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遇到困扰时,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喜杨杨emily 2018-04-21

(题图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关注后点击目录,可查看历史文章及各地工作坊信息。

我曾在微博上询问大家两个问题:“如果你初三的孩子有一次因为你叫他起床而大发雷霆,你会怎么办?如果你高三的孩子想去明星演唱会,但与学校安排的考试冲突,非常生气,你会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绝大多数回复都是说不再叫他起床,让他体验迟到的自然后果。自然后果法是非常常用的一个手段,但它永远是辅助,而不应该成为我们管教的法宝。如果成人带着“我要教训一下你!”的心态,无论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都会造成孩子的对立和抵触。家庭不是军营,迟到了自己承担后果是没有错,但孩子的情绪呢?他真正的渴望和感受是什么?被漠视了,我们没有理解孩子。

 

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是一个初三的孩子,他不是三岁,不想上幼儿园,于是撒撒娇、发发脾气。回想一下我们的中学生涯,难道我们不知道要按时上学吗?难道我们不知道迟到了会被老师批评吗?我们在学习压力特别大、而父母又不理解我们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感到非常委屈、无助、脆弱?

 

这个孩子是因为太累了、太辛苦了,升学压力那么大,课业那么繁重,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他并不是因为早上被叫醒而发脾气,而是这么长时间的压力积累,脆弱的他情绪无处宣泄,委屈、无助、焦虑,渴望被看见,但从来没有人真正走进他的心。请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放在这个孩子的位置,想象一下自己就是这个孩子,大家能感受到这个孩子疲惫不堪却一直坚持的心情吗?

 

回想一下我们高考前奋战的日子吧,或者我们刚参加工作时不断拼搏却又迷茫的时候,我们想得到的是什么呢?当我们在乱石中、泥泞中、荆棘中摸爬滚打的时候,我们需要什么呢?是别人提供的帮助吗?是一杯水、一个面包?是别人拍拍我们的肩膀说:“加油!我相信你能做到!”吗?似乎不是。


我们想要的其实只是一个眼神,一个看见的眼神,仿佛在说:“是的,我看见了,我看见你在那乱石中、泥泞中、荆棘中摸爬滚打了。是的,我看见了!”相信就是这样一种“看见”的力量,会让我们泪流满面。

 

一位朋友回复:“真是深有体会啊!我当初就是这样,虽然妈妈同意我继续睡不去学校,但我的心情并没有好起来,反而觉得很失落。”是的,因为深层次的感受和渴望没有被看见,表面上似乎解决了问题,但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疏导。而父母可能会更委屈:“我都让你继续睡了,你怎么还不高兴?”

 

如果妈妈去倾听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就会自己走出问题区:


孩子:“又起床!又上学!我困死了你知不知道!”

妈妈:“你看起来真的是很累啊。”

孩子:“我肯定累啊!我昨晚一点多才睡啊!那么多作业!”

妈妈:“是啊,那么多作业,晚上要熬夜,早上还要早起,任谁都要崩溃了!”

孩子稍微平静了下来。

妈妈沉默着陪伴了一会儿,孩子气哼哼地说:“算了!我再眯一会儿就起来,谁叫我是初三狗呢!”

 

不必说一些起床、迟到的话,不必催促。妈妈要向孩子传递一种相信的力量,孩子的情绪在得到认可和疏导后,他会自行判断。还有父母可能会疑惑要说多少才算结束,别担心,孩子会给你线索的。倾听时孩子是主导,父母只需要跟随就好了。说多说少、说与不说,都是孩子决定的,我们只要做到倾听和陪伴就好了。

 

第二个问题中,太多朋友说绝对选择放弃考试去演唱会,应试算不了什么,青春就应该多彩。没错,因为我们被应试害苦了,我们的青春全都奉献给升学和考试了,所以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我们一样。“我绝对不让孩子过我小时候那样的生活”,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力。


这样做孩子当时可能会很高兴,但事后也有可能抱怨:“妈妈你为什么不阻拦我呢,我错过了模考的机会,结果高考都没考好,正好考到了模考里的知识点啊!我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可是如果要求孩子去考试,给孩子分析不去考试的利弊,孩子又会觉得你是在讲道理,要说服他,而产生抵触。即便最后去参加了考试,也完全达不到考试的效果。

 

别忘了这是个高三的孩子,十八岁了,完全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我们要做的只是去寻找孩子的感受,用身心去跟随,和孩子同频。这样,无论孩子是选择考试还是选择逃课去演唱会,都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他在积极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孩子:“学校居然在演唱会那天安排了考试!简直太过份了!”

妈妈:“啊?这样啊!你一定很生气。”

孩子:“是啊!气死我了!我等了这么久就为了这一天!”

妈妈:“一直在等,结果有考试,如果是我,肯定失望极了!”

孩子:“那当然啊!你是不知道,上次XX演唱会,那叫一个火爆啊!……”

妈妈:“真的啊!听你这么一说,我都能感受到现场那种热烈的气氛了!”

孩子:“要不我干脆不去考试了,就说生病了,溜去看演唱会。”

妈妈:“嗯,听起来是个办法,去听演唱会,不参加模考。”

孩子:“……可是,这是最后一次模考,不参加就再没机会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了……”

妈妈:“的确是个很难的选择啊!又想去演唱会,又不想错过考试,真是让人纠结啊!”

孩子思考了很久,说:“算了,我还是去考试吧,反正再过几个月还有一场演唱会,那时候我已经考完了,我可以坐火车去。”

妈妈:“真是个不错的主意,到时候别忘了录点像回来给我一起看看!”

 

这个案例里的妈妈没有做任何评判,也没有分析去不去考试的利弊,更没有给孩子出主意,甚至在孩子提出要逃课去看演唱会的时候,也没有立刻就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间。同时,在孩子表现出考试也很重要的犹豫时,妈妈也没有趁机对孩子进行说教,最后是孩子通过自己的考量做出了决定。

 

也许有人会担心,那孩子不按戏路来怎么办?他就是坚持要去演唱会怎么办?别着急,倾听孩子的感受,帮助他把情绪温度降下来,等他有思考空间了,你们可以一起想一个双赢的办法,去满足双方的需求。有的孩子可能会提出,把试卷拿回家,在妈妈的监督下自己模拟一次,然后打分;有的妈妈可能会接受给孩子请单独的课程辅导等等。每个家庭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你们想出来的解决办法也会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最后的办法是什么,关键是孩子自己参与决策。经历自主感很重要,我们做了什么选择往往没有“选择”这个行为本身更有意义。

 

我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是想给孩子提建议、想办法。当我们给别人出主意的时候,潜台词是:我比你强。这个讯息被对方接收到,对方要么抵触,要么更加觉得自己不行,依赖外在的答案。其实真正解决问题的人只能是自己。然而我们经常无心地剥夺别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孩子。

 

但是如果我们去感受对方的感受,用身心去跟随。无论他去往哪里,我们都只是跟随。不必直接给他们解决办法,而是帮他们铺路,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很多时候,我们都太急于解决问题,但其实,答案永远在自己心里。

 

要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就要倾听和共情。但我们所谓的共情,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在讲道理,是在分析事情,是在给建议,是在替孩子做选择。我们太着急了,孩子一有情绪,我们就忍不住想扑上去,赶紧做点什么好让自己发挥作用,其根本目的,还是想让孩子赶快接受我们的想法,情绪赶快过去,问题得到解决。

 

于是我们对孩子说我们认为的东西,我们认为他应该有什么感受,我们认为正确的方法……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共情,因为书上是这么写的,专家是这么说的。而太多太多的“我认为”汹涌而来的时候,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就被淹没了,我们没有看见孩子,我们只顾着表达自己。

 

要想成功地倾听,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链接”,和自己链接,和他人链接,和孩子链接。可是因为我们用头脑生活得太久了,早就忘记了自己的心。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很难和自己的内心感受链接上。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感受都不知道,又如何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呢?我们的头脑里塞满了各种“应该”和“必须”,还有“不能”和“不要”,心的声音已经非常微弱了。而对孩子进行到位的倾听,恰恰需要我们与自己的内在有牢固的链接,能够坦然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了解并接纳所有的情绪。

 

当问题产生的时候,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父母对于孩子的意义,并不是每次在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直接给他一个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他了解自己的情绪,获得爱的感受和温暖的连结。


上篇文章:警惕自己的育儿优越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