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冠心病最致命!凌晨4到6点是发病“黑色时间”,千万警惕!

 随风0317 2018-04-21

年长者的精神家园

掌上伙伴,伴您夕阳

“装了支架我就废了!”“安了支架要吃一辈子药!”在听到来自哈医大附二院心内科两拨医护人员苦口婆心的劝说后,39岁的谢先生依旧斩钉截铁:死也不装支架!

这次入院是他既上次从因右冠急性心梗住院治疗后的二次复查。本以为只是检查右冠的预后,结果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左主干也发生了病变——左冠的最小管腔面积只有3.0,斑块不稳定,有小的破口,FF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结果也只有0.67。

“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左冠再次发生心梗,对患者来说,就真的致命了!”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副主任侯静波教授讲起了这个让她印象深刻的病例。

左主干病变最致命!

凌晨4到6点是发病“黑色时间”

在冠脉病变中,左主干病变一直最具风险。因为左主干支配着整个左心系统的血供,一旦血流被阻断,会出现严重的心肌缺血并发症,有很高的猝死风险。

“左主干病变患者很凶险,很多人根本到不了医院!”侯静波教授介绍,左主干发病时往往会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心脏功能不能维持,处于急性肺水肿状态,有些患者还伴有严重的心率失常。一旦左主干出问题,如果旁边没有医生和抢救设备,心脏顶多维持三五分钟。

侯静波教授提醒,凌晨4到6点是左主干发病的“黑色时间”。病变发生后,赶快寻求帮助,特别是在早期还有血流的情况下,一定要含服硝酸甘油;拨打120赶紧送院;防患未然,在病前不稳定时,关注犯病频率和程度变化,如果眼前发黑、气上不来、憋得慌的情况,一定要寻求医生帮助。防患于未然永远比亡羊补牢更好。

左主干病变最致命!但也别恐惧,随着治疗技术的进步,如今介入医生手握三大“神器”,尽早就医、科学检查、正确治疗,就能“化险为夷”。

神器一:

检查,OCT全程捕获“犯罪血管”

OCT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帮助医生精准判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罪犯”病变,为医生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病变进行精确评估,帮助术者选择最适宜的支架长度和直径支架长度,以及支架放位置;帮助判断易损斑块在诊疗中的作用等。

另外还可以实现对支架安装后随访。比如同样的人放完支架,有人愈合快,有人愈合慢,有人愈合过程中还会出现问题,而OCT可精准判断支架失败的原因。一年复查时,可观察到内膜情况,指导后续的干预与治疗。

神器二:

支架,让介入医生如虎添翼

20多年前,由于术后血管再狭窄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并不是治疗左主干病变的一个好选择。现在,随着器械与技术的进步, PCI治疗已不再是禁区。治疗过程中,术者经验也会影响治疗结果。

现在很多研究表明,在大多数的左主干病变的患者中,PCI的预后不比搭桥差,甚至可以说优于搭桥。

侯静波教授介绍,搭桥后,静脉桥的五年通畅率只有50%,尤其是患有多器官功能问题的老年患者,如果再出现问题,二次搭桥所面临的风险大大升高,但如果选择支架,血管发生再狭窄,有很多方法解决,比如再架支架,药物球囊,在同一部位多次处理等。

侯静波教授建议:如果是低中危左主干病变,介入优于搭桥;如果是非常复杂的左主干病变,建议首选搭桥。

神器三:

“双心”,不要只做“手术匠”

“只要你有什么情况,可以随时到医院来找我,我在医院工作也不是一天两天,也不会是三两天就会离开的。”侯静波教授一番掏心掏肺的敞亮话,最后谢先生及家属同意安装支架。

患者信服的,永远是医生的专业,而不是某个医生的个人魅力! “医生不要满足当‘手术匠’,要有‘双心’:从医生的角度给患者好的治疗建议,同时考虑患者的顾虑,从他的角度出发,用他听得懂的方式解释专业医学内容。”侯静波教授认为,做好这两点,患者就会信任你。

侯静波教授回忆自己在最初做介入医生时,也是追求技术当先,但随着这么多年的成长,越来越意识到,介入医生,包括心血管医生,除了技巧,更要关注治疗策略的选择,完善患者的预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