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之水逆证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8-04-20
       伤寒论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大致意思:得了中风病,持续发热六七天不好,心烦,表证与里证都存在,口渴想喝水,但是喝水后即刻吐出,这种情况就叫水逆证,应该服用五苓散。
       先说一个生活常识:夏天天很热,屋里闷,外面风不小,打开窗子透透风,今日是南风,于是打开南窗子,但是打开后并不感到有风,接着北面的窗子也打开,感觉风进来了。水逆证同样符合这种生活常识,水如果想进入体内,必须有一个水出去的通道,这就是小便通,如果小便不通,水就进不来。五苓散通利小便,所以适用本证。
    除了 伤寒论中五苓散的水逆证外,金贵要略中还有好几处均体现这种理论。分别是: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中  呕吐而病在隔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猪苓、茯苓、白术)主之。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泽泻生姜)主之。此两条均是病人有喝水的需求,同样给予通利小便的治疗。另外,此两条均有胃虚的表现,处方并体现了健胃的疗法,标本兼治的彰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