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学习成绩的最简单心法

 wsgmail 2018-04-20
假设你是一位老师或者家长,你有孩子正在上中学。在学年刚开始的时候,你让孩子看了一段25分钟的视频。20天之后,你又让孩子看了视频的下集,也是25分钟。仅此而已。结果到学年结束的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有一个切实的提高。这简直是像魔术一样的效果。你相信吗?

心理学研究经常不靠谱,但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投入了最大力量、做的最严格的一个实验。这项研究的论文现在还处于审稿阶段,它的预印本被英国心理学会研究文摘的一个撰稿人看到,所以我们能够提前得知 [1]。我看到报道马上就去找论文的原文,发现论文已经被研究者从预印本服务器上撤掉了,他们正在做最后的修改。

研究里说的这个效应你可能早就知道,我们专栏就提到过好几次,但是我们没有正式讲过。这就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的“思维模式”理论。这是德韦克的招牌理论,我认为她将来去世以后可以把这个理论刻在墓碑上。

1.理论

德韦克的理论说,人对智能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成长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就是你认为学习不在天赋,而在于努力,只要努力用功,什么东西都能学会。另一种叫“固定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就是你特别相信天赋的作用,擅长的东西就是擅长,要是不擅长怎么学都没用。

德韦克证明,成长思维模式,有利于人的……成长。而且她还建立了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只要你能向一个孩子灌输成长思维模式,你就能促进他的成长。

这个理论已经非常成熟了,很早之前就出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中文版都至少有三个版本,最新的一版叫《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个研究,就是通过给学生看两段灌输成长思维模式的视频,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实验

这个研究可以说是心理学界的一桩盛事。它是由23位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同时主导,其中包括德韦克,还有咱们专栏讲过的、以“坚毅力(grit)”概念闻名的安杰拉·达克沃思(Angela Duckworth)等等。

研究从美国的65所中学里选了12542个九年级学生,把他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叫实验组,就像我们开头说的那样看了关于成长思维模式的两段视频,视频告诉他们人的智能不是固定的,只要你愿意学习就可以变得更聪明。另一组叫控制组,也看了两段视频,但他们看的是一般的介绍大脑的视频,并没有涉及成长思维模式。

这个实验被设计得非常严格,就好像医学界测试新药一样。研究者请了独立的第三方来监督和管理整个实验,然后这还是一个“三盲”实验 —— 参加实验的学生、老师和最后分析实验数据的这三拨人,都不知道谁被分到了哪个组,不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结果,学期结束的时候,实验组的平均GPA比控制组高出了0.03分。这个差距其实很小,美国的GPA系统中 A = 4 分,一般学生拿3分左右的话,0.03分就相当于成绩高了1%而已。

这个效应当然很微弱,可是考虑到这是一项针对一万多人进行的实验,它是一个显著的效应。而且别忘了你只是让学生看了两段视频而已,这等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成绩提高了1%。对应到高考,这就相当于是700和707分的差别。

而且实验对差生的影响更大,GPA高了0.08分。实验组期末考试得D和F的概率还降低了3%。另外,有些学生在看了视频之后,更愿意选择有挑战性的课程。

研究者认为这个看视频的方法实在太简便易行了,应该在全国推广,等于是几乎不花一分钱就能提高学习成绩。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意义不大。我认为实验最大的意义在于再次证明了“成长思维模式”对人的干预确实是有效的。

其实这么多年以来,我的确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了德韦克这个理论,可以说是千锤百炼了。借此机会,我给你介绍几个相关的研究和应用。

3.应用

有一个研究 [2] 说,如果你系统性地把学生的思维模式给固定化,他们的整个学业都会发生明显变化。

咱们中国的教育系统默认每个孩子都有可能上大学,一直到高中,大部分人都是奔着大学去的,无非是最后能不能考上。而有些国家则是很早就把学生强行分流。比如波兰,学生到了一定年级之后,如果有关当局判断他不是上大学的料,将来应该去当个蓝领工人,他就会被送到职业学校去。

那我们设想,这些被判定“不是学习的料”的孩子,他们会是什么心态?等于是被强行设定了“固定思维模式”。结果他们的学习成绩果然直线下降。有研究者认为美国基础教育之所以搞不好,也跟很多家长一开始就不打算让孩子上大学有关。

思维模式还会影响人们对工作中各种挑战的态度 [3]。

固定思维模式的人,在面对一个任务的时候,会认为这个任务是对他个人能力的一种测试。比如让他考试,他会认为考试是证明他行还是不行。他非常担心万一搞砸了别人就会质疑他的能力。他很容易把任务当成威胁。

而成长思维模式的人,则会把任务当成一个学习的机会。他并不是通过任务来证明什么,而是通过任务来提高自己。他把任务当成机会,结果他的表现会好得多。

而且思维模式是可以被外界影响的。有一个著名的例子 [4]。有一年,普林斯顿大学给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增加了一项考试。普林斯顿大学是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这些人好不容易进来,可以说是优中选优的幸运儿,但是没想到,学校居然又给了个考试。

当然这次考试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做个心理学实验。学校对一半的学生说,考试是为了确认他们是否真的够资格上普林斯顿。对另外一半学生,学校说的是你们能上普林斯顿已经很厉害了,但我们还要看看你到底有多牛,这些题比较难,看你能做到什么程度。

结果,第一组学生只答对了70%的题,而第二组的学生答对了90%的题。仅仅是考试前对心态的一个简单影响,就有这么大的作用。

所以思维模式确实神奇啊。我觉得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明明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人的智商是很难提高的,那为什么相信成长思维模式就真的能让人表现更好呢?我理解,智商真的是很难提高,但是学习成绩和人生的成就真的是可以提高。人的表现毕竟不仅仅是智商决定的,努力也很重要。

想想吧。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因为偶然的机会看了两段视频,得知人的智能是可以成长的……从此他的心里就埋下了成长思维模式的种子。他从此奋发,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所以如果你是老师或者学生家长,赶紧去跟孩子聊聊这个话题吧。可惜原始论文我没看到,也不知道那两段视频在哪里。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给孩子讲讲,人要有成长的思维模式、人的智能是可以改变的。

4.操作

我看了研究报道,第一时间跟我的儿子进行了一番对话。我问他,你说聪明的人是天生聪明呢,还是学习了之后变得聪明?我儿子马上说是学习之后变得聪明。他说,李白不就是听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才开始努力学习的吗?我一看还行啊!

我还特地考证了一下,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是出自宋朝祝穆的一本书 [5],原文一开头就说“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所以这个故事很可能只是传说。古代就算技术落后,也不至于拿个那么粗的铁杵磨针,而且人们公认李白是个天才。怕这个故事的真相毁了儿子三观,所以得对他保密。

最后我给你讲一个特别简单、但是肯定更有效的灌输成长思维模式的方法。这个方法也是德韦克本人发明的,比看视频麻烦一点,但是效果会好得多。

你的小孩完成了一项任务,比如说考试考得不错,或者作业写得好,你就要给他一个口头的表扬。这个表扬方式非常关键,你要字斟句酌。

如果你表扬孩子聪明,“这题你都会做?我儿子太聪明了!” —— 他就会陷入固定思维模式之中。他会把以后每一项任务都当成证明自己聪明或者不聪明的测试,他会非常害怕被证明不聪明,他会尽量选择简单的任务。

所以你一定一定,要表扬他*努力*。“不错啊!这次做得很好,看来你下了很大功夫,很努力!下次继续!只要你努力,你就什么事都能做成!”

德韦克的研究表明,这么说,你才能在他心中埋下成长思维模式的种子。他会把每一项任务都当成成长的机会,他会愿意花更长的时间钻研难题,他会主动选择困难的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