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书法,世所熟知的有:
这些都是柳公权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的代表作 俱是国之重宝! 然而,柳氏七十岁以后, 人书俱老,复归平淡 直到八十八岁卒,赠太子太师 这个时期的书法,知之者却少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 丢失的国宝 柳公权书《魏公先庙碑》 此书是柳公权七十五岁的作品 碑文庄雅,柳书遒劲, 细看已达淡雅之境。 ▲ 柳公权书《魏公先庙碑》旧拓整幅 《魏公先庙碑》,似不经意,实意像皆备,其用笔圆转处如王羲之《黄庭经》,其方折处似王献之《十三行》,用笔内敛,与《玄秘塔》、《神策军》的中宫紧凑、四周开张的结字有明显的区别,用笔轻灵,稳中寓奇,其钩法、捺法、笔画的粗细已不采取强烈的夸张对比,完全以意为之,此柳公权书法臻入化境之佐证。 ▲ 柳公权书《魏公先庙碑》旧拓分页 局部放大 【历史迷案】 此碑宋代赵明诚《金石录》、佚名《宝刻丛编》有著录,此后佚失。 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陕西布政使杨馝在布政使司署重立半陷土中的唐颜真卿书《郭氏家庙碑》,“又得土中断碑,洗而视之,系柳公权所书《郑国文贞魏公家庙碑》,大半剥落,而其完好者,风骨遒劲,更在《玄秘》之上……”(清雍正十二年杨馝《复置颜柳碑记》) 清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三月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陶模(一八三五—一九〇二)将柳公权《魏公先庙碑》与颜真卿《郭氏家庙碑》以及新发现的颜真卿书《马璘残碑》重新置藩署中(旧址在今西安社会路)。并刊《陕西藩署増置颜柳碑记》详记其事。 令人吃惊的是,一九四七年三月,民政厅(即前清布政使)仪门房屋拆除,颜真卿书《马璘残碑》、清雍正十二年杨馝《复置颜柳碑记》、清光绪十七年陶模《陕西藩署増置颜柳碑记》等六碑运至西安碑林安放(参路远《西安碑林史》,第四四五页),独独不见柳公权《魏公先庙碑》踪影。 不知何故,《魏公先庙碑》民国间竟然神秘地失踪了。 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