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获赠美妻,遭劫做妾,巧计接回:中唐穷书生的婚恋传奇

 老刘tdrhg 2018-04-21

家贫无力娶妻,获赠美艳女子,战乱夫妻离散,妻子被人劫走纳为小妾,后来虽然被用计接回,但却面临灾祸,最终皇帝出手了……下面这首诗,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所作,其中“春城无处不飞花”则是千古名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题为《寒食》的诗大意是说:“暮春的长安处处飘絮飞花,寒食节宫墙内柳枝摇曳风景如画。傍晚皇宫里忙着传送御赐蜡烛,轻烟袅袅散入王侯权贵之家。”

“寒食节”即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御柳斜”暗指唐代寒食节的插柳习俗,朝廷近臣的府门可插上御赐的柳条;寒食节要连续三日寒食和禁火,连火种都要灭掉,到清明再“乞新火”:由众人钻木取火,先钻出火的人将火种献给皇帝,皇帝再举行“清明赐火”典礼,将火种赐给近侍群臣,于是就有了“日暮汉宫传蜡烛”的场景。诗中用“汉宫”代指“唐宫”,在唐代诗赋中较为常见;“轻烟散入五侯家”,是指王侯近臣都纷纷得到皇帝的恩宠。其中五候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这里泛指王侯近臣。据称,这首诗有讽喻皇帝宠溺近侍之臣的意思。

这首诗的作者叫韩翃,字君平,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笔法轻巧灵动,写景别开生面,在当时流传甚广。据说后来唐德宗欣赏韩翃的才华,并特别喜爱他《寒食》一诗。德宗曾亲笔点名要他知制诰,但当时有个江淮刺史与其同名,中书省便请示是哪个韩翃,德宗便在诏书中注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

韩翃画像

韩翃出身贫寒,少负才名,儒雅俊逸,淳朴敦厚。及长虽诗文俱佳,但却因家贫无力娶妻。他有个姓李的好友是权贵之后,家境豪富。和当时许多达官贵人一样,这位李公子有蓄养家姬之好。需要说明的是家姬不同于青楼女子,只以歌舞之技娱乐主人和宾客,但可随意买卖。其中也有一些半婢半妾的家姬,不当一概而论。

李公子经常邀请韩翃到家中赴宴,韩翃对李公子的家姬柳氏一见钟情。这柳氏年轻貌美,能歌善舞,艳绝一时,并且还风趣幽默,十分善解人意。她也非常欣赏韩翃的才华和为人,打心眼儿里想做韩翃这个秀才夫人。二人彼此一见倾心,虽然都未表白,但聪明的柳氏自然明白韩翃的心思。于是,大方的柳氏伺机将此事说与李公子,希望李公子成全,结果豁达仗义的李公子欣然应允。

次日,李公子便邀来韩翃,家宴之上对韩翃说:“兄弟你喜欢柳氏,为什么不早说?”于是,他不仅将柳氏慷慨赠与韩翃,还随赠三十万为二人婚事之用。随后择了良辰吉日,洞房花烛,韩柳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次年韩翃考中了进士,便回乡省亲,妻子柳氏暂留长安。

不久后发生了安史之乱,两京沦陷,为避兵祸,柳氏便剪发毁形,寄居在法灵寺中。当时,韩翃已被淄青节度使侯希逸招为幕僚。唐肃宗收复长安后,韩翃十分想念已分别三年的妻子柳氏,便差心腹之人秘访她,并带上一袋碎金和题为《寄柳氏》的词:

章台柳,章台柳,

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

也应攀折他人手。

章台在长安城西南。韩翃借柳喻人,用“柳”来代指柳氏。柳氏年轻貌美,又分别日久,加之兵荒马乱之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比如因处境艰难而移情别恋等等,韩翃难免担心和疑心,于是才填词试探。韩翃的心腹辗转找到了柳氏,柳氏捧着那袋碎金泣不成声。临别,托韩翃的心腹带回她的一首《杨柳枝》词,又名《杨柳枝·答韩翃》等:

杨柳枝,芳菲节,

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

纵使君来岂堪折?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是指唐时人们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这里是指与韩翃长年分离,不得团聚。最后两句是说折柳要及时,不要等到到秋天柳叶落尽。这两句翻译成大白话是说:“离愁别恨,漂泊不定,我已不复往昔的美丽。真要到了人老珠黄时,就算你来到我面前,又怎能心甘情愿地要我呢?”读罢,韩翃涕泪沾裳,心痛不已,多么想马上就见到妻子,可因军务繁重无法脱身。

韩翃思念日笃,正寻机与妻子团聚时,却不料祸从天降——番将沙吒利贪恋柳氏的美色,就将其劫到府中纳为小妾,夜夜宠之。不久后,韩翃随侯希逸觐京师,便到处寻找柳氏的下落。忽一日,韩翃在长安城大街上遇到了华车美服的柳氏,匆匆间简短的几句对话,韩翃得知了柳氏的处境,顿觉天昏地暗,陷入无尽的苦涩和失落中。

回来后,韩翃每日郁郁寡欢,紧锁愁眉。得知他的不幸遭遇后,同僚们都为他鸣不平。为人仗义的侯希逸部属许俊挺身而出,决定帮韩翃用计接回柳氏。他趁沙咤利在外时,飞马赶到沙咤利府邸,谎称沙咤利不慎坠马摔伤,生命垂危,急欲见柳氏一面。就这样,许俊顺利将柳氏接回与韩翃相见。夫妻相见,抱头痛哭,众人在旁也悄悄拭泪。

冷静下来后,大家都在想:“沙咤利因平叛有功,深受德宗宠信,如何能容爱妾被人劫走?”于是,感觉一场灾祸正在袭来。危急之中,侯希逸向德宗皇帝呈送奏章,奏请德宗干预此事。德宗阅过奏章,见是大才子韩翃之事,便心生怜悯,御批韩柳二人破镜重圆,并赏赐安抚了沙咤利。

韩翃和柳氏的故事轰动朝野,并连同他们的词作在后世广为流传。韩翃《寄柳氏》词中的“章台柳”三字,也成为了词牌名,又名《忆章台》。这正是:

东君细细妆柳条,

一枝一叶尽妖娆。

世上偏生攀折手,

情词读罢恨难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