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集盛湖话寒柯

 吴越尽说 2018-04-21
来源: 吴江日报│ 作者:萧海铭 │ 时间:2011/10/14 10:38:02

图为沈景修墨迹。

  辛卯莺时、因养疴久居京华之书画名家吴民先老师莅盛,随携其玄外祖沈景修(晚号寒柯)朱笔手迹二页:《仙鹤草方》以示,并附题跋、诗咏一帧,云:“闲时搜检旧籍,见先外祖遗墨数件,已捐赠吴江博物馆,此件墨迹虽系古时验方,然内容完整、交代明白,且推己及人,谆谆嘱付后人广为传播以济世人,圣德仁心、堪援家风源流。乃持归故邑,拟倩乡里贤达各施题咏、续成卷帙,冀以传承后世、永久保藏”。此议一出、闻者无不称善,邑中书家华建平首开锋颖,撰成跋文二百言;继有市委、市文联领导,书家孙氏悦良、俊良昆仲各展妙笔、亲书颂词以达;复见江城才子汝悦来吟成《蒙庐老人朱墨仙鹤草方真迹》一律、盛泽诗人谭首盛吟成《沈景修先生仙鹤草方》二绝句,并皆墨书送至;本地著名紫砂收藏家姚远本有寒柯墨宝珍藏,再睹灵迹、敬慕之意油然而生,迅撰百数十言以表心曲。余虽不才,遇此文坛佳举、不禁跃然,亦赋《读寒柯老人遗墨并和苕翁吟长》二绝,以附冀尾。不久,全部文词诗歌汇集,在进行精裱的同时,率先由姚远君将其影印复制成手卷。
  5月20日,民先老师再次莅盛,其时与者已可人手一卷。在共同鉴赏、感慨古人书法精妙、宅心仁厚之余,复论及对先辈墨宝的收藏,一经交流,方知座中诸人皆关注已久,且非仅基于鉴赏,更有感于寒柯老人虽藉占秀水,然自25岁迁盛定居,越四十年,后代子孙繁衍俱在盛泽,次子沈斯湛(字鹭乡)即以附贡生入仕,任震泽县巡检司巡检。尤其是寒柯老人的书法名动江南、成就极高,为此嘉兴市早就把他列入当地书画名家序列,而究其一生行迹,除了历史渊源外,实在与嘉兴无多大关系,其作品遗存亦以吴江居多,除吴江博物馆颇有收藏外,民间收藏也常见踪影,华建平、姚远、王凌、陈永泉等人均有觅得,余更在本世纪之初即撰文作过专介,众人以为,如此一位大书法家,我们吴江书界理应确立他的历史地位,以昭后来,他不仅是盛泽的骄傲,更是我们吴江的骄傲。议论及此,共同相约,俟民先老师三次来家乡时,汇聚各自藏品,举办一场《寒柯墨宝鉴赏雅集》,地点就设在“盛地雅舍文化艺术沙龙”,特邀约更多同好相聚、观摩。
  我们常说自己的家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底蕴不正是因为有沈景修这样的历代书画家、文化人士和他们的辛勤耕耘积累所成吗?
  链接——
沈景修其人其事
方朔

  沈景修(1835—1899年),字汲民、号蒙叔、晚号寒柯,原籍秀水闻溪(王江泾),1860年洪杨兵燹、闻溪皆成焦土,景修举家迁盛泽,居斜桥之左近。次年只身赴杭州,以贡士身份入“久官书局”,与谭献、张景祈等人相交往,并校勘书籍。1864年清廷补行江南各地因战事而未能按期举行的拔贡生辛酉(1861年)科考,景修往试入选,诰授朝议大夫蓝翎五品衔,越年“入都朝考被落,方入资为科中书,旋改学官”,历署萧山、宁波、寿昌(今建德)、分水(今桐庐)县学训导、教谕(相当于教委、教育局)等职,历时达二十年,约五十岁左右始归里。赋闲后雅好山水、游咏翰墨,“尝结七友邓蔚探梅赋诗刻石周”,直至晚年“腰脚示疾、函告沉緜”仍“未废吟写”。因此,诗词和书法是他留给后世的两大遗产。
  沈景修一生撰写了多少首诗词,现在自然无法作出统计,仅有案可稽的就有《蒙庐诗存》四卷加外集一卷,已刊行传世;《井华词》二卷及《蒙庐续诗存》、《骈体文》、《联语偶存》,《盛湖志》中载“存、未刊”,故亦不明卷数,更无法了解数量了,且笔者访求多年,即便《蒙庐诗存》亦杳无踪影,但《盛湖志补·书目、艺能、集诗》各卷中尚分别载有为《蒙庐诗存》作序的谭献和李道悠的序文、沈景修生平成就简介和他的五言、七言律诗五首,可以说是采入方志中内容最多的人物之一,尤其是把他的作品纳入“土著”而非“寓贤”,说明当年地方文坛早已把他看作本地人了。
  根据谭献的序言所述:“古今体诗稿付献读定次第,得五卷六百余首”,其中“论诗绝句百章”和“又以绝句诗八十篇,扬搉而陈二百余年书人”,(即以诗论诗和以诗描绘清代书法家的诗共一百八十余首)“献乃次(将)二者合为蒙庐外集”。据此可推断《蒙庐诗存》四卷辑录四百余首,每卷百首以上,谭献将其分为“情志”、“逰观”、“酬赠”、“哀怨”四部分。同是拔贡出身的嘉兴大文士张鸣珂在《怀秀水沈蒙叔广文景修》一诗中称:“并辔游长安,才名冠当世。献赋蓬莱宫,同作等闲弃。”可见诗艺修为之一斑。而沈景修更大的艺术成就还是表现在书法上。
  《盛湖志补》载:“书法为世所推崇”,“晚年自信可传者在行书,流布最夥”;谭献云:“沈子书艺逸荡秀峻,使人不思赵(孟頫)、董(其昌)”,可见评价之高。记得2003年我曾写过《墨书扇面蕴书香》一文刊于《吴江日报》,其时反映的书法扇面还是沈景修青年时所作,已颇具晋唐风骨和杨凝式《韭花帖》韵味,此后又写了《文而能化话石盆》,由于盆上镌刻的题字已是作者晚年所书,敦厚古朴更觉气象万千。无怪在《沈府君墓志铭》中云:“少时吴江沈逸楼示君书翰,俯仰古法、从衡正变,于是书鸣一时,逮老而墨本流布、踵越近代,展卷如遇晋唐名笔”。此后,《盛湖竹枝词》作者沈云亦有:“寒柯后起冠时辈,书名满江浙”的赞语。据了解,沈景修时代虽已距今一百多年,且皆是兵燹、战乱频仍的年代,然他的墨宝留存数量仍颇足称道,以至于我们今天得有举行雅集鉴赏的机会,其间也正说明当年的收藏者对他作品的看重,尤其在最近几年,本地已有多人专门临习沈景修的书法,如谭首盛的书作已颇具寒柯老人之神韵,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众所周知,开中国书画一代新风的大家吴昌硕是吴民先老师的曾祖父,亦曾在盛泽寄寓过,而沈景修又是玄外祖父,两人仅相差九岁,最近闻知盛泽篆刻家高智海先生还收藏有吴昌硕为沈景修所治“寒柯”印章一方,这类历史文化遗存在今天皆已弥足珍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