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客脸上笑嘻嘻, 当地人从来都不去

 ShirelyLee001 2018-04-21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经常被朋友问

“你们那有啥好玩的?”

“西安好吃的馆子推荐一下呗”

“南京除了夫子庙还有哪能逛逛的?”

此时你的内心应该是

“我家楼下的武汉热干面其实就挺好吃的····”

'朝阳大悦城我每周都去逛···”

“大众点评其实可以了解一下···”

但你显然是不能这样说的

但是如果要问不推荐,一准能报出来个各地区代表来

比如北京人不推荐全聚德烤鸭

成都人不推荐宽窄巷子

厦门人不推荐曾厝垵

天津人不推荐狗不理

武汉人不推荐户部巷

长沙人不推荐火宫殿

以及···东北人不推荐快手···

你要问为什么,只能说:推荐的理由各具特色,不推荐的理由却大抵相似。

但外地游客心里不一定这么想了,跨越半个中国没吃到全聚德烤鸭,北京炸酱面,没去南锣鼓巷,不到长城证明一下自己是好汉,你就想打发我走?

毕竟我也是不会把一位旅行编辑去了成都还去打卡宽窄巷子,结果被踩掉鞋的这种事情告诉我办公室同事的。

虽然各地的景点千篇一律,好吃的馆子万里挑一,但我没去过户部巷!我没去过平江路!我没去过洪崖洞!人家好奇嘛!

再说,不拍张照片定位一下,怎么表示我来过?

虽然作为非北京土著的东北籍旅行编辑,经常有人问我“来,北京游玩推荐一下”、“哈尔滨旅行攻略分享一下(我只是东北人并不是哈尔滨人啊!)” ,我只能脸上笑嘻嘻心里···说:“我们先去一趟南锣鼓巷,然后再带你去杨梅竹斜街逛逛。”(为自己的机智鼓掌)

一般这些地方都是游客玩的笑嘻嘻,本地人基本都不去,那本地人会推荐你去哪?且往下看

厦门曾厝垵

说起厦门谁不知道曾厝垵啊,第一次去厦门我也是跟着网上攻略喜滋滋地订了曾厝垵的民宿,以为自己住进了“全国最文艺的村落”,没想到来自现实沉重的一击是在曾厝垵里吃的一碗不太正宗的长沙臭豆腐。

一开始进去的时候觉得挺有意思的,苍翠的榕树也确实有点小清新的气息。网红店和文艺店铺一家接一家,但大多数小得只有门面,赶上旺季你连门面长什么样都看不见。看着生蚝1元一只,肉还这么大一颗简直不要太便宜(想着沿海海鲜可能就是这么实在),要了10元1份。吃了几个简直想吐(哭),生蚝根本没熟,怕是自己吃了网红店,人家供不应求吧。

花花绿绿的小房子和民谣酒吧里驻唱歌手嘶哑着嗓子哼出的“董小姐”,想要让声音穿过人山人海麻痹大家,这就是“全国最文艺的村落”。

不管是曾厝垵还是鼓浪屿,大家都给厦门打上了文艺的标签。要是想打卡网红店或装一把文艺青年,推荐你去沙坡尾GOODONE旧物仓万石植物园也可以逛一逛,不仅拍出来照片好看,也是真正能逛到一些小店,走走停停感受厦门的地方。

华新路上是老别墅聚集的地方,人流少、车也不多,沿着老街蜿蜒向上,一路郁郁葱葱,大隐隐于市的“不在书店”也在这里。

如果想要体验厦门的古早味,那八市一定要去,充满了烟火气与市井味的八市,散发着完全不同的“厦门味”。这里没有网上推荐的必吃,随便走进一家坐满人的小铺,都是厦门的招牌。阿杰五香、明月虾面、浮屿大同鸭肉粥、劳松扁食···八市走到头,厦门最好的味道一半都在你胃里。

GIF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百家村也是个市井好地方,利友盐水鸭、林扁鱼丸、好德来姜母鸭等小吃,在厦门远近闻名,很多老厦门经常跑到这里来解馋。

北京南锣鼓巷

关于南锣鼓巷,网上对它的描述是——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是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但去了以后很多人抱怨,我以为它是左边这样,没想到是右边这样——

▲ 想象

▼与现实

其实这里是真正的老胡同并没有错,但当它更像一个景点,并且用无数瞎胡闹的“北京小吃”来装满这条胡同,就失去了真正的北京味。

以上这些,北京人表示不背锅。所以啊,如果你跟一个老北京人说要去逛南锣鼓巷吃小吃,他肯定会摆摆手,告诉你:甭来这一套。

最早的北京小吃去处有两处,一是大栅栏,二就是牛街。大栅栏现在“沦陷”得差不多了,咱还是牛街走着吧!

盛名在外的聚宝源涮锅,想不排队,那就得赶早。而来这里,你肯定能看见老街坊们三五成群排着队买小吃,豆汁儿焦圈儿都能找到,驴打滚、豌豆黄、糖耳朵、艾窝窝、山楂糕,或者来份爆肚儿、买点羊蝎子回家自己炖,随您选。

但如果你想去北京走胡同,感受原汁原味的北京风情?这就对了。老北京话里这么形容北京城的胡同: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胡同太多,拿哪儿举例子都欠点意思。但是,你可以从交道口的西口穿进去,沿路看看老北京的建筑,到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的鼓楼东大街、五道营胡同散个步。或者到北京最长的胡同东交民巷,看看风格各异的洋房构成的使馆区,感受胡同的多元化。不过无论去哪儿,串胡同的时候都请记得别打扰居民的生活哦。

上海城隍庙

所有的旅游攻略都告诉你,到上海旅行,要去城隍庙。但即便它位处上海的黄金地段,一波又一波游客乐此不疲地奔赴于此,但这里有许多淘宝上你绝对不会买的特产和纪念品,南翔馒头店的排队队伍也仿佛排去了世界尽头。

如果里弄是一副画卷,展开它,你看到的会是上海人生动的邻里日常。我去问了问上海的爱彼迎房东潘荣达,她说,里弄里是自己的童年,也装下了街边小店的生煎包和葱油饼的香气。

在里弄里,老伯伯不紧不慢的摆弄花花草草,蟹粉小笼的滋味可以在口中回味很久很久。有一天,长大的人走出了里弄,在灯红酒绿的新世界里尝遍更多的新鲜滋味,可是当你重新迈进弄堂口的那一刻,时光又慢下了脚步。

你可以到虹口区的山阴路、多伦路、鲁迅故居、1933老场坊,回望人文百年,在曾住满现代文学名流的多伦路逛书店淘旧货,感受上海百年文化积淀;或者到山阴路品尝本地人都爱的小笼包。

再比如,到思南路看看旧时的公馆,吃一碗当地人从小吃到大的阿娘面,然后沿着这条始于1912年法租界内的马路,走一走。这里每年秋天“落叶不扫”,会留下金灿灿的秋景,让周围二十几栋花园式洋房,成为一部城市历史的写真集。

旧式海派风情中,装下十里洋场的过往繁华,也装着如今上海的文艺和深情。

里弄见证着这个城市的百年风雨,也承载着几代人对“家”的记忆。时代在重塑着它的角色,它也不断启发着人们对新的生活方式的想象力。

南京夫子庙

无论你想感受金陵的江南气质,还是一探“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都”的千年古城气息,南京人可能都不会推荐你去夫子庙人挤人。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听到这十个字,你大概就知道颐和路的最大特点和模样了。早晨这里有洒满一地的阳光,午后是自行车的车铃,秋天掉满落叶,春天勃勃生机。

颐和路公馆区现有285处院落,其中264处具有民国风貌,被誉为“民国建筑博物馆”。北到江苏路、东至宁海路、南抵北京西路、西至西康路,分为13个片区。

它曾经是国民党军政要员、社会名流和外国使节集中居住的高级住宅区,不止是历史的缩影,也在充满艺术感的建筑群里,带给你一个安宁的南京。

认识一座城市,除了当地人之外,老房子也会说话。作家张守仁曾经写道:“在我心目中,世界上没有哪条街道可以和颐和路相媲美——即使是与法国巴黎最豪华、最漂亮、气度最轩昂的香榭丽舍大街,也不能和我心中的颐和路相比。”

南京最市井也最可爱的一面,都能在这里找到。

苏州平江路

要说苏州的平江路和北京的南锣鼓巷有什么不一样,那大概就是有河和没河的区别吧。江南水乡总是比北京的胡同多了几分的韵味,不过这几分韵味只有在早晨十点前游客大军还没占领平江路的时候能感受的到。

(平江路往里走一走,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要是十点后去了平江路,看着街边的章鱼小丸子,10元30串的铁板鸭肠,生蚝粉丝、杂粮煎饼,在夹杂着苏州特产的叫卖声中,分分钟感觉自己在苏州平江路和厦门曾厝垵、北京南锣鼓巷几个空间中穿梭。

要说山塘街和平江路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一个人更多的平江路吧。

苏州人不会推荐你去平江路,但我会。因为在平江路主街的小巷子可隐藏着不少好地方。苏州人当然不会在家门口的小巷子感受“苏州生活”,但这些生活气息浓厚的小巷子可以让外地人一窥苏州水乡的生活,小桥流水和门口晒太阳的老太太,浓浓的生活气息,让人觉得这是平江路又何妨。

在人头攒动的平江路,一拐弯的寂静处坐落着一个四合院,里面有一家“初见书房”,深深的院落被植物环抱,寂静清廖。书店在室内室外都有座位,可以点咖啡或者茶,如果登上二楼,隔着小小天井往外看看,也是一片黛瓦的屋顶,院子里偶尔会有人弹古筝,里面的人也都是轻声细语,正是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别管平江路的小吃队排的多长,真正的好味道离它都不远,长发的肉月饼现做现卖,刚出锅的最好吃,青团子也是老字号,过了季节都吃不到。哑巴生煎虽然也算盛名在外,但苏州人还是推荐的。朱鸿兴,伟记奥灶面,这些苏州老面馆大都是没什么服务,来的都是老苏州,“一碗鲍爆鱼面,宽汤,重青”,你听听,这才是苏州。

成都宽窄巷子

我问一个成都朋友,“成都有什么推荐的地方?”

答曰:“我推荐不要来,成都真的不好玩。”

成都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地方。在北上广的人不相信眼泪,在成都的人吃到半夜才睡。

GIF

宽窄巷子?你可别闹了,在成都人的胃里没有这条街。第一次去成都初生牛犊不怕人多,硬是在宽窄巷子挤掉了一只鞋,提都提不上来。小吃是不少,能吃的不多。

你要问成都人去哪吃饭,建设路,奎星楼一溜的馆子给你报上来。光是奎星楼500来米,从街头到街尾有不下20家馆子,有小清新也有重口味,要是吃遍奎星楼,你就拿下了成都美食届的扛把子。

赵雷的一首《成都》火了小酒馆,也火了玉林路,而我去了成都,发现没有玉林路,而是玉林南路,玉林北路···小酒馆是挺小,人都冲着一首《成都》在门口排队呢。

离小酒馆不远有一家耍酒馆,店和小酒馆小的不相上下,屋里坐不下就支起来一个小桌子,放两个板凳在门口坐下,吹着小风喝着小酒再抓两粒花生米,成都人的酒馆就应该是这样。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钟爱玉林的人们话题中,有些却会是共同的,比如美食和酒,音乐和诗…如果你是一位习惯随性向当地路人打探美食去处的旅者,那么在成都玉林,你可能会让对方很难堪,因为这道题,实在太大了,两张答题纸哪里能写得完。

重庆磁器口

去啥子磁器口和洪崖洞嘛,真假仿古建筑混搭在一起,眼前身边都是众众众众众。

如果有人说:“磁器口才是重庆最好玩的地方!”

那重庆人会翻个白眼问——

我们重庆的小编,认真地推荐了十八梯、下浩老街、川美黄桷坪校区,咱一个一个说。

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更多人知道了十八梯这个地方。对于重庆来说,十八梯连接了以解放碑为代表的上半城、和长江边的下半城。这里有重庆最生动的样子,原住民们穿行于老阶梯之间,烧饼贩子和修面匠依旧忙活着老摊子。十八梯在17年已经拆除完毕,18年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眼前,今年想去的话,记得提前查查那边的修建情况。

而如果说十八梯唤醒了人们关于老重庆的记忆,另一条街“下浩老街”也跟着进入众人眼球。

下浩老街在以前十分繁荣,因为这条街是到长江边上龙门浩码头的必经之路,众多小商铺聚集而来。然而,东水门大桥的修建让人们渐渐遗忘了这片地区。这里只留下了众多画满“拆”和“危险”老旧房子和一群天天吹垮垮(聊天)的老头老太。

直到一群年轻人,爱上这里的单纯宁静的生活后定居下来为这条残破的街道注入新的活力。他们用废弃的窗户、板凳做装置艺术,邀请艺术家、小朋友来街头涂鸦,围上栅栏种花花草草。可惜的是,现在的下浩老街正在拆迁中,曾经下浩老街的繁荣只能从断壁残垣中读出些许。来重庆,多去kakagogo(角落)的地方转一转,就能瞥见老重庆们在这座城市里最真实的生活。

黄桷坪对于重庆人来说绝对是艺术与自由的代名词。从20世纪中期,川美在此地落户开始,这里就承载了一代又一代重庆艺术家的记忆。这里见证了川派油画的诞生与荣耀,见证了一位位美术家热爱生活的样子。对于艺术家来说,他们眼里的世界总是充满着新奇与美好。

为了守护老旧的黄桷坪街道的存在,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他们拿起一瓶瓶颜料,把黄桷坪街道绘成了自己眼里最美好的样子。这一条涂鸦街是世俗生活与高雅艺术的碰撞,是艺术家们的单纯与现实世界的复杂的碰撞,是老旧的街道与新兴的创意的碰撞。如果你来重庆,你必须要去黄桷坪看看这一片最艺术、最自由的地方。

每座城市,都有一些献给外地游客打卡的景点,也有很多当地人内心的宇宙中心。

说了这么多,你在哪里“悔不当初”,又在哪里曾“相见恨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