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自成殉难九宫山新证

 修悟搏 2018-04-20

闵正国

关于李自成牺牲的时间 、地点,各种史籍记载、口头传说很多,分歧也大。主要有通山说(今湖北)、通城说(今湖北)、辰州说(今湖南沅陵)、新昌说(今江西宜丰),另有遁往湖南石门夹山灵泉寺出家为僧等。但是解放后,经史学界考证最为准确的是湖北通山说(《历史研究》1956第6期),故郭沫若先生专门为之题名的“李自成之墓”,就在通山县九宫山北之牛迹岭上,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体的殉难时间应是清代顺治二年(乙酉年1645)旧历五月4日前后。(亦有以为六月的)

李自成殉难九宫山新证

一、李自成殉难九宫山不容置疑

李自成当年胜利之时的进军路线是武昌――西安――北京。到败退之时,其行军路线依然是北京――西安――武昌。据清军将领阿济格向朝廷之报告:这年(1645)3月到4月,清军先后在河南邓州(今邓县)、湖北承天(今钟祥)、德安(今安陆)、武昌、富池口(属湖北阳新)、桑家口、江西九江至瑞昌一线等七地,接战八次,大顺军均被击败。大顺军之接战多为被动,既没留下较多的兵力扼守地方,又没适时地组织必要的反击,只是一味东进,且战且走,只瞻前而不顾后。尤其是4月时富池口一战,清军采用偷袭手段趁大顺军不备之机冲入营垒,大顺军损失惨重,原先所掌控的大量船只、骡马也被清军掠劫一空。同月下旬,在距离九江四十里处的瑞昌县境又被清军冲入老营,大将刘宗敏、明之降将左光先、李自成的两位叔父及大批随军将领家属也被俘虏。刘宗敏及李之两叔父当时被杀,左光先可耻投降,而丞相牛金星认为大势已去,竟然不告而别,开了小差。

大顺军在阳新、九江连遭重大挫折之后,东下夺取东南富庶地以作抗清斗争基地的战略意图已无法实现。而此时,清军另一大将多铎所部已由河南归德(今商丘)、安徽泗州直趋南京。大顺军为此不得不掉头向西南方向退却,准备越过江西西北山区转入湖南。五月初,李自成一行走到湖北通山九宫山下,突遭当地地主武装的突然袭击。身边只有义子张鼐和二十八名士兵(一说十八)。山民见李一行兵马不多,就一拥而上,先以石块击打,又加弩铳齐放,二十八名战士先后被杀,李自成也在搏斗中殉难牺牲,年仅39岁,从而结束了他波澜壮阔,戎马倥偬的一生。

李自成殉难九宫山新证

明末清初人费密《荒书》云:“自成亲随十八骑,由通山县过九宫山岭,即江西界。山民闻贼至,群起登山击石,将十八骑打散。自成独行至小月山牛迹岭。会大雨,自成拉马登岭。山民程九伯者下与自成手搏,遂辗转泥滓中。自成坐九伯臀下,抽刀欲杀之。刀血渍,又经泥水,不可出。九伯呼救甚急,其甥金姓以铲杀自成,不知其为闯王也。武昌已系大清总督,自成之亲随十八骑有至武昌出首者,行查到县,九伯不敢出认。县官亲入山,谕以所杀者流贼李自成,奖其有功。九伯始往见总督,委九伯以德安府经历。”(府之副职寄禄官)

又据清康熙四年《通山县志》:“顺治二年五月初四日,闻贼数万入县,毁戮四境,人民如鸟兽散,死于锋镝者数千,蹂躏三月无宁宇。”

“程九伯,六都人。顺治二年五月,闯贼万余人至县,蹂躏烧杀为虐,民无宁处。九伯聚众,围杀贼首于小源口。本省总督军门佟嘉其勇略,札委德安府经历。”

据《金氏宗谱》记载:“顺治二年乙酉五月,王师(清军)南下,闯贼窜扰吾通(山),被锄于六里乡民……(金)一柏,字华生,追剿李自成于牛迹岭下。”通山《程氏宗谱》记载:“程安思,字九伯,剿闯贼于牛迹岭下。”

南明何腾蛟引疏云:“闯势实强,闯伙实众,何以死于九宫山团练之手?诚有其故。”在于“乡兵初不知也。使乡兵知其为闯王,反气不壮,未必遂能翦灭。”

据说噩耗传来,大顺军“满营聚哭”,部下实施打击报复乃其必然,故有“蹂躏三月无宁宇”一说和“毁戮四境”之事。

又康熙《宁州志》载:大顺军攻克宁州(今修水)为五有十三日,即为李自成料理后事十天才进抵宁州,故李之忌日为“五月初四”也是较为合理的。

据参加过抗清斗争的查继佐《国寿录》卷四:“自成弃关中,南走楚,众犹二十余万。方至九宫山下,自成先以二十余骑前观屯处。乡之人向团结,有事共起,防小掠也。见数骑,一呼数百人,持田器前搏,骑不能敌,尽走散,一时俱死。须臾后队至,始知有自成大顺皇帝在此二十骑中。乡人惧,咸走匿。”

又何腾蛟《逆闯伏诛疏》云:“天意亡闯,以二十八骑登九宫山,为窥伺计。”这更意味着李自成行进在大队之前,属开路先锋。

由此可知,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初,李自成率数万人马,自江西西北之九江瑞昌、武宁进入湖北通山九宫山北,在既缺粮草等后勤保障,又无当初挥师北上时人人奋进的情形下,李自成留下侄儿李过守卫大营,自忆冒然亲率二十余名亲兵到山寨侦察敌情,寻找屯兵之所,不幸进入当地农民的伏击圈,李之人马一冲而散,多陷入泥淖之中。李自成防不胜防,胯下虽然压住对手,然而对方亲戚背后偷袭,李自成躲闪不及,不幸被铁铲击中头部,当场毙命。农民发现他身着龙袍,头戴缨盔,腰系金印,只是一只眼瞎,(李自成征战中被伤一目)甚为惊愕。后经县府及清军派人查验,认定此人为闯王无疑,只是尸体已经腐朽难辨。真可谓世事无常,近乎荒唐,一代农民起义军领袖却为一农民“中锄而亡”,这动乱年代,一切稀奇古怪之事皆有可能。正如北京被攻破,明崇祯帝煤山上吊;吴三桂先降后叛,引清军入关;多尔衮占领京都,顺治帝隆重登基一样如同过电影,过山车一般。

一言以蔽之,李自成一生只适合征战,不适合治国!他只是一个将才而非帅才,更非帝王之才。终其一生,李自成也没有改变流寇本质,他没有根据地,没有立足点,没有长期衷心拥护的知识分子与民众。他可以摧毁一个腐朽没落绝望的旧时代,却无法催生一个鲜活向上奋进的新时代,他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

二、李自成殉难九宫山旁证

李自成殉难九宫山新证

武宁地处湘鄂赣边陲东北面,与湖北阳新、通山和江西的瑞昌、德安、永修交界。北面系幕阜山脉,其中段的太平山、九宫山乃鄂赣两省的天然界山。

关于李自成当年败退九宫山,据清代武宁县志·寇害载:“清世祖顺治二年五月,时武宁仍明弘光年号,尚未归诚。闯贼余党步骑数万,自湖广而下,由兴(兴国州即阳新)瑞(瑞昌)至县。初六日破城,适澍雨,河涨莫渡,逃南岸者皆获保全。贼屯扎五日,始从九宫山过荆湘,焚毁学宫民居,蹂躏各乡,惨毒极矣。贼去升仁乡(鲁溪、横路)等处,奸民乘乱打掳,未尽资财,已无孑遗。至六月中,闯贼后队从巾口渡河而南入瓜源,逾月复往上南乡(石渡)屯营避暑,其惨毒如前。”

又武宁县志大事记:“顺治元年(1644),李自成部属步骑数万,从兴国(阳新)来,五月初六占据县城。十一日从太平山向西退去。”“因修河水涨,南渡不成,取道太平山西去。”“六月,其后队由鲁溪出牛头峡,从巾口渡河入瓜源,七月移驻上南乡。后渡修河向西北退去。”“我清鼎革之二年乙酉,闯贼李自成从九江突入陷城。……先是学宫已被闯逆烧毁,至是并举修建。”

武宁县志·武备载:“五月,闯贼余党陷县城,纵兵大掠,官民逃窜。初五日,贼出牛头峡,寇安乐乡(箬溪、官莲)。七月,移驻上南乡。”“五月,闯贼余党数万,由湖广兴国抵县,沿途杀掠。初六日城陷。焚学宫民舍,屠戳村落,驻营五日,复取道太平山西去。城市为墟,死者枕籍,独河以南水暴涨,贼不能渡,获免。”

据县志记载,早在三月时,李自成部就已经入境。“顺治二年三月,闯贼由升仁乡攻牛头峡,乡民余尊乡、生员余新国等率众守御,贼却,仍驻上南乡。”

此外,武宁志书还有武宁人抗击李自成部以及李部杀戮武宁人的记载:如鲁溪拖兜洞歼灭闯贼十余骑,巾村李氏枕碧山七人墓以及村民鲁溪洞避匿遇难的实情。

据此,我们可知李自成大顺军于顺治二年(顺治元年有误)两次进占武宁及鲁溪、横路、箬溪、宋溪、巾口、杨州、石渡、甫田等乡村,共有前队与后营,李自成当在前队之中。

有确切资料表明:李自成所部是从湖北阳新、江西九江战败后经武宁县横路乡翻越双峤山进而攻占武宁的。而双峤山乃武宁北门锁匙、后庭锁匙。双峤山背有五个乡镇即:横路乡、鲁溪镇、官莲乡、泉口乡、大洞乡,以山为界,凡山北的民众通称为山背人。双峤山是武宁北面交通往来之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双峤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其磴委折盘云,上有双峰并峙,麓北怪石离立如门。下了双峤山,武宁城就近在咫尺了。

据《甲申岁弋闯志》载:“清师衔纵追击,(大顺军)仓促退武昌。未几南奔,流占九江,图金陵未逞。折洞庭(湖南),倍道宁州(江西修水),经取横路,与部分兵自率一股,谋占九宫。(湖北通山)……九伯剸其首(李自成)尽得剑、骑、缨盔、龙袍、佩玉,献于督宪军门终。”此横路当为江西武宁之横路乡,从横路翻过双峤山,即可直达武宁城。

太平山与九宫山东西相连,都是道教名山,也是武宁县与通山县的界山,南面归武宁,北面属通山。当年李自成弃武宁城封道太平山上九宫山是确信无疑的。

此外,与九宫山相连的武宁上汤乡、船滩乡、东林乡确有不少程姓人家。程姓在当地是大姓,是名门旺族。他们同通山程姓是同一支脉,关系密切。

其实杀害李自成的并非什么民团,更非什么团练,说是乡勇或地主武装也是临时拼凑而成的,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战斗力与先进武器。武器只是一些锄头、爬梳、弓弩、鸟铳、棍棒之类。前面所说金姓外甥所持结束李自成性命的铲子大概是农家常用的从上而下铲除田坎、田塍杂草的铁铲,此铲使用灵活,携带方便,击打和铲削时威力惊人。

有资料记载李自成遇害地为小源口而非牛迹岭。其实小源口距牛迹岭只有十余里路。从小月山再向南走十余里就到了江西界。(今武宁县上汤乡刘家桥村)

武宁县鲁溪镇留有牛金星后裔。据民间传说,鲁溪镇之下洞口刘姓即牛金星后裔,当年为躲避清军的追捕与清剿,其后裔将牛姓改为刘姓。一来牛、刘韵脚相同,容易混淆;二来当地多为刘姓,便于隐匿。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坑背、西流港一带的刘姓对下洞口之刘姓多有排斥,极少往来且互不通婚。还有传说牛金星之墓穴就在鲁溪下洞口附近(即今鲁溪派出所后不远处)。当然这些仅为口口相传,没有多少可靠史料作佐证的。牛金星在大顺政权中身居高位,恐怕妻妾不少,子女众多,绝非只有一子叫牛佺的。故后裔隐居武宁一说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牛金星,明末清初河南宝丰人,明天启年举人,崇祯13年(1640)入李自成部为谋士。永昌元年为天佑殿大学士,为李自成创官爵名号。入北京后,他以宰相自居,倾轧弄权,传言谗杀大将李岩。大顺军南撤至湖北、江西时脱逃投降了清朝。但由于其特殊地位与影响,清廷还是没有重用他。但他的儿子牛佺却做了清廷的命官,任湖北黄州知府。牛金星在儿子的庇护下,仍旧过着老太爷的安逸生活直至老死。牛金星为大顺朝文官之首,但仅为举子出身,舞文弄墨尚可,但没有统筹全局的谋略,而是小胜即骄,心胸狭小,嫉贤害能之辈,史书称他只有“井窥之智也。”有史料表明,大顺军败因之一是内部的倾轧与内讧。

综上所述,从武宁历代县志所记李自成大顺军的行军路线、时间、地点来推断,李自成殉难九宫山是非常可能的,是可以作为新证的。

李自成当年所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军,攻无不克,南北转战,连战皆捷,其势力和活动范围席卷大半个中国。尤其是李自成年纪轻轻,勇猛善战,胆略超人,视死如归,越挫越勇,是位出色的军事家。其部众鼎盛时达百万之多,进占北京城时有军队四十多万。即使败退逃离时,仍有二十余万。可不足一年,李自成就战死九宫山,可见其兴亦隆,其败也速,问题的关键是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犯了方向路线的错误,犯了流寇无定,没有立足点的错误。这一点是我们在研究李自成这个历史人物时所必须吸取的经验教训。

通讯处:江西省九江市人民路半山美树苑香樟阁1单元102室

职称:九江市博物馆研究员

手机:1387920199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