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VNE出现:虚拟运营产业成熟的标志

 黄家v少 2018-04-20
第三、MVNO在业务发展初期,尽管用户数不多,但IT系统的建设前期投入仍然是很大的。对于部分有试水心态的MVNO来说,在没有看到明确的业务回报之前,他们希望有按需供应的服务商支撑他们开展业务。于是,MVNE产业就应运而生了。早期的MVNE,主要提供的是网络层面的业务支撑与服务聚合,毕竟网络侧的技术专业性最强,新晋的MVNO最不熟悉,所以那时也被称为MVNA(MobileVirtual Network Aggregator)。随着MVNE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样化,单纯的MVNA也就越来越少。可以说,MVNE的出现,也是虚拟运营产业进一步分工协作的标志,也是虚拟运营产业成熟的标志。

  欧洲是虚拟运营最发达的市场,而荷兰则是欧洲虚拟运营最发达国家。在荷兰,有超过120家MVNO,MVNO的用户占据了荷兰移动用户数的1/3还要多。同样的,也是MVNE供应商最多、业态最发达的国家。在荷兰,任何一个企业想开展MVNO非常简单,只要找到一家提供全线服务的MVNE,甚至连与移动运营商的结算都不用亲自谈,MVNE都可以帮你完成,你自己只要准备好品牌和营销渠道即可快速开业。一个标准化的MVNO开业准备流程甚至只要2个星期就可以完成,MVNE在2个星期内帮助你完成所有的业务和IT准备工作。

  可想而知,在这样高度成熟的虚拟运营市场,MVNO的进入门槛是很低的,对市场的响应速度也是最快的。

  有人会说,国内虚拟运营产业和国外不同。各家MVNO在批发价格高企的情况下,都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一定要自己建设业务能力和IT系统才能保证和别人的差异。否则都交给MVNE,那大家的差异在哪里?

  其实,虚拟运营的业务链条是非常长的,不是链条中的每一环都可以建立竞争差异点的。尤其在目前很多MVNO并不期望虚拟运营业务自身盈利,而是希望的借助虚拟运营业务作为移动互联网生态圈的整合工具,这时一些基础能力就更没有必要亲自完成了。

  曾经有从事HR的同事向我抱怨:HR永远只有苦劳,没有功劳。最大的价值就是其他部门意识不到你的存在。一旦哪一天payroll出错了,你立即会被揪出来打板子。虽然话有些偏激,但不无道理。有些环节做得再好,也不会是一个MVNO的核心竞争力。那为什么MVNO不考虑在可控的管理下,把这些环节外包出去,由MVNE来运营支撑。一方面通过更专业的团队确保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建设运营成本,尤其是业务开始运营初期的建设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一些业务能力的构建,有可能是需要极高时间或资金成本的。如果MVNO需要快速或低成本的获得这些能力,完全可以借助MVNE。英国最大的两家手机零售连锁企业,Phone4U和CarphoneWarehouse,都有自己的MVNO业务。但与此同时,这两家向其他MVNO开放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店面里销售其他MVNO的产品,甚至提供业务支撑系统给其他MVNO使用。充分覆盖的线下能力是需要大量资金、相当长的时间构建的– 要选址、要开业、还要一套成熟的机制进行运营管理。在市场定位不冲突的前提下,一些线下渠道优势的MVNO完全可以考虑构建自己的MVNE能力,向其他缺乏线下能力的MVNO开放,从自己挖金矿转行成为卖水卖工具。

  所以,MVNE的全面出现,意味着各个MVNO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开始有了充分的认识,清晰的分工和产业链协作也慢慢形成。而这种业务形式,一定要伴随着业务外包和跨企业业务流程出现才能算是正式建立。现在的移动转售行业内,找一些传统的软件开发商搭建产品化的业务支撑平台,离MVNE的业务模式还差得很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