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综述:地质变化的动力是什么?

 钟希瑞 2018-04-21

地质学的课堂在野外,无数的中外地质学家为寻找地质变化的动力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乃至生命;今天处于叙述层面的地质学,为陨落地质学的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
       地质构造的应力是李四光先生的地质力学之精髓,但是地应力是怎么产生的?显然,李四光先生是不会去承认板块运动的;可是第四纪冰川运动不会在陆地普遍存在,即使有冰川的地方,成矿也是与冰川无关的呀!随后,陈国达先生的“地洼说”却发现了大地构造与成矿的规律,并得到了国际承认;可是陈国达先生错误地认为,板块运动是成矿构造的动力。这样“南陈”与“北李”的矛盾便产生了!时至今日,地质力学与地球化学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大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这无疑是阻碍了地质学的发展,因为在陨落地质学看来: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动力(能量)是物质(岩石、矿物)的重要来源;高能粒子的研究和大地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成了地质学今天的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地质变化的动力不明确,石油的成因有争议,震前的预报难度大,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地质学家,甚至影响了学术的正常交流;事实上“波浪状镶嵌构造”、“多旋回构造”等横向或纵向的地质构造,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岩浆冲击波塑性变形的结果。只要确定了陨石坑的位置,根据陨石坑冲击波的逆掩和順推方向,就会发现陨石坑的成矿规律。白垩纪,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陨石坑;陨石坑岩浆冲击波在不同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层流”逆掩或順推,冲击波里光速流动的物质产生金属态氢离子,金属态氢离子聚合成为二氧化硅、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岩盐、烃、水等等。这就是说:岩浆是小行星撞击产生的,不是来自上地幔,至于柯石英更不是“板块”之间碰撞后折返的,因为那是陨石坑中央锥的产物;受太阳系巨行星周期运行的扰动,地壳下部的金属态氢离子会在地下岩浆中异常流动(磁力增强,动物情绪波动),汇聚后达到临界点产生聚合反应,带来陨石坑中央锥的破裂,导致灾难发生。黄土高原的地壳稳定一些,是那里的陨石坑中央锥小,并且被深埋而已!      
       安芷生先生指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形成具有相关性;李廷栋先生指出了青藏高原“基底走滑、分层加厚”的隆升模式。事实上,白垩纪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形成四川盆地、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根本原因。由于小行星撞击力太大,青藏高原本来应该形成多旋回构造的地体,产生了“叠加”,蛇绿岩套就是几个地体之间的分割线;所以我们不要对蛇绿岩套产生“臆想”。      
       张海亭先生发现了铁镁质橄榄岩和菱镁矿的陨落成因,指出了“板块学说”的片面性、局限性;事实上,铁镁质橄榄岩和菱镁矿是小行星俯冲时由能量转化的;铁镁质橄榄岩和菱镁矿在随陨石坑冲击波坠落时发生了塑性变形,自然有陨落的痕迹。这样,所谓“板块”,就是由小行星撞击产生的硅酸盐岩浆冲击波层流冷凝形成的“流变”!“板块学说”的片面性、局限性会导致地质学某些概念的混乱,发生诸于“蹄窝”和“壶穴”这样的争执;还会出现“余动期”和“劈理”这样的概念,这都是我们对于化石的形成条件认识不足导致的。事实上,离开了小行星撞击产生的纳米级物质,是很难产生古生物化石的。由于新生代化石的缺失,就形成了人类发展史和恐龙断开的遗憾!
       地质学要有全球观念,因为地质变化的过程是小行星被地球引力撕裂后形成的小行星环坠落的灾变;环太平洋断裂带和特提斯构造域是一体的,地质工作者必须结合地球的自转,去对比研究太平洋两岸的地质构造。


(下图: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白垩纪陨石坑中央锥的冲击石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