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难时的两兄弟,一人殉国成民族英雄,一人降敌成民族罪人

 冷泉阁主人 2018-04-21

元初的时候有人写了这样一首诗:

江南见说好溪山,

兄也难时弟也难,

可惜梅花如心事,

南枝向暖北枝寒。

这是一首反讽诗,诗中提到了兄弟两人,一人号文山,一人号文溪,结合当时南宋陷落,外族占据神州的惨烈现实,我们可以大致解析如下:文山和文溪兄弟两人遭受国灭之难,但是两人的选择截然不同,正所谓南枝向暖北枝寒,一人殉国,一人降敌。

降敌的那人号文溪,名字叫做文壁;殉国的那人号文山,名字叫做文天祥,没错,就是那个被俘后誓死不降元朝,身为南宋遗民精神支柱的文天祥。

听上去有些讽刺。

但是更讽刺的是文溪降敌的时间是1728年的冬天,那时他作为惠州城的守将,大开城门,使得元朝大军如入无人之境;那一年的冬天,他的哥哥文天祥尚未被杀,还好好地活在世上,只是不知在他听闻弟弟降元的那一瞬做出了什么感想。

初初听闻这个故事时,你有什么感觉?

觉得文壁此人贪生怕死,在敌军面前吓破了胆子?觉得他贪恋权势,选择在元朝做官,丢了读书人的傲骨?还是他不配成为文家子弟,不配做文天祥的弟弟?

这些想法,恐怕多多少少有一点吧。

可是将时间往前拉上几百年,回到宋末元初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状况,文壁的这个做法有不对的地方,他不忠不义,可也有情有可原的地方,他保全了家族,也间接结束了动乱,护住了千千万万的百姓性命。

这个人,不忠于君,而忠于民。

当时神州陆沉,南宋灭亡的局面已经注定,或早或晚而已,但是早与晚的区别却是以千万百姓的性命为代价的,多打一日仗便会多出一些牺牲者,会使得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无所凭依,当然,这并不是说国难当头投降外敌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归根结底,文壁是国家的叛徒和历史的罪人,这个罪名没得洗,也不必洗。

我们只需要明白这样几件事。

南宋当时实质上已经灭亡,剩下的抵抗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文天祥殉国后,文家势必成为元朝的眼中钉,文壁出仕为官,其中有保全家族的意思;文壁当过临江路总管,一直致力于战后流民的安置工作,使其得以安稳度日;文壁为官后,文家全族归隐民间,文家子弟隐世不出。

所以说,文壁不忠于君,但忠于民;是民族罪人,但情有可原。

本文作者,泥石流工作室:脸滚键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