤螫:野鼠屎,水调涂之。邵真人《经验方》。

鼹鼠   音偃。 《别录》下品

 

  【释名】    田鼠《礼记》、鼢鼠音愤、隐鼠。〔时珍曰〕田鼠偃行地中,能壅土成坌,故得诸名。

  【集解】   〔别录曰〕鼹鼠在土中行。 五月取令干,燔之。 〔弘景曰〕 此即鼢鼠也,一名隐鼠。 形如鼠而大,无尾黑色,尖鼻甚强,常穿地中行,讨掘即得。 今山林中别有大如水牛者,一名隐鼠。 〔藏器曰〕 隐鼠,阴穿地中而行,见日月光则死,于深山林木下土中有之。其大者,名同物异耳。 〔颂曰〕 处处田垄间多有之。 《月令》田鼠化为鴽者即此。 其形类鼠而肥,多膏,旱岁为田害。 〔宗奭曰〕 鼹,脚绝短,但能行,尾长寸许,目极小,项尤短,最易取,或安竹弓射取饲鹰。 陶引如水牛者释之,误矣。 〔时珍曰〕 许慎言鼢乃伯劳所化。《月令》季春田鼠化为鴽,《夏小正》八月鴽为鼠,是二物交化,如鹰、鸠然也。鴽乃鹑类。隆庆辛未夏秋大水,蕲、黄濒江之地,鼢鼠遍野,皆鱼所化。芦稼之根,啮食殆尽,则鼢之化,不独一种也。

  肉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燔之,疗痈疽、诸瘘,蚀恶疮、阴??烂疮,《别录》。久食去风,主疮疥痔瘘。《藏器》。治风热久积,血脉不行,结成痈疽,可消。又小儿食之,杀蛔虫。《苏颂》。

  膏

  【主治】摩诸疮。《藏器》。

  粪

  【主治】蛇虺螫伤肿痛,研末,猪脂调涂。《时珍》。

隐鼠   《拾遗》

  【释名】    鼹鼠音偃、偃鼠《纲目》、鼠母同、古役反。

  【集解】   〔弘景注鼹鼠曰〕 诸山林中,有兽大如水牛,形似猪,灰赤色,下脚似象,胸前尾上皆白,有力而钝,亦名隐鼠。 人取食之,肉亦似牛,多以作脯。 乃云是鼠王,其精溺一滴落地,辄成一鼠,灾年则多出也。 〔藏器曰〕 此是兽类,非鼠之俦。大如牛而前脚短,皮入革用。《庄子》所谓鼹鼠饮河,不过满腹者。陶言是鼠王,精滴成鼠。遍访山人无其说,亦不能土中行。此乃妄说,陶误信尔。 〔颂曰〕 鼹鼠出沧州及胡中。 似牛而鼠首黑足,大者千斤。 多伏于水,又能堰水放沫。彼人食其肉。 〔时珍曰〕 按《异物志》云:鼠母头脚似鼠,口锐苍色,大如水牛而畏狗。见则主水灾。《晋书》云:宣城郡出隐鼠,大如牛,形似鼠,脚类象而驴蹄,毛灰赤色,胸前尾上白色。有力而钝。《金楼子》云:晋宁县境出大鼠,状如牛,土人谓之偃鼠。时出山游,毛落田间,悉成小鼠,苗稼尽耗。《梁书》云:倭国有山鼠如牛,又有大蛇能吞之。据此则隐鼠非无,而陶说有本,诸家辟之太甚者,未深考耳。又《尔雅》云:“鼹身似鼠而马蹄,长须而贼,一岁千斤,秦人谓之小驴”者,即此物也。

  膏

  【主治】痔瘘恶疮。《陶弘景》。

鼫鼠   音石。 《纲目》

  【释名】    硕鼠与鼫同 出《周易》、?音酌 出《广雅》、雀鼠出《埤雅》、鼠夋音俊 出《唐韵》。 〔时珍曰〕硕,大也,似鼠而大也。关西方音转鼫为?,讹?为雀。蜀人谓之鼠夋鼠,取其毛作笔。俊亦大也。

  【集解】   〔时珍曰〕鼫鼠处处有之。居土穴、树孔中,形大于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善鸣,能人立,交前两足而舞。好食粟、豆,与鼢鼠俱为田害。鼢小居田,而鼫大居山也。范成大云:宾州鼫鼠专食山豆根,土人取其腹干之入药,名鼫鼠肚。陆玑谓此亦有五技,与蝼蛄同名者,误矣。

  肚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咽喉痹痛,一切热气,研末含咽,神效。《时珍》。出《虞衡志》。

? 留、柳二音 《纲目》

  【释名】    ?〔时珍曰〕?状其肥,犭屯言其美也。

  【集解】   〔时珍曰〕竹?,食竹根之鼠也。出南方,居土穴中。 大如兔,人多食之,味如鸭肉。《燕山录》云:煮羊以?,煮鳖以蚊。物性相感也。

  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解毒。《时珍》。

土拨鼠   《拾遗》

  【释名】    鼧鼥音驼拨、答刺不花出《正要》。 〔时珍曰〕按《唐书》有鼧鼥鼠,即此也。鼧鼥,言其肥也。《唐韵》作鼠菐鼠攴,音仆朴,俗讹为土拨耳。蒙古人名答刺不花。

  【集解】   〔藏器曰〕 土拨鼠,生西番山泽间,穴土为窠,形如獭。夷人掘取食之。《魏志》云:“大秦国出辟毒鼠”,近似此也。 〔时珍曰〕 皮可为裘,甚暖,湿不能透。

  肉

  【气味】甘,平,无毒。 〔时珍曰〕按《饮膳正要》云:虽肥而煮之无油,味短,多食难克化,微动风。

  【主治】野鸡瘘疮,煮食肥美宜人。《藏器》。

  头骨

  【主治】小儿夜卧不宁,悬之枕边,即安。《时珍》。

貂鼠   《纲目》

  【释名】    栗鼠《尔雅翼》、松狗。〔时珍曰〕貂亦作鼦。罗愿云:此鼠好食栗及松皮,夷人呼为栗鼠、松狗。

  【集解】   〔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貂,鼠属,大而黄黑色,出丁零国。今辽东、高丽及女真、鞑靼诸胡皆有之。 其鼠大如獭而尾粗。其毛深寸许,紫黑色,蔚而不耀。用皮为裘、帽、风领,寒月服之,得风更暖,着水不濡,得雪即消,拂面如焰,拭眯即出,亦奇物也。惟近火则毛易脱。汉制侍中冠,金珰饰首,前插貂尾,加以附蝉,取其内劲而外温。毛带黄色者,为黄貂,白色者,为银貂。

  肉

  【气味】甘,平,无毒。

  毛皮

  【主治】尘沙眯目,以裘袖抆之,即去。《时珍》。

黄鼠   《纲目》

  【释名】    礼鼠《韩文》、拱鼠同上、鼲鼠音浑、貔狸。〔时珍曰〕黄鼠,晴暖则出坐穴口,见人则交其前足,拱而如揖,乃窜入穴。即《诗》所谓相鼠有体,人而无礼。《韩文》所谓礼鼠拱而立者也。古文谓之鼲鼠,辽人呼为貔狸,或以貔狸为竹?、狸、獾者非,胡人亦名令邦。

  【集解】   〔时珍曰〕黄鼠出太原、大同,延、绥及沙漠诸地皆有之,辽人尤为珍贵。 状类大鼠,黄色,而足短善走,极肥。穴居有土窖如床榻之状者,则牝牡所居之处,秋时畜豆、栗、草木之实以御冬,各为小窖,别而贮之。 村民以水灌穴而捕之。 味极肥美,如豚子而脆。皮可为裘领。辽、金、元时以羊乳饲之,用供上膳,以为珍馔。千里赠遗。 今亦不甚重之矣。最畏鼠狼,能入穴衔出也。北胡又有青鼠,皮亦可用。银鼠,白色如银,古名鼠页鼠,音吸。《抱朴子》言南海白鼠重数斤,毛可为布也。《百感录》云:西北有兽类黄鼠,短喙无目,性狡善听,闻人足音辄逃匿,不可卒得,土人呼为瞎撞。亦黄鼠类也。

  肉

  【气味】甘,平,无毒。 《正要》云:多食发疮。

  【主治】润肺生津。煎膏贴疮肿,解毒止痛。《时珍》。

  【发明】〔时珍曰〕黄鼠,北方所食之物,而方书无载。按《经验良方》有灵鼠膏,云治诸疮肿毒,去痛退热。用大黄鼠一个,清油一斤,慢火煎焦,水上试油不散,乃滤滓澄清再煎。次入炒紫黄丹五两,柳枝不住搅匀,滴水成珠,下黄蜡一两,熬黑乃成。去火毒三日,如常摊贴。

鼬鼠   音佑。 《纲目》

  【释名】    黄鼠狼《纲目》、鼪鼠音生去声、(?/)音谷、地猴。〔时珍曰〕按《广雅》,鼠狼即鼬也。江东呼为鼪。其色黄赤如柚,故名。此物健于捕鼠及禽畜,又能制蛇虺。《庄子》所谓骐骥捕鼠,不如狸鼪者,即此。

  【集解】   〔时珍曰〕鼬,处处有之。 状似鼠而身长尾大,黄色带赤,其气极臊臭。许慎所谓似貂而大,色黄而赤者,是也。 其毫与尾可作笔,严冬用之不折,世所谓鼠须、栗尾者,是也。

  肉

  【气味】甘,臭,温,有小毒。

  【主治】煎油,涂疮疥,杀虫。《时珍》。

  心、肝

  【气味】臭,微毒。

  【主治】心腹痛,杀虫。《时珍》。

  【附方】新一。 心腹痛:用黄鼠心、肝、肺一具,阴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孩儿茶、血竭末各三分。 每服一钱,烧酒调下,立止。《海上仙方》。

鼷鼠   《拾遗》

  【释名】    甘口鼠〔时珍曰〕鼷乃鼠之最小者,啮人不痛,故曰甘口。今处处有之。

  【集解】   〔藏器曰〕 鼷鼠极细,卒不可见。食人及牛、马等皮肤成疮,至死不觉。《尔雅》云:有螫毒,《左传》云:食郊牛角者,皆此物也。《博物志》云:食人死肤,令人患恶疮;《医书》云:正月食鼠残,多为鼠瘘,小孔下血者,皆此病也。 治之之法,以狸膏摩之,及食肉为妙。鼷无功用,而为人害,故著之。

食蛇鼠   《纲目》

  【集解】   〔时珍曰〕按《唐书》云:罽国贡食蛇鼠,喙尖尾赤,能食蛇。 有被蛇螫者,以鼠嗅而尿之即愈。今虽不闻说此,恐时有贡者,存此以备考证。

  尿

  【主治】蛇虺伤螫。《时珍》。

   《本经》中品

校正:旧在虫鱼部,今据《尔雅》移入兽部。

  【释名】    彙古猬字 俗作蝟、毛刺《尔雅》、蝟鼠。〔时珍曰〕按《说文》彙字篆文象形,头足似鼠,故有鼠名。〔宗奭曰〕蝟皮治胃逆,开胃气有功。其字从虫从胃,深有理焉。

  【集解】   〔别录曰〕猬生楚山川谷田野,取无时,勿使中湿。 〔弘景曰〕 处处野中时有此兽。 人犯之,便藏头足,毛刺人,不可得。能跳入虎耳中,而见鹊则自仰腹受啄,物相制如此。其脂烊铁,中入少水银则柔如铅锡。 《蜀图经》曰猬状如貒、豚。大者如豚,小者如瓜。脚短,尾长寸余。苍白色,脚似猪蹄者佳;鼠脚者次之。去肉,取皮火干。又有山枳鼠,皮正相似,但尾端有两歧为别;又有虎鼠,皮亦相类,但以味酸为别;又有山豚,颇相似,而皮类兔皮,其色褐,味甚苦,俱不堪用。 〔时珍曰〕 猬之头、觜似鼠,刺毛似豪猪,蜷缩则形如芡房及栗房,攒毛外刺,尿之即开。 《炙毂子》云:刺端分两头者为猬,如棘针者为虫豕。与《蜀》说不同。《广韵》云:似猬而赤尾者,名暨居。 〔宗奭曰〕 干猬皮并刺作刷,治纰帛绝佳。世有养者,去而复来。

  【正误】〔恭曰〕猬极狞钝,大如豚,小如瓜,恶鹊声,故反腹受啄,欲掩取之,犹鹬、蚌也。虎耳不受鸡卵,且去地三尺,猬何能跳之而入?野俗鄙言,遂为雅记,深可怪也。〔宗奭曰〕《唐本》注摈陶,理亦当然。 〔时珍曰〕按《淮南子》云:猬使虎申,蛇令豹止。又云:鹊屎中猬。《纬书》云:火烁金,故鹊啄猬。观此则陶说非妄也,而苏氏斥之,寇氏和之,非矣。蜈蚣制龙、蛇,蜒蚰,蛞蝓制蜈蚣,岂在大小利钝耶?物畏其天耳。《蜀图经》所谓虎鼠即?鼠,亦猬中一种也。孙愐云:?,鼠属,能飞,食虎豹。《谈薮》云:虎不敢入山林,而居草薄者,畏木上有走票鼠也。鼠见虎过,则咆噪拨毛投之,虎必生虫疮溃烂至死。鼠勺走票音相近耳。猬能制虎,观此益可征矣。今正其误。

  皮

  【修治】   细剉,炒黑入药。

  【气味】苦,平,无毒。〔甄权曰〕甘,有小毒。 得酒良。畏桔梗、麦门冬。

  【主治】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阴肿,痛引腰背,酒煮杀之。《本经》。疗腹痛疝积,烧灰酒服。《别录》。治肠风泻血,痔痛有头,多年不瘥,炙末,饮服方寸匕。烧灰吹鼻,止衄血。甚解一切药力。《药性》。

  【附方】旧五,新八。

1.      五痔下血《衍义》云:用猬皮合穿山甲等分烧存性,入肉豆蔻一半。 空腹热米饮服一钱,妙。 《外台》:用猬皮三指大,熏黄如枣大,熟艾一钱,穿地作坑,调和取便熏之,取口中有烟气为佳。火气稍尽即停,三日将息,更熏之,三度永瘥。勿犯风冷,羹臛将养,切忌鸡、鱼、猪、生冷,二十日后补之。

2.      肠痔有虫:猬皮烧末,生油和涂。《肘后方》。

3.      肠风下血:白刺猬皮一枚铫内煿焦,去皮留刺,木贼半两炒黑,为末。 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杨氏藏方》。

4.      蛊毒下血:猬皮烧末,水服方寸匕,当吐出毒。《千金翼》。

5.      五色痢疾:猬皮烧灰,酒服二钱,《寿域方》。

6.      大肠脱肛:猬皮一斤烧,磁石煅五钱,桂心五钱,为末。 每服二钱,米饮下。叶氏《摘玄》。

7.      塞鼻止衄:猬皮一枚,烧末。 半钱,绵裹塞之。《圣惠方》。

8.      鼻中息肉:猬皮炙为末,绵裹塞之三日。《千金》。

9.      眼睫倒刺:刺、枣针、白芷、青黛等分为末,随左右目?鼻中,口含冷水。《瑞竹堂方》。

10.   反胃吐食:猬皮烧灰,酒服。或煮汁,或五味淹炙食。《普济》。

11.   小儿惊啼 状如物刺。 用猬皮三寸烧末,敷乳头饮儿。《子母秘录》。

12.   猘犬咬伤:猬皮、头发等分烧灰,水服。《外台方》。

  肉

  【气味】甘,平,无毒。 〔藏器曰〕食之去骨。误食令人瘦劣,诸节渐小也。

  【主治】反胃,炙黄食之。亦煮汁饮。又主瘘。《藏器》。炙食,肥下焦,理胃气,令人能食。《孟诜》。

  脂

  【气味】同肉。 〔诜曰〕可煮五金八石,伏雄黄,柔铁。

  【主治】肠风泻血。《日华》。溶滴耳中,治聋。《藏器》。涂秃疮疥癣,杀虫。《时珍》。

  【附方】新一。 虎爪伤人:刺猬脂,日日敷之。内服香油。

  脑

  【主治】狼瘘。《时珍》。

  心肝

  【主治】蚁瘘蜂瘘,瘰疬恶疮,烧灰,酒服一钱。《时珍》。

  胆

  【主治】点目,止泪。化水,涂痔疮。《时珍》。治鹰食病。《寇宗奭》。

  【附方】新一。 痘后风眼 发则两睑红烂眵泪。 用刺猬胆汁,用簪点入,痒不可当,二三次即愈。尤胜乌鸦胆也。 董炳《集验方》。

 

兽之四 寓类 怪类共八种

猕猴   《证类》

  【释名】    沐猴《史记》、为猴《说文》、胡孙《格古论》、王孙柳文 马留《倦游录》、狙。〔时珍曰〕按班固《白虎通》云:猴,候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猴好拭面如沐,故谓之沐,而后人讹为母,又讹母为猕,愈讹愈失矣。《说文》云:为字象母猴之形。即沐猴也,非牝也。猴形似胡人,故曰胡孙。《庄子》谓之狙,养马者厩中畜之,能辟马病,胡俗称马留云。梵书谓之摩斯咤。

  【集解】   〔慎微曰〕 猕猴有数种,总名禺属。取色黄、面赤、尾长者。 用人家养者不主病,为其食杂物,违本性也。 按《抱朴子》云:猴八百岁变为猿,猿五百岁变为玃,玃千岁变为蟾蜍。 〔时珍曰〕 猴,处处深山有之。 状似人,眼如愁胡,而平颊陷有嗛,嗛音歉,藏食处也。腹无脾以行消食,尻无毛而尾短。手足如人,亦能竖行。声嗝嗝若咳。孕五月而生子,生子多浴于涧。其性躁动害物,畜之者使坐杙上,鞭掊旬月乃驯也。 其类有数种:小而尾短者,猴也;似猴而多髯者,豦也;似猴而大者,玃也;大而尾长赤目者,禺也;小而尾长仰鼻者,狖也;似狖而大者,果然也;似狖而小者,蒙颂也;似狖而善跃越者,獑胡鼠也;似猴而长臂者,猿也;似猿而金尾者,狨也;似猿而大,能食猿、猴者,独也。不主病者,并各以类附之。

  【附录】音却。 〔时珍曰〕玃,老猴也。生蜀西徼外山中,似猴而大,色苍黑,能人行。 善攫持人物,又善顾,故谓之玃。纯牡无牝,故又名玃父,亦曰猳玃。善摄人妇女为偶,生子。 又《神异经》云:西方有兽名豸周,大如驴,状如猴,善缘木。 纯牝无牡,群居要路,执男子合之而孕。此亦玃类,而牝牡相反者。 豦音据。 按郭璞云:建平山中有之。 大如狗,状如猴,黄黑色,多髯鬣。 好奋头举石掷人。 《西山经》云:崇吾之山有兽焉,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名曰举父。即此也。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诸风劳,酿酒弥佳。作脯食,治久疟。《慎微》。食之,辟瘴疫。《时珍》。

  【发明】〔时珍曰〕《异物志》言:南方以猕猴头为鲊。《临海志》言粤民喜啖猴头羹。又巴徼人捕猴,盐藏,火熏食,云甚美。

  头骨

  【主治】瘴疟。作汤,浴小儿惊痫,鬼魅寒热。《慎微》。

【附方】旧一。

鬼疟 进退不定。 用胡孙头骨一枚,烧研。 空心温酒服一钱,临发再服。《圣惠方》。

  手

  【主治】小儿惊痫口噤。《慎微》。

  屎

【主治】涂蜘蛛咬。《慎微》。小儿脐风撮口,及急惊风,烧末,和生蜜少许灌之。《时珍》。《心鉴》及《卫生方》。

〔慎微曰〕治马疫气。〔时珍曰〕《马经》言: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矣。

   戎、松二音。 《拾遗》

  【释名】    猱难逃切。 〔时珍曰〕狨毛柔长如绒,可以藉,可以缉,故谓之狨,而猱字亦从柔也。或云生于西戎,故从戎也。猱古文作夔,象形。今呼长毛狗为猱,取此象。

  【集解】   〔藏器曰〕 狨生山南山谷中,似猴而大,毛长,黄赤色。 人将其皮作鞍褥。 〔时珍曰〕 杨亿《谈苑》云:狨出川峡深山中。 其状大小类猿,长尾作金色,俗名金线狨。 轻捷善缘木,甚爱其尾。人以药矢射之,中毒即自啮其尾也。 宋时文武三品以上许用狨座,以其皮为褥也。

  【附录】〔时珍曰〕猨善援引,故谓之猨,俗作猿。 产川、广深山中。 似猴而长大,其臂甚长,能引气,故多寿。或言其能臂者,误矣。臂骨作笛,甚清亮。其色有青、白、玄、黄、绯数种。其性静而仁慈,好食果实。其居多在林木,能越数丈,着地即泄泻死,惟附子汁饮之可免。其行多群,其雄善啼,一鸣三声,凄切入人肝脾。 范氏《桂海志》云:猿有三种:金丝者,黄色;玉面者,黑色;及身面黑者。或云纯黄是牡,黑是牝,牝能啸,牡不能也。 王济《日询记》云:广人言猿初生毛黑而雄,老则变黄,溃去势囊,转雄为雌,与黑者交而孕。数百岁,黄又白也。时珍按:此说与《列子》獱变化为猿,《庄子》狙以猿为雌之言相合,必不妄也。 〔时珍曰〕独,似猿而大,其性独,一鸣即止,能食猿猴。故谚曰独一鸣而猿散。 独夫盖取诸此。或云即黄腰也,又见虎下。

  肉及血

  【气味】缺。

  【主治】食之,调五痔病,久坐其皮亦良。《藏器》。

  脂

  【主治】疮疥,涂之妙。同上。

果然   《拾遗》

  【释名】    音遇。狖音又。或作貁、鼠穴、蜼、狖、垒二音。或作犭畾仙猴〔时珍曰〕郭璞云:果然,自呼其名,罗愿云:人捕其一,则举群啼而相赴,虽杀之不去也;谓之果然,以来之可必也。大者为然,为禺;小者为狖,为蜼。南人名仙猴,俗作猓犭然

  【集解】   〔藏器曰〕 案《南州异物志》云:交州有果然兽,其名自呼。 状大于猿,其体不过三尺,而尾长过头。鼻孔向天,雨则挂木上,以尾塞鼻孔。其毛长柔细滑,白质黑文,如苍鸭胁边斑毛之状,集之为裘褥,甚温暖。《尔雅》“蜼,仰鼻而长尾”即此也。 〔时珍曰〕 果然,仁兽也。出西南诸山中。 居树上,状如猿,白面黑颊,多髯而毛采斑斓,尾长于身,其末有歧,雨则以歧塞鼻也。喜群行,老者前,少者后。食相让,居相爱,生相聚,死相赴。柳子所谓仁让孝慈者是也。古者画蜼为宗彝,亦取其孝让而有智也。或云犹豫之犹,即狖也。其性多疑,见人则登树,上下不一,甚至奔触,破头折胫。故人以比心疑不决者,而俗呼騃愚为痴马畾也。

  肉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疟瘴寒热,同五味煮臛食之,并坐其皮,取效。《藏器》。

  【发明】〔时珍曰〕案钟毓《果然赋》云:似猴象猿,黑颊青身。 肉非佳品。惟皮可珍。而《吕氏春秋》云:肉之美者,玃猱之炙。亦性各有不同耶。

  【附录】蒙颂〔时珍曰〕蒙颂一名蒙贵,乃蜼之又小者也。 紫黑色,出交趾,畜以捕鼠,胜于猫、狸。 獑猢音惭胡。 许氏《说文》作斩胡鼠,乃蝯蜼之属。 黑身,白腰如带,手有长毛,白色,似握版之状,《蜀地志》云:獑猢似猴而甚捷,常在树上,歘然腾跃,如飞鸟也。

猩猩   本作狌。音生。 《纲目》

  【释名】   〔时珍曰〕猩猩能言而知来,犹惺惺也。

  【集解】   〔时珍曰〕猩猩自《尔雅》、《逸周书》以下数十说,今参集之云:出哀牢夷及交趾封溪县山谷中。 状如狗及猕猴,黄毛如猿,白耳如豕,人面人足,长发,头颜端正,声如儿啼,亦如犬吠,成群伏行。阮汧云:封溪俚人以酒及草屐置道侧,猩猩见即呼人祖先姓名,骂之而去。顷复相与尝酒着屐,因而被擒,槛而养之。将烹则推其肥者,泣而遣之。西胡取其血染毛罽不黯,刺血必箠而问其数,至一斗乃已。又按《礼记》亦云猩猩能言,而郭义恭《广志》云猩猩不能言,《山海经》云猩猩能知人言,三说不同。大猩猩略似人形,如猿类耳。纵使能言,当若鹦母鸟之属,亦不必尽如阮氏所说也。又罗愿《尔雅翼》云:古之说猩猩者,如豕、如狗、如猴。今之说猩猩者,与狒狒不相远。云如妇人被发袒足,无膝群行,遇人则手掩其形,谓之野人。据罗说则似乎后世所谓野女、野婆者也。岂即一物耶?

  【附录】野女 唐蒙《博物志》云:日南有野女,群行觅夫。其状白色,遍体无衣襦。周密《齐东野语》云:野婆出南丹州,黄发椎髻,裸形跣足,俨然若一媪也。群雌无牡。上下山谷如飞猱。自腰已下有皮盖膝,每遇男子必负去求合。尝为健夫所杀,至死以手护腰间。剖之得印方寸,莹若苍玉,有文类符篆也。 〔时珍曰〕合此二说与前阮氏、罗氏之说观之,则野女似即猩猩矣。又雄鼠卵有文如符篆,治鸟下有镜印,则野婆之印篆非异也。亦当有功用,但人未知耳。

  肉

  【气味】甘、咸,温,无毒。

  【主治】食之不昧不饥,令人善走,穷年无厌,可以辟谷。《时珍》。出《逸书》、《山海经》、《水经》。

  【发明】〔时珍曰〕《逸书》言猩猩肉食之令人不昧。其惺惺可知矣。古人以为珍昧,故《荀子》言猩猩能言笑,二足无毛,而人啜其羹,食其肉。《吕氏春秋》云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是矣。

狒狒   音费。 《拾遗》

  【释名】    ■■与狒同。亦作〈弗/禺〉。枭羊《山海经》、野人《方舆志》、人熊。〔时珍曰〕《尔雅》作狒,《说文》作■,从(/),从囟,从禸,象形。许慎云:北人呼为土蝼。今人呼为人熊。按郭璞谓山都即狒狒,稍似差别,抑名同物异欤?

【集解】   〔藏器曰〕 狒狒出西南夷,《尔雅》云: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山海经》枭羊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则笑,笑则上唇掩目。郭璞云:交广及南康郡山中,亦有此物。大者长丈余,俗呼为山都。宋孝建中,獠人进雌雄二头。帝问土人丁銮。銮曰:其面似人,红赤色,毛似猕猴,有尾。能人言,如鸟声。善知生死,力负千钧。反踵无膝,睡则倚物。获人则先笑而后食之。猎人因以竹筒贯臂诱之,俟其笑时,抽手以锥钉其唇着额,任其奔驰,候死而取之。发极长,可为头髲。血堪染靴及绯,饮之使人见鬼也。帝乃命工图之。 〔时珍曰〕 按《方舆志》云:狒狒,西蜀及处州山中亦有之,呼为人熊。人亦食其掌,剥其皮。闽中沙县幼山有之,长丈余,逢人则笑,呼为山大人,或曰野人及山魈也。又邓德明《南康记》云:山都,形如昆仑人,通身生毛。见人辄闭目,开口如笑。好在深涧中翻石,觅蟹食之。 珍按:邓氏所说,与《北山经》之山??、《述异记》之山都、《永嘉记》之山鬼、《神异经》之山犭喿、《玄中记》之山精、《海录碎事》之山丈、《文字指归》之旱魃、《搜神记》之治鸟,俱相类,乃山怪也。今并附之。以备考证。

【附录】山都〔时珍曰〕任昉《述异记》云:南康有神曰山都。 形如人,长二丈余,黑色,赤目黄发。 深山树中作窠,状如鸟卵,高三尺余,内甚光彩,体质轻虚,以鸟毛为褥,二枚相连,上雄下雌。能变化隐形,罕睹其状,若木客、山犭喿之类也。??〔时珍曰〕《北山经》云:山??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木客〔又曰〕《幽明录》云:生南方山中。头面语言不全异人,但手脚爪如钩利。居绝岩间,死亦殡殓。能与人交易,而不见其形也。今南方有鬼市,亦类此。又有木客鸟,见禽部。 犭喿〔又曰〕东方朔《神异经》云:西方深山有人,长丈余,袒身,捕虾、蟹,就人火炙食之。名曰山犭喿,其名自呼。人犯之则发寒热。盖鬼魅耳,所在亦有之。惟畏爆竹煏煿声。刘义庆《幽明录》云:东昌县山岩间有物如人,长四五尺,裸身被发,发长五六寸,能作呼啸声,不见其形。每从涧中发石取虾、蟹,就火炙食。《永嘉记》云:安国县有山鬼,形如人面,一脚,仅长一尺许。好盗伐木人盐,炙石蟹食。人不敢犯之,能令人病及焚居也。《玄中记》云:山精如人,一足,长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昼伏。千岁蟾蜍能食之。《抱朴子》云:山精形如小儿,独足向后。夜喜犯人,其名曰魃,呼其名则不能犯人。《白泽图》云:山之精,状如鼓,色赤,一足,名曰夔,亦曰挥文,呼之可使取虎豹。《海录碎事》云:岭南有物,一足反踵,手足皆三指。雄曰山丈,雌曰山姑,能夜叩人门求物也。《神异经》云:南方有魃,一名旱母,长二三尺,裸形,目在顶上,行走如风。见则大旱,遇者得之投溷中,则旱除。《文字指归》云:旱魃,山鬼也。所居之处天不雨。女魃入人家,能窃物以出;男魃入人家,能窃物以归。 时珍谨按:诸说虽少有参差,大抵俱是怪类,今俗所谓独脚鬼者是也。迩来处处有之。能隐形入人家淫乱,致人成疾,放火窃物,大为家害。法术不能驱,医药不能治,呼为五通、七郎诸神而祀之,盖未知其原如此。故备载之,非但博闻而已。其曰呼其名则无害,千岁蟾蜍能食之者,非治法欤?引申触类,必有能制之者。又有治鸟,亦此类,见禽部。精怪之属甚伙,皆为人害。惟《白泽图》、《玄中记》、《抱朴子》、《酉阳杂俎》诸书载之颇悉,起居者亦不可不知。然正人君子,则德可胜妖,自不敢近也。

  【气味】无毒。

  【主治】作脯,连脂薄割炙热,贴人癣疥,能引虫出,频易取瘥。《藏器》。

罔两   《纲目》

  【集解】   〔时珍曰〕罔两一作魍魉。又作方良,《周礼》方相氏执戈入圹,以驱方良,是矣。 罔两好食亡者肝,故驱之。其性畏虎、柏,故墓上树石虎,植柏。《国语》云:木石之怪,夔、罔两;水石之怪,龙、罔象。即此。 《述异记》云:秦时陈仓人猎得兽,若彘若羊。逢二童子曰:此名弗述,又名蝹,在地下食死人脑。但以柏插其首则死。此即罔两也。虽于药石无与,而于死人有关,故录之。其方相有四目,若二目者为魌,皆鬼物也,古人设人像之。昔费长房识李娥药丸用方相脑,则其物亦入辟邪方药,而法失传矣。

彭侯   《纲目》

【集解】   〔时珍曰〕按《白泽图》云:木之精名曰彭侯,状如黑狗,无尾,可烹食。千岁之木有精曰贾胐,状如豚,食之味如狗。《搜神记》云:吴时敬叔伐大樟树血出,中有物,人面狗身。敬叔云:此名彭侯。乃烹而食之,味如狗也。

  【气味】甘、酸,温,无毒。

  【主治】食之辟邪,令人志壮。《白泽》。

  《纲目》

  【集解】   〔时珍曰〕按《江邻几杂志》云:徐积于庐州河次得一小儿,手无指无血,惧而埋之。此《白泽图》所谓封,食之多力者也。 田汝成《西湖志》云:董表仪撤屋掘土,得一肉块。术士云:太岁也。弃之亦无害。又《山海经》务隅之山,及开明南、北,东南海外并有视肉。郭璞注云: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生如旧也。此皆封类可食者,但人不知耳。又海中一种土肉,正黑,长五寸,大如小儿臂,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可炙食。此又虫、鱼之属,类乎封者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