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农场还在为工人发愁,英国却已上线全球首个无人农场!

 诗词歌赋对联 2018-04-20

“农民老龄化”、“未来谁来种地”、“农场闹工荒”……


当国内还在充斥着这样的声音时,当国人一边发愁谁来种地一边又往大城市挤时,当农村成片的田地荒芜时;


我们却还有很多人害怕机器抢走了人的饭碗,借口说中国农业不适合机械化。


——而人家英国,已经实现了无人农场!



全球首个“无人农场”的诞生 


去年9月,英国哈普阿丹姆斯(Harper Adams)大学与Precision Decision公司合作的项目Hands Free Hectare收割了全球第一批全过程没有人工直接介入的麦子。


Hands Free直译过来就是“不需要用手”,而这个项目的目标就是证明全程自动化的农业活动是没有技术问题的。



1分钟视频介绍


在这个试验田里,拖拉机、探测车、收割机等都是在传统机器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得到的。



尽管现在还无法做到,但项目发起人之一Martin Abell说,天气问题在未来也能被自动化解决,比如拖拉机可以获取天气预报的数据,并在条件理想的时候进到田里喷洒除真菌剂。


当然,无人机也是必须的,而Hands Free Hectare所用的无人机是机器人工程师Jonathan Gill专门设计的。



这台无人机除了能够绘制路径、进行GPS定位之外,还能联合别的装置进行许多耕种的工作,比如采集样本。



Hands Free Hectare这一项目并非是完全无人操作的,除了无人机的某些工作需要人工操纵之外,机器的作业也需要受到监控,而人们只需待在田地后面的操作间里就可以完成这些工作。


任务控制器


在任务控制器中,左边的画面是探测机器人传输的实时画面,右上角的是样本采集画面,右下角是任务规划器的一个控制器。


主控制器


从项目开始准备到收割之前,有许多人质疑团队的工作与目标,也有人主动加入提供帮助,听说了这个项目的农民也十分振奋。


在收割之前,团队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自动化改造工作与机械耕种工作,一切的顺利进行使得外界对这个项目的质疑逐渐减小。



收割之前的工作


当然,前期的所有准备都是为了最终的收获。




最终,项目的麦子收成是4.5吨/公顷,虽然远远低于人力密集型种植方式每公顷产6.8吨麦子的平均值,但团队仍然非常乐观。


因为这只是“无人农场”的第一步,未来他们的工作将着重于提高程序的精度,并量化机器人技术对产量的影响。


Hands Free Hectare的三位主要设计者

从左至右:Martin Abell, Kit Franklin, Jonathan Gill


此项目第二年的工作已经开展4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这个项目开始获得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数不胜数的人去到田间参观,BBC将其列为角逐“食品与农作奖(Food and Farming Awards)”的决赛选手。


许多人会觉得,机器代替人工会让许多人丢失工作,但是面对着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如果农业不进行机械化的改造,何以供养人类?无人精准农业是否是一条未来农业的出路?


这个问题已经提上联合国的议程,而项目的设计者之一Jonathan在上个月受邀参加了联合国召开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会议。



项目的土壤分析师Walsh说,“95%我要的信息,机器都给我了,但还有5%的信息需要我进行专业的推测”。半年之内,项目就要收割第二批麦子了,或许到那时,许多需要推测才能得知的信息都能够清晰地出现在电子屏幕上了。


这是来自英国的探索和尝试,“无人农场”并不是一个噱头,而是他们真正在做的农业机械化生产。



无人化在国内也势在必行


正如阿姆斯特丹走出的那一小步,人们对外太空的设想慢慢成为现实,在农业无人化的领域里,每一小步都是跨上新台阶的基础。


我们可以看到一棵樱桃树如何在5分钟内被采摘完《美国人5分钟摘光一棵樱桃树》,

也可以看到来自农机制造商设想的未来农业《震撼视频!假如未来农业能这样做......》。


美国现代化农场的模式也吸引了我国去考察学习。


对于中国来说,无人化势在必行——


无论是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需求,还是下地工荒的问题,都标示着未来农业离不开科技。如今全国已有一万台植保无人机,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以喷洒500亩地,是人工的数十倍。


将参加A20未来农业大会的大疆无人机


从长远看,自然农法只是中国大农业体系内的补充,智慧农业才是未来主流,反而自然农法更需要黑科技,否则溢价根本支撑不起成本。


我见过很多做自然农法的,十块一斤保本的南瓜卖不出去,只能全烂在地里,这样的情怀有何意义?(这个话题过两天专门再讲)


“未来农业”,看似很远实则很近,孕育着很多机会,比如植保无人机飞手有的月收入10万+,远超很多农场主......



堂主:

说到真正的乡村振兴,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堂主死磕自己,在6.9济南未来农业大会上,花5个小时,一个一个地演讲剖析20个乡村振兴的实际案例(我考察过的,分析过的,把案例人带到现场来互动)假设我能拼,你会来并且耐心听完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