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制作出这样的新闻标题,不见报编辑都觉得对不住您

 猫福里 2018-04-20

订阅本号,可在第一时间收到推送的新闻写作技巧。

摇啊摇,摇过外婆桥,外婆给个二维码,让我关注您的号。

难道,您就是传说中的“小红帽”!

——小编


制作个精彩的标题,那是媒体人冥思苦想的事儿。得一两精彩标题,都能睡梦里乐醒了。

 

今天读报,看到几个精彩标题,想给亲们嘚吧嘚吧,不然小编我憋的想睡觉。错。错。憋的睡不着觉。

  

01


这是4月19日经济日报的一则新闻标题。下面是导语。

有首海南民歌唱道:“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以后,有些国家的游客想见海南岛更方便了。公安部18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经国务院批准,决定自今年5月1日起,对59个国家的人员赴海南岛旅游实行免签证政策。

这则新闻标题,成功导入借用了在前不久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一唱走红的海南民歌《久久不见久久见》歌词大意,并根据新闻事件,进行了进一步延展,表达出了“赴海南岛旅游实行免签证政策”的意义。

此新闻标题属“蹭热点”之作。


02


 

此新闻标题的制作,使用了谐音技巧。此“腾‘云’驾‘物’”是彼“腾云驾雾”的谐音。从引题中可以得知,此“云”是“大数据”之意,而“物”是“物联网”。

此标题来自4月19日的经济日报。这个谐音技巧使用的非常巧妙,一个字“绝”!

再对比一下人民日报同一天发表的一条同内容新闻的标题。

 


这则标题制作的那是规规矩矩,板板正正。但它也有看点,引题“处处相连  物物互通  业业创新”,总结概括精准到位,而且运用了三个叠词。

 

关于谐音技巧制作新闻标题,小编还发现了几个。

 


此标题发表于人民日报4月19日。不用我点破,亲们就知道此“创芯”是彼“创新”的谐音。如果需要有人“点悟”才意识到的话,那这个标题制作基本上是失败的。

不过也有例外,初看标题时云里雾里,颇让人“不明觉厉”,想看下文。于是看过正文之后才恍然。这也应该算是成功之作。

下面是小编采写的一篇稿件,也使用了谐音这一标题制作技巧。

 

报道的是这家企业通过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精细管理”等,获得高质量发展的事儿。

标题中“高”为高新技术企业,“精”为精细化管理。通过登顶高新技术企业眼界开阔,获益匪浅;通过精细管理,远离亏损险境。就这意思。


再看下面这则,算不算谐音之作呢?

 

小编认为,不算。

这应该是另一种技巧:巧改耳熟能详的诗词、歌词。

当这则标题映入眼帘之时,亲们不难想到一句歌词,“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小编我敢说,亲想到这句歌词时,一定是心底飘出一句带着旋律的轻柔女声的“浅唱”。

看到这里,亲们是不是心有触动:新闻标题制作也没想象的那么难吗!

是的,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只要亲您能把思路打开了、想象力放飞了、别被所谓的条条框框限制住了,得一两个精彩标题也是随手的事儿。


03


4月18日的大众日报,有两则“最式”标题。

 



只要亲在写新闻稿件时,发现您报道的新闻事实中,有“最”的要素,不妨也使用一下这种标题制作技巧。因为“最”本身就是一个“值钱”的新闻“卖点”。发掘这个“卖点”制作标题是顺手牵羊的事儿。太省心了,不是吗!

 

今天就嘚吧到这儿了,口干舌燥的了,沏杯茶去。

对了,亲既然看到这儿了,不妨再往下划拉划拉,点个赞再走呗,打个赏就更好了。

拜哎!欢迎下次再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