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美玉从玉料到成品,历经了一系列的工艺流程。玉器雕琢主要包括;从选料、设计、粗雕、细雕、抛光。 琢玉最开始的步骤就是选料,一块好的玉料与琢玉师而言可谓是事半功倍。雕刻一件作品需要根据玉料来设计,使用工具去除表面被腐蚀的部分,了解玉石的裂纹和内部的纹路的走向。与此同时,根据一块玉料的特点,心中要有一个大致的设计理念。 一件好的玉雕成品不仅取决于原材料,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琢玉师的理念设计。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玉料上的优势是一个成功的琢玉匠人必备的素质,进行题材设计师需要根据玉料的颜色,纹路走向,摒弃玉料上的绺裂杂质,利用好玉料上的优势,使其发挥最好的效果。 慎重的琢玉匠人会现在图纸上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先画出来,反复考量之后再将它画到玉料上,进行构样设计,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加工。 粗雕就是将玉料按设计理念雕刻出初步的模型,虽说是粗雕,因为一旦进行就无法收手,所以这要求琢玉匠人需要慎重考虑好再下手雕琢。玉雕行业的雕刻有许多经验之谈,如:“先浅后深”“打虚留实”“留料备漏” “先浅后深”这要求玉器的雕琢需要用工具先浅浅的勾勒出基本的轮廓再由浅而深的加深造型,“打虚留实”需要将头部手部等重要部位留足够的料,一旦出错无法补救,身上的衣物和纹饰就是重点。“留料备漏”进行粗雕的时候必须留下充分的料备漏,雕琢之后才能将备料去除掉。 继粗雕这一流程之后紧接着就需要进行细雕修整玉器的造型,玉器上粗雕而成的纹饰和边边角角都需要精细修饰,使玉器的轮廓达到精细逼真的效果。然后全面审视玉器雕琢的效果,尽量完善不足之处,呈现出画龙点睛之效。 抛光是玉雕工艺流程的收尾,是不可替代的一个工艺流程,无论如何精雕细琢,玉器的表面都是粗糙的,无法显示出玉器的美。 抛光之后的玉雕作品能表现出油亮光滑的外表,方能充分呈现出工艺技术的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