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赏析 | 秦巴山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梯田,被称作中国最美田园

 hjh2004 2018-04-21

梨花飘雪菜花黄,夭夭红杏出墙。
缘坡梯磴砌峦梁,画里尧乡。
黛瓦翘檐兀脊,青葱盈野琳廊。
晨夕蜃雾浣芬芳,缱绻金光。

                                              


凤堰古梯田是凤江梯田和堰坪梯田的合称。位于汉阴县漩涡镇,属于灌区型水利风景区,距今逾250年,景区面积38.78平方公里,是目前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 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



据考证,凤江古梯田是由清代中叶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以吴氏族人为主营建。始于清朝乾隆丙子二十一年(公元 1756年),于咸丰、同治时期大规模建设。(小蹊著:这个图貌似不是凤江古梯田,由于没有考证,不辩真假,求助于万能的网友们了)



2014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最美田园”。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油菜花开满山野,是旋涡镇最美的时候。



金灿灿的黄,初萌的新绿,间着掩映在白墙黛瓦间的梨花白,桃花红。便是一幅幅绝美的田园风光图画。



陕西看油菜花海,除了汉中还有很多醉人的隐世风景。汉中是美的豪爽,但是在汉阴凤堰古梯田上的油菜花,会让你感受别样的美。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但有万亩层层叠叠的油菜花海梯田大片的花海和远山,亲切的邻居和闲散的岁月。



凤堰古梯田位于陕西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绵延数十里,在巴山深处若隐若现,村舍散落其中,农夫悠然劳作,宛如世外桃源。


漩涡镇黄龙、堰坪和茨沟村,距汉阴县城35公里,梯田依山傍水分布在海拔500-650米之间,连片共1.2万余亩;梯田级数均在300级左右,梯级层高0.3-1米,级宽3-15米,最长达600余米。



梯田依靠黄龙、茨沟、冷水和龙王4条沟的溪水自流灌溉,潺潺流水四季不绝。是我国北方第一个以自然山水为背景,以古梯田为展品,以民风民俗为陪衬,保护和展示传统农耕文明生产方式的开放式景区。



凤堰古梯田始建于清代,集“山、水、田、屋、寨、村、庙、农”为一体,融“浑厚、雅致、奇趣、清新、壮美”在一身,是天人合一的伟大杰作。



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梯田密集,形态原始、阡陌纵横,线条流畅,山高水长,板屋交错,充分展示出梯田的自然美、古朴美、形体美、文化美。



绵延数十公里的凤堰古梯田,层层环抱着山脊,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大如曲池,小似新月,形状各异,各具特色,阡陌相连,高低错落,层层叠叠。从高处远望,梯田的一条条优美曲线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披岚似云塔,显示了动人心魄的曲线美。



凤堰古梯田所在区域水源丰富,空气湿润,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沟谷的云雾漂浮不定,雾气蒸腾,形成浩瀚的云海,时隐时现,将山谷和梯田装扮得含蓄生动,婀娜多姿,置身其中如临人间仙境。


2012年3月

陕西省文物局

正式授牌凤堰古梯田为

“陕西汉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


凤堰古梯田主要包括凤江梯田和堰坪梯田,位于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的黄龙、中银、茨沟、堰坪四村。



这一带分别是黄龙村,中银村,田凤村,东河村,四个村落连在一起,处处是风景。


黄龙村



黄龙村是个观赏梯田的好去处,春季的稻田里有黄牛拉犁,蓝天之下,插秧的场景别有一番景色。


茨沟村



茨沟村又称花屋,吴氏迁徙陕西后写下的一页辉煌的篇章,之所以起名花屋是因为有着雕梁画栋、镂空门窗,再加上花屋主人种花养草,香气飘逸,花屋正对着的东面是茨沟几千亩肥沃的梯田。形成了“河边梯田环绕走,山上汗地处处有”的诗情画面。


堰坪村


堰坪村最早是两湖两广移民过来后在这里繁衍生息,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不断地发展、壮大,在这里能够饱览堰坪梯田的全景,甚为壮观。另外堰坪村有很多不错的农家乐,想体验下农家生活,可以选择住在这里。


吴家花园



吴家花屋是一座饱经风霜沧桑斑驳的老屋,是“湖广填陕西”移民开发陕南的历史见证人,吴家花屋位于汉阴县漩涡镇茨沟村,属于清代中晚期建筑风格。



这座房子是吴氏家族大家长的住宅。过去这里叫花屋,“花屋”并不是因为房子周围鲜花盛开,据说原因有两个,一是在那个年代,这所房子修建的特别气派漂亮,所以叫花屋。



走进吴家花屋,依旧能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虽然与山西、关中诸多大院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在当年的陕南漩涡镇可是远近闻名。



花屋正对着的东面是茨沟几千亩肥沃的梯田。形成了“河边梯田环绕走,山上汗地处处有”的诗情画面。


冯家堡子



冯家堡子遗址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东河村,面积为3000平方米。冯家堡子于清乾隆34年开始,花费黄金一千两历时24年、经过前后两代人的努力至乾隆57年建成。



冯家堡子院内房屋与城墙虽然历经两代人先后修建,但在设计规划上却是一步到位、一脉相承,修建者首先修建了院内陆下排水系统,并砌筑了连通东、南、西、北四面共四条地下暗道(逃生通道),地下暗道(逃生通道)高1.5米、宽约60公分。



冯家堡子修建当初,由前排伸手房、前院、中院、后院、西面兵营房及东面附属用房共六座大小60多间房屋构成,全部房屋为土砖木结构,抬梁式及梁搭墙结构,设二层木楼(二楼有房屋近60间),青瓦覆面,黄泥抹墙,院内可居住200多人。



在封建族权受封建王权保护的那个年代,冯家堡子以宗族聚落形式结族而居,用一道壮观坚固的城垣与外界阻隔,构成一个既相对封闭又相对独立的世界,其内一应满足生活保障供给所需的油坊、酒坊、米房、豆腐坊、织布房、水井等各类加工作坊,为冯家堡子涂抹了一层颇为浓厚的神秘色彩,成为山地防御性建筑的代表。


太平堡寨址

 


太平堡寨址位于汉阴县漩涡镇堰坪村北的山顶之上、依山势而建,北为悬崖,崖下为龙王沟,东为寨子垭,西、南为陡坡。寨址呈不规则的圆形,内部地势平缓,南门高2.2米,宽1.5米,门洞坍塌,门框及两侧石柱刻有“太平堡”和“大清嘉庆五年岁次庚申”等字样。


址中心立有圆首石碑一通,首宽于身,额题“太平堡”,同治元年款,记重修太平堡事宜。对研究清代中后期白莲教及太平天国起义在当地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价值。



美味传世,来历久远

白火石汆汤

——从陕北到关中,从关中再到陕南,陕西美食的形式千奇百怪,汉阴县这道非常有地域特色的美食



白火石汆汤陕西十大名菜之一,将河中的白色卵石烧红,然后放入高汤中,利用石头的温度烫熟肉菜,这一做法很是新奇。这道菜原是汉阴城李氏家族的名菜,后来流传至城区上流社会,现已并进入到寻常百姓家。


炕炕馍

——是陕南汉阴县民间的一种特产小吃,脆酥喷香,携带方便,老少皆宜。



汉阴炕炕馍,也叫薄脆饼,是一种上面粘满芝麻的圆形或长方形的烙饼。由于采用天然木炭置于特制瓦片上焙炕而成,故名炕炕馍,为汉阴一带的著名小吃。相传汉朝初年,张良曾食用炕炕馍,名声远扬,流传至今。


吃什么?


“汉阴人好吃”,此话不假。汉阴的小吃很丰富,这归于南北各地来此定居的移民,除了本地特产的米面皮、蕨粉皮子、木耳、香椿等陕南特色,还有酿酒等南方饮食习惯。



转自  乡土人文地理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