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过去轰轰烈烈的互联网革命,主要表现在消费互联网不断成长的过程,未来十年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将是全产业互联网化的落地过程。 首先,工业将是新一轮互联网的先锋,也是目前我们已经看到的浪潮。但因为它与我们普通消费者相隔较远,我们很容易就忽视了它。 富士康打着工业互联网的旗号,浩浩荡荡实现着最短时间A股上市的纪录,就是明显案例,证明工业互联网正在快速落地实践。 这里就以工业互联网做重点阐述。 工业互联网并不会轻轻松松在言谈中实现,不会像消费互联网那般摧枯拉朽之势,它涉及的方面复杂得多。 比如,互联网与工业气质就非常不符。 互联网以及支撑它的数字技术,其背后所需投入的原材料价值几乎没有,主要靠人的智力、创造创新能力。且互联网自我颠覆式创新的速度极快,它的增长和活力方式完全不同于实物性增长方式。 今天的工业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才刚刚开始。不论在工厂的生产线上,还是在大型企业的管理系统中,都还是刚刚开始。当这些技术对效率的提升,在单机上的作用发挥到很高水平的时候,才有可能在系统的效率层面进行下一步的重塑和整合。 互联网在消费领域大行其道,在生产领域却没有。工业物流还面临很大的障碍,工业支付也不像支付宝那么简单便捷。这些障碍就是机会,每克服一个障碍,都会带来巨大的提升。 工业大数据是比消费大数据大得多,复杂得多。通过这些大数据的连接、开放、共享和交易,能挖掘更多更大的价值,能创造出更新更绚丽的价值。 在下一个十年,工业互联网升级中,有两大关键技术力量:云计算和机器人,这也是各大工业企业争抢的重点。 云计算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一关键技术力量,这也是为什么在短短几年内,亚马逊云、微软云、谷歌云迅速崛起的原因。国内阿里云成为行业老大,短短几年的发展,估值已近400亿美元。 其次,是智能制造的可能进一步逼近,也是无可逃脱的方向。 随着智能化成为新一代机器人的主要特征,机器人将成为工业生产的核心。高速网络和云计算平台的支持,使得机器人成为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终端和智能节点,这些智能终端除了完成工厂内自身的任务外,还有可能成为更大生产网络中的生产系统。 当然,工业互联网只是一个方面,当今的发展趋势,由“人人相联”向“物物相联”跨进,各行各业,除工业之外,医疗、农业、交通、教育等都将在未来20年被互联网化。 我们的世界,将由于互联网下半场的到来,更加绚丽多彩,直接通向了最后的高智能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