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工砖雕,中国建筑之纹饰瑰宝

 来来永胜 2018-04-21



花瓶月季,四季平安

牡丹海棠,富贵满堂

松树仙鹤,松鹤延年

——《中国传统装饰寓意》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源远流长,是人类建筑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艺术形态。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人们习惯利用各类装饰符号来指示象征或隐喻一种情感表达,因此这种装饰艺术,真实映射着我们的民族意识和艺术审美经验,被国内外专家誉为“活化石”和“历史瑰宝”。


而砖雕装饰艺术,就是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门类,它以青砖为媒介,通过工艺技法在青砖上雕刻出各类装饰纹样,由于材质的普适性,砖雕装饰艺术在古代发展极为繁荣,其艺术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数千年的传承演变,让它不仅富有精湛的雕刻技艺,还蕴含有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是我们民族文化和传统技艺的立体结晶,具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读书为上,农耕为本”,农耕文明是贯穿整个华夏民族史的文明形态,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孕育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思想和审美经验,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统砖雕的装饰艺术风格。



在传统农耕社会,农业生产严重受制于天气的变化,人们都是在靠天吃饭,天灾常常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天有不测风云”便是对其生活状态最好的诠释。


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人们便不免衍生出尽如人意、风调雨顺、永保丰收的渴望,并借着一些能够被赋予某种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来寄托此种渴望与诉求。而砖雕作为建筑上的重要构建,于是常被作为民众抒情迁兴、表情达意的媒介与载体,用来寄托人们期盼生活富足美满的愿望。



如砖雕装饰艺术上常见的“四季平安”、“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艺术题材和内容形式,占据着砖雕艺术形象的主流,鲜明的反映着中国的农耕文明背景以及被赋予的丰厚精神内涵,体现出砖雕艺术发生的造物观念及生活原型的融合和共生。




古人云:“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自古以来,吉祥便是人们最根本的诉求。祈吉文化渊源久远,秉承着趋吉避凶的理念,在原始时期就以祈求上天降福苍生、消灾避祸的巫祭、占卜、祭祀活动形式出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可不谓深远。


正是由于这种人类情感诉求的根源性,因此古往今来无人不追求吉祥,祈吉文化渗透于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被人们物化出来的祈福纳吉的纹饰则成为了传达心声的工具,被广泛运用到传统砖雕的装饰艺术中,深刻影响着砖雕艺术的演变发展。



寓意吉祥的动植物纹饰是砖雕装饰艺术的灵魂。这些吉祥纹饰大多采用谐音、隐喻、借代、象征、比拟等艺术手法,将不同时空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物象和符号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吉祥装饰纹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和积极追求。


如香洲埠小楼王的照壁砖雕“九狮戏球”,由30余名匠人历时720多天得以完成,整幅画面构图严谨,雕刻精细,九个狮子活龙活现,栩栩如生,可谓是国粹级别的砖雕珍品,表达着多子多福、招财转运、和乐融融的寓意。



又如香洲埠“凤戏牡丹”砖雕,运用多层浮雕、堆砖等技法,匠心雕琢,其构图饱满,情节复杂,其形象更是纤巧生动、精细入微,其凤凰与牡丹的形象组合,生动表达着富贵祥和、幸福美满的吉祥寓意。




中国被视为礼仪之邦,其延续数千年的传统礼教文化几乎渗透于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作为传统建筑重要构建的砖雕也不例外,在其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视觉形象传达礼教文化的砖雕纹饰艺术。


“艺术总是以艺术形象的形式诉诸人的感性、知觉、情感及理智,从而自然的对人们产生某种教育意义和行为导向。”工匠们鬼斧神工的将礼教思想和价值观念物化为砖雕艺术,使人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思想上也受到启迪,精神上得以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人们的思想意志和价值取向,实现了装饰之美与思想教化的完美结合。



在砖雕的形制与色彩上,宫廷和民间砖雕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彩为饰,不得四处飞檐。”这是明清时期对砖雕的纹饰规定,民间不得雕刻藻井,不得用五色文彩,向人们传达着森严的宗法礼制观念。



而在砖雕的装饰内容上,礼教文化更随处可见。如“五伦图”、“五子夺魁”、“燕山教子”、“渔樵耕读”、“渭水访贤”等纹饰,这些装饰内容充分寄托了民众对封建礼制等级观念的强化以及对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伦理道德标准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映射着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文化取向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中国砖雕装饰艺术,数千年亘古相续,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并不只是一种精湛的雕刻技艺,它们更是一种民族文明和文化内涵的立体结晶,有着无可比拟的文化艺术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