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绪论
2018-04-20 | 阅:  转:  |  分享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案

课题 绪论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时 2学时 课程类型 新课 教学方法 教学设备 过程控制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自动化的意义及目的

2.了解化工自动化的发展情况

3.掌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

3.教学方法:观摩《过程控制》实训基地;讲解;多媒体展示。 情感与态度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观察、分析,主动参与,

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重点 1.自动化的意义及目的

2.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分类 教学难点 1.自动化的意义及目的

2.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分类 重、难点解决措施 通过实训设置观摩的操作建立化工自动化中仪表和自动化概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实训

一、观摩过程控制装置



二、观察化工自动化装置的组成

三、记录装置的仪表 观摩

操作

40分种





理论教学(讲解)













重点:化工装置过程由手工操作到简单自动控制再现在计算机控制











重点: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分类就是本课程教学的学习线索



一、自动化的意义及目的

加快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

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能够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或扩大,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保障人身安全的目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实现,能根本改变劳动方式,提高工人文化技术水平,以适应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的需要。

二、化工自动化的发展情况

20世纪4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化工生产处于手工操作状况,操作工人根据反映主要参数的仪表指示情况,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生产过程单凭经验进行。低效率,花费庞大。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人们对化工生产各种单元操作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工作,使得化工生产过程朝着大规模、高效率、连续生产、综合利用方向迅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化工自动化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开始用于控制生产过程,出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现场总线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三、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分类

按功能不同,分四类:

检测仪表(包括各种参数的测量和变送)

显示仪表(包括模拟量显示和数字量显示)

控制仪表(包括气动、电动控制仪表及数字式控制器)

执行器(包括气动、电动、液动等执行器)





1..自动检测系统

利用各种仪表对生产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进行测量、指示或记录的部分。

作用:对过程信息的获取与记录作用。



图0-2热交换器自动检测系统示意图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分类如图0-3所示:

图0-3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分类

对被测变量作出响应,把它转换为适合测量的物理量。

对检测元件输出的物理量信号作进一步信号转换

将检测结果以指针位移、数字、图像等形式,准确地指示、记录或储存。

2.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

对某些关键性参数设有自动信号联锁保护装置,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安全装置。

自动信号联锁保护电路按主要构成元件不同分类:有触点式、无触点式两类

3.自动操纵及自动开停车系统

自动操纵系统可以根据预先规定的步骤自动地对生产设备进行某种周期性操作。

自动开停车系统可以按照预先规定好的步骤,将生产过程自动地投入运行或自动停车。

4.自动控制系统

对生产中某些关键性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使它们在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而偏离正常状态时,能自动地调回到规定的数值范围内。

本学科的作用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能了解主要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流量及物位)的检测方法及其仪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能根据工艺要求,正确地选用和使用常见的检测仪表及控制仪表;能了解化工自动化的初步知识,理解基本控制规律,懂得控制器参数是如何影响控制质量的。

能根据工艺的需要,和自控设计人员共同讨论和提出合理的自动控制方案;能为自控设计提供正确的工艺条件和数据;能在生产开停车过程中,初步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控制器的参数整定;能了解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发展动态。





















听课



35分钟













互动教学 总结(提问)

化工自动化的意义和目的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分类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 回答 10分种 布置作业

作业(思考题)

化工自动化的意义和目的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系统的分类 5分钟



































1





























献花(0)
+1
(本文系taoyundao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