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编年】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江山携手 2018-04-20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出处】苏轼词编年校注 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邹同庆 王宗堂著P861

 

【写作背景】

写作时间不可考。

 

【赏析】

上阕共四句,围绕第二句议论“最是一年春好处”描写景物,融入情感。黄莺刚刚鸣叫,真是初春景物的特点。用“解语”写黄莺婉转动听的鸣叫,把黄莺拟人化,好像向人们传递春回大地的美好信息。你看那细细的小雨像牛毛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如酥油般松润【说小雨像酥油一样细滑润泽】,如甘霖般可贵,尽情滋润大地万物。远远望去,小草的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铺在地面上,让人觉得格外得清新淡雅,润眼清心,一种淡淡的欣喜涌上心头。于是情不自禁地走到小草跟前,却没有了什么颜色,只看到疏疏朗朗纤细鲜嫩的芽尖冒出地面。这是一幅充满蓬勃生机蕴含无限希望的美丽清新的早春图。词人包括我们读者对这早春美景是多么的喜爱留恋啊!难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不过苏轼也是偷懒,一首当中差不多有一半化用或者直接引用韩愈的诗,只有下阕表达了自己的一点思想感情;但另一方面苏轼觉得韩愈已经写出了早春的神韵,自己在此方面难以超过,就索性大大方方的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更重要的是“英雄所见略同”,相隔几百年的两位文坛大家都对早春极力赞美,认为她“最是一年春好处”。本词上片极言一年之中春天里最美好的时节是早春,下片顺势言说珍惜与享受美好时光之理。本词景中含情,景为理设,理源于景,情景理浑然交融,是苏轼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形象说理的典范之作。

下阕围绕“花不看开人易老”的议论展开。不要推辞会醉倒在美丽的早春时节,而要在花儿含苞欲放的时候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尽情享受最美好的春光春景。为什么呢?因为鲜花是不经开的,转瞬之间就会凋零;人生是容易衰老的,眨眼之间就到暮年;无论是花还是人都经不起时间的淘洗,时光易逝,美景不再,正如一首歌中唱到“好花美丽不常开,好景宜人不常在”。所以啊,不要等到春天已经无情地回去了,人才在凋零的百花与翠绿的苔藓之间唏嘘不已感慨万千后悔颠倒悲苦无言。此处的“春回”既可指春天回到大地,百花盛开很快飘落;也可指春天逝去,百花凋零。“红英”都指花儿,有杜甫诗《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与后来龚自珍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为佐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落英缤纷,芳草鲜美”中“落英”就解做“落花”,“红英”连用,言其美丽;“红英间绿苔”意即花儿落在如茵翠绿的苔藓之间。“颠倒”指神情恍惚异常,悔恨感慨不已之生动形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