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嘉德2017古玉鉴赏

 四明居 2018-04-21




古玉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载体,早期的古玉代表了神权与王权,也有皇室礼乐题材的表现。比如,玉舞人是汉代贵族妇女随身挂系的配饰。此种題材玉佩的流行,得益于西汉中后期国力富强和自上而下的歌舞燕乐风气。汉宮后妃不少是歌舞能手,如《西京杂记》称刘邦宠姬戚夫人善鼓瑟、击築,“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侍婢数百皆习之,后宮齐首高唱,声入云霄”。《汉书·外戚传》载汉武帝宠愛之李夫人“妙麗善舞”;汉成帝的赵皇后“学歌舞,号曰飞燕”。




战国      

 玉雕螭龙纹饰件 6.3 cm.

 295,000港币



此饰件为拱背长方形,表面以阴刻及浅浮雕结合的手法饰螭龙纹,纹饰繁复,精美异常。螭龙纹为一种典型的古代传统装饰纹样,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蛟龙类。《说文·虫部》有释:“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其形盘曲而伏者,称蟠螭。躯体比较粗壮,有的作双尾状。此饰件整体用螭龙纹来充填,蜷转圆弧,熨贴成章,饰件背面则光素无纹。饰件四角各钻一小孔供佩系。饰件设计巧妙,匠心独具,为战国玉器风格,雕琢古朴浑厚,立体感强,沁色古朴。



文化期 

黄玉斧 8.3 cm

 11,800港币



玉斧由石斧演变而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时候已经转变成了氏族酋长或部落联盟首领执掌王权的象征物,绝大多数已脱离实用价值,用于一些仪仗、礼仪场合,充分反映了玉器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此斧黄玉质,局部带沁,为略呈扁平的梯形器,顶部截平,钻有一孔,可缚扎执柄,下端为刃,两面斜削呈弧凸形,周身光素无纹。整件玉质滋润柔和,光泽细腻,手艺精良,是十分难得的精品,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史、文化史、人的审美观念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文化期 

玉雕兽面纹琮 5 cm.

 80,000-120,000 港币



玉琮在中国古代用于祭祀,本品即是良渚文化时用于通神的工具和载体。整器为牙白色,方柱体筒形秉承自天圆地方的理念,琮体以棱角为中轴线,幷向两侧对称分布,中间有一条深横槽将琮分成上下两节,上节从上至下饰弦纹、连续卷云纹饰、弦纹和简化神人人面纹,人面仅以两个椭圆形凸面示人内外眼角,眼下方中央为折角长方凸块表示口部,其上琢以阴线,以示牙齿;下半截的琮体四角均阴饰兽面纹,两个椭圆桥形大眼睛内阴刻繁复的阴线,下方中央亦有折角长方凸块和阴线表示口部和牙齿,此兽面纹工艺精湛,纹样精美。此类神人与兽面纹的结合是良渚文化玉琮的经典主题,拥有它的人可能是部落首领或是巫师。观此器可知高古之美,抚此物亦叹文化之殇。

纵观公私诸藏,台北故宫、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均有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之良渚文化玉琮藏品,但论之相较,本品纹饰特殊,不仅有神人面和兽面的组合纹饰,在玉琮的上部亦有连续卷云纹。与本品类似者可见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玉器卷》,第56页,图9),国博藏品亦在玉琮人面纹的上部饰有卷云纹饰,相异之处于国博藏品纹饰横向分为上下共三组:神人纹+兽面纹+神人纹的纹饰组合,本品则为神人纹+兽面纹的纹饰组合,有意思的是,两件藏品连续卷云纹饰均在神人纹饰的上部,两者一定同时出现,可谓有趣,值得深究。



文化期

 玉三孔刀和青灰玉斧 37.5 cm.

 247,800港币



玉刀表面有墨青色斑纹,如水墨氤氲。玉刀尖峰为斜三角形,后端竖直,刀背平直,刀背处开有三个圆孔,圆孔等距排列。玉刀刀刃斜削犹如开刃。玉刀通身素面无任何装饰,简洁朴实。玉刀作为礼器,盛行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它既是权利的象征也代表着收割。此品玉质细腻,做工精致,当是此时玉质礼器代表的珍贵作品。

玉斧表面有较多纹路,颜色较深。玉斧刃端呈浅弧装,当头竖直,幷有一圆形孔,应为固定玉斧之用。玉斧上下边沿基本平直。本品是文化期象征王权的重要礼器。



东周

 青灰玉谷纹出廓环一对和黄玉镂雕龙纹璜 29,500港币



战国时期青白玉谷纹出脊环,一对。青白玉有土沁,玉环上布满谷纹纹饰。玉环内外都有凸起的边棱。外棱一周等距分布有六个浅浅的类似卯口的凹槽。本品玉质细腻,颜色温润,做工精致,当时战国时期王公所佩戴的高级玉质配饰。

此璜为青白玉,呈豆青色。玉环以镂空雕法刻出四条蜿蜒卷曲的螭龙,中间的两条龙回首张望,线条灵动富有变化。四只龙纹以中轴线两两对称。玉环周边的边框以阴刻手法刻出几何云纹,装饰一周



 白玉碗 9.3 cm

 44,840港币



玉碗为白玉,玉质细腻温润洁白,间有淡黄色,有深色土沁。此碗唇口,杯腹微微外鼓,腹下部刻出一圈。小巧精致,外壁素面没有任何刻划装饰。本品光素无纹,质地温润、色泽晶莹,制作精美,造型端庄典雅,呈现质朴而雅致的审美情趣,是汉代王公贵族使用的高级日用器。



文化期 

青玉人面饰 4 cm.

 35,400港币



对于青玉的颜色,古人有所谓虾子青、鼻涕青、杨柳青、竹叶青等说法。古人尚青,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玉的质地非常细致,手感温润,光泽柔和。

此件青玉人面饰件,呈椭圆形,用简洁的线条处理出人面的各个部位,长眼、圆鼻、唇部狭长、下巴及头顶圆润。饰件有滑熟感,且土沁深入玉肌,色泽光润,古韵悠悠。背部有一凸棱,棱上钻孔。整件饰品玉质凝纯细密,造型简洁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且为研究文化期玉饰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文化期 

玉壁虎 8.2 cm.

 11,800港币



壁虎古代有“拢”之美誉,有独行天下,财源广进等寓意。此件壁虎玉质,呈伏卧状,身体肥硕,具长尾,四肢粗壮,粗尾甩于身后,以粗、细阴刻线来雕刻眼、爪等,背部及尾部以凸棱饰脊柱。整件简单质朴,器物独特,古意盎然,形象生动,通体皆灵,纹饰线条干净利落,为颇具代表性之古玉佳器,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



文化期 

玉猪龙

 731,600港币



玉猪龙,又名玉兽玦,被认为是龙的雏形。有专家认为,古人以蛇象征土地和繁殖力,崇拜蛇。体现在玉器造型上,就把猪和蛇结合起来,出现了猪首蛇身龙的形象。其用途尚不明确,多被认为是宗教礼器。

此组玉猪龙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的身体首尾相连,成团状蜷曲,肥首大耳,吻部平齐,三角形切口不切透内圆,面部以阴刻线表现眼圈、皱纹,整器似猪的胚胎。有的首尾分离,头上有鬣或角,龙体蜷曲呈“c”形,刚劲有力。玉猪龙的背部均有一两个对钻的圆孔,似可作饰物系绳佩挂。整组器体厚重,造型粗犷,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文化期 

玉锥形器、玉饰件

 73,160港币



锥形器为器身下部逐渐收敛成尖锥形的玉器,此组锥形器为玉质,分为短型和长型两种。有的为圆体锥形器,一端有圆体榫;有的器身如长条的方柱,一端方尖,另一端有柱形榫,榫上有的钻孔,有的则无。器身有的光素无纹,有的则浅浮雕出平行的细线。饰件有的为圆柱形,有的呈长方形,两端向内卷,浅浮雕弦纹等纹饰,有的呈树叶形,以阴刻线刻画叶片脉络,有的呈兽形,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四肢、头尾,造型写意,两端各钻小孔。整组饰件造型小巧生动,形制古朴。



文化期

 玉鸮、蝉等饰件

 41,300港币



此组饰件或为玉鸮,或为玉蝉,鸮形佩虽大小不一,形态也各不相同,但皆呈展翅状,圆眼,长翅短尾,尾羽有的饰成组平行阴刻细线纹,有的背部钻孔可供佩系;玉蝉是一种常见的古代玉器。在古人看来,蝉是清高声远、洁身自好的象征,因此蝉的造型很早就为中国先民所使用,生以为佩,死以为琀。此组玉蝉形制古朴,有的雕琢腹节,蝉收拢双翅,形象写实,有的形象夸张,镂空雕琢圆眼,眼鼻或颈部钻孔。



文化期 

玉龙首环形饰件 2.4 cm 

10,000-15,000 港币



龙是古代玉器最常见的图案,不同历史时期,龙的形态各不相同,此饰件环形,肉较厚,穿孔细小,整体雕出龙首形象,细眼,嘴微张,头部凸出双耳,环身以阴刻线饰龙角。商代是一个集合前代宗教观念之大成,幷将种种原始巫术体系化、规范化的时代,龙正是商人心中顶礼膜拜的神灵。此龙首环形饰件造型拙朴,小巧别致,细纹刻画精细入微,线条流畅自然,静置之物却有生出灵动之气质。



文化期 

玉雕兽面纹冠状饰 4.4 cm

 59,000港币



玉质有沁色斑,体扁平呈倒梯状,上大下小,面部微凸,背部平素内敛,下角消去,呈内向弧弯,中有微微隆起的棱线。器物上端作冠顶状,冠顶向上微凸。下端琢有较薄的短榫,幷钻有平行的两个小孔,供嵌插和穿系结扎用。器表纹饰是两个线刻圆圈和一条横凸块组成的简易神脸,采用浅浮雕和线雕相结合的技法,以蛋圆形的凸面作眼睑,重圈为眼,以桥形凸面和一个横凸块作鼻、嘴组成的兽面。此器纹饰拙朴古茂,琢工精细,饱含神韵。



西汉 

玉舞人 8 cm

 118,000港币



玉灰白,沁色古朴。双面精雕,以阴线勾勒纹饰。舞者眉目修颀,鼻梁秀挺,上衣下裳,腰系衣带,右手高扬,甩过头顶,呈曲腿起舞势,下摆上勾,其间衣袂飘扬,长裙垂地,身形曼丽。匠师以曲线刻划加以镂空设计,表现出舞者纤柔腰身及特有的张力,以腾云般之长袖,营造舞姿之婀娜摆动,可谓鬼斧神工。



战国 

玉雕双龙首谷纹璜

 59,000港币



白玉,微红沁,带少量糖色。体弧形扁平片状,三件,一组大小相同,另一件略小。两面工,两端为镂空龙首,龙首做枣形眼、獠牙、胡须上翘,颈部饰绞丝纹,璜体饰高浮雕谷纹,谷纹饱满,正中钻一孔。整体雕琢精细,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质地光洁平滑,边角尖锐,呈现出“玻璃光”,具有战国玉器的时代特征。

玉璜是“六器”中样式、数量最多、流行时间最长的玉器,也是古人最常用的佩饰品种。据《周礼·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玉璜成为专祀北方的礼器。



文化期 

玉环两件、玉玦和玉饰件

 200,600港币



玉环为一大一小,大者扁平,小者打磨精细圆润,肉较厚,无棱角,二者皆光素无纹。玦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制作朴素,作椭圆形或圆形断面的带缺环形体,均光素无纹。玉饰件一为纺锥形,中部略鼓而两端截平,中间有钻孔;另一为弯曲圆柱状,两端各有一小孔,整组造型古朴浑厚。



东周

 孔雀石饰件、玉饰件

 64,900港币



春秋-明 

白玉簪、青玉锥和璜

 129,800港币



发簪为古代汉族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唐宋时期及以后各代,是发簪流行的盛世。此组发簪白玉质,皆光素无纹,其一呈长针形,上粗下细,簪头部为蘑菇头式,略有些弯曲,其一为双股。锥青玉质,长针形,一端有钻孔。璜呈长条形,雕琢对称的简易螭龙纹饰,器中部有细小钻孔。整组玉质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造型优美,风格古朴,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



 玉雕兽面纹锥形器 20 cm.

 30,000-50,000港币



长体锥形,横截面为椭圆形,前段如角锥,打磨圆润,后段柄部,对穿圆形孔,可配系于身。孔下方作饕餮兽面纹样,臣字眼,与商代青铜上的饕餮纹饰类似。此件玉质上佳,刻工精美,疑为文化期之锥形素器,商代琢加阴刻饕餮兽面纹样,殊为难得。



 铜鎏金嵌海螺鹿形席镇 10.5 cm.

 41,300港币



在高架家俱传入中国之前,人们一直习惯于席地而坐,席子也一直是古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具。用藤子、芦苇、蒲草或竹条编织的席子不仅容易卷边,起身时席子还会移动,因此席镇应运而生。玉石、青铜、黄金、陶瓷等制作的席镇不仅实用,而且因各朝各代人们思想意识、审美取向的不同,而衍生出各种样式。此件汉代的铜鎏金嵌海螺鹿形席镇,小鹿昂首向前,四肢蜷曲于身侧,严丝合缝地镶嵌着带斑点的大货贝作为鹿身,堪称我国古代实用艺术的珍品,其精巧可爱的造型,让人不禁感叹汉代工匠们的艺术创造力。



文化期 

玉蝉形饰、玉饰件

 56,640港币



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向来被视为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通常把蝉佩干身上以表示高洁。此件玉蝉造型简洁写意,仅雕出蝉之形状,很少修饰细部,透漏出远古时代的质朴气息。饰件一组六件,或呈弧形,或呈方形,或呈扁圆柱形,方形饰件其一器形扁长,通体雕蟠虺纹,上下缘各有一缺口钻孔,依据纹饰变化上下两侧分别有一排突出齿脊,两面纹饰相同;其余皆光素无纹,或在顶端或在器身钻孔供穿系。整组饰件设计巧妙,造型生动,匠心独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