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专车董事长刘金良揭秘:吉利汽车为什么要做共享出行?

 昵称72056340 2020-10-22

   作为一家老牌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吉利为何要布局共享出行领域,为何选择新能源汽车当作突破口?4月18日,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曹操专车董事长刘金良在接受中国财富网专访时表示,汽车行业的未来是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当前汽车业竞争激烈,国外品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以及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纷纷入局,传统汽车制造商做出行服务成为必然选择。

从2015年4月草创至今,吉利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服务平台曹操专车已悄然打入23个城市。这个被李书福寄予厚望的内部创业项目,过去三年中,在滴滴、神州专车、易到用车、曾经的优步等竞争对手的环伺下,艰难地摸索并啃下了可观的市场份额。

曹操专车是吉利从传统制造商向道路运输服务商转型的尝试。如果不能尽快适应汽车业变革,那么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就可能被淘汰。就像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时代被抛弃一样。”他说道。

2015年4月,在李书福的直接授意下,刘金良带着三名员工开始了曹操专车的创业之旅。自1995年加入吉利集团之后,刘金良辗转于多个岗位,是吉利内部流传的李书福麾下“四大金刚”之一。作为吉利新能源汽车板块的负责人,他怎么看待行业竞争格局和曹操专车的未来?下面是中国财富网就此与刘金良的对话。

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曹操专车董事长刘金良

中国财富网:吉利汽车为什么要做共享出行?

刘金良:传统汽车制造商做出行是必然,这与汽车行业的未来有关系。以手机为例,在智能手机之前,手机仅是一个通话工具,但现在已成为一个智能终端。诺基亚由于没看到手机行业的未来而没落,吉利不能看不到汽车行业的未来。   

汽车业的未来是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未来的汽车,就是一个带着电池的移动空间。而作为汽车制造商,如果不能适应这个未来,不能让汽车变成一个生活场景的智能移动终端,肯定是要被淘汰的。因此,传统汽车制造商为了生存和转型发展,一定要跟上形势,进入出行领域就是很好的切入点

吉利推出曹操出行,是战略转型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从汽车保有量角度看,现在美国汽车保有量为760辆/千人,中国为160-200辆/千人,我判断中国不会发展成美国这样。现在很多大城市道路拥堵,消费者开车意愿下降,未来的汽车应该是从拥有权向使用权转换,共享出行便成为趋势。据统计数据,欧美有30%的汽车走向了出行市场。如果吉利不参与国内的出行市场,就有可能像诺基亚那样被淘汰。

中国财富网:李书福是如何决策的?

刘金良:之所以有曹操专车这个项目,是李书福觉得吉利作为汽车制造商,需要在出行平台上有布局。2015年4月,曹操专车项目开始启动,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由我来牵头负责。

刚起步时,市场上已经有滴滴、优步、神州和易到,竞争压力很大。不过,这些公司均未实现盈利。我没有问吉利集团可以为曹操专车兜底多少,但认为不能参照这些公司的做法。在我看来,他们对汽车产品、市场和汽车用户不够熟悉,这样就容易走弯路。这些公司将很大一部分钱烧在了修饰数据上面,例如通过默许司机刷单来推高单量,这样司机就拿走了这部分费用。

当然,通过烧钱也培育了市场,一是培养了用户手机叫车的习惯,二是培养了手机支付的习惯,曹操专车再进入市场就不需要在这上面过多投入。

中国财富网:曹操专车背靠整机厂商,与互联网造车势力相比,有什么不同?

刘金良:出租车、网约车、长租和短租、分时租赁等都是出行解决方案,都要以车为载体。如果造车的人不参与出行解决方案,那是不行的,也难以充分了解和满足用户的体验。曹操专车的背后有吉利汽车,可以实现车辆的定制化生产,定制用户体验更好、运营效率更高、更规避(作弊)风险的车辆。这是一个优势。而相比之下,互联网造车势力首先需要想清楚,再向代工厂表达要求,这其中的沟通成本会比较高,吉利和曹操专车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中国财富网:过去三年,曹操专车感受最大的发展瓶颈是什么?

刘金良:一是如何能够持续提供差异化服务,例如要做得比出租车服务更好,车辆更干净,司机更有礼貌等。二是网约车管理政策能否执行到位,如果执行不到位,就可能出现不公平竞争的情况。可能越按照规定来做,付出的成本就越高,这是一个问题。从目前看,全国各地执行力度不一;在国家层面是七部委多头治理,需要共同研究出好的方法,给行业主管部门充分授权。

中国财富网:如何预测曹操专车和网约车行业的盈利前景? 

刘金良:目前曹操专车还没有盈利,这是由于网约车市场还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这些问题看清了才有可能讨论盈利。

第一个不确定,是网约车新政的执行情况。现在来看执行力度越来越大,政府部门在下决心规范网约车市场。在市场规范化和公平竞争的情况下,曹操专车才有盈利希望。

第二个不确定,是出租车行业改革的方向。政府将网约车合法化,希望它成为出租车的补充,鞭策出租车行业改革升级。网约车纳入出租车范畴,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都可以做出行业务,但未来是不是能够享受同样的待遇,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至于盈利问题,出行行业讲求规模效应,单辆车盈利的意义并不大,更重要的是发掘了多少客户资源,以便通过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掌握了客户数据,这其中的价值是很大的。因此,当前不能把盈利作为短期目标,而是要把良好的口碑、更好的形象、更大的规模作为首先考虑的事情。

作为B2C平台,曹操专车规模达到了第一阶段的预期,今年将进入更多省会城市。

中国财富网:目前曹操专车已完成A轮融资,有无进一步的融资计划?

刘金良:曹操专车准备今年完成B轮融资,投后估值希望达到250-300亿元。目前有意向的投资机构很多,内部团队正在规划,还未开始实施。曹操专车希望引进战略投资者,能够带来资源,实现延伸价值等,而不仅仅是纯粹的财务投资者。

曹操专车希望早日登陆资本市场,但现在为时尚早,需要再通过两三年将规模做得更大。在股权方面,吉利控股集团比较开放,并不一定要做曹操专车的大股东。

中国财富网:怎么看SUV在国内电动汽车领域受到热捧?

刘金良:电动汽车不会向大型化发展,这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衷是违背的,新能源汽车是要促进节能减排。

中国财富网:怎么看待互联网造车势力的前景?

刘金良:不是很看好。互联网企业注重轻资产,但造车需要扎扎实实的线下能力。网约车不是“互联网+”,而是“+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只是实现目的的工具。互联网造车企业的售后服务如何保障、代工厂和品牌的责任划分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仔细思考。

作者:郭儒逸

新媒体编辑:田甜

原创文章 欢迎分享

转载请注明

本文转自中国财富帮(微信号:cfbondcom)

易纲履新后首次公开演讲视频

6分钟听懂:独角兽、CDR是啥

这一年,你的钱去哪儿了?

一张图告诉你区块链是啥

赴纳斯达克上市的诱惑和风险

炒股用得上的两张表格!收好不谢

一文读懂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点击加入核心粉丝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