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强成渝!

 peterchiu60 2018-04-22

文/李不是

今天,重庆很热闹。

马化腾、刘强东、傅育宁等大咖齐聚这片土地,开个大会,聊聊大事儿。

重庆也成为西部首个举办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的城市。

上午的大会上,腾讯研究院发布了重磅的《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

这份海量大数据,对中国大量省份和城市进行了观察,颇具指标意义。其中,川渝多次被提到,进步明显。

成都、重庆均位列综合指数前十。六大特点及解读如下:

01

首度移师西南,为何选择重庆?

至今,峰会已连续举办多届。

此前,举办地多在北京、杭州。此次,首度移师西南,为何选择重庆?

重庆作为直辖市,在西南地区具备强烈的区域战略意义,政策优势凸显。

重庆接棒的背后,当然也不仅于此。近几年来,重庆大力布局互联网+,成效明显。

去年,腾讯研究院公布的《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2017)》显示,重庆市在综合指数城市榜单上排名第8,其中创新创业分指数的全国城市排名第5,紧随北京、深圳、上海、广州。

而从刚刚公布的《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2018)》显示,重庆排名第7。成都位列第5。


实力不容小觑。从重庆最近的大动作中,更能看出重庆可以玩出一棒接一棒的大手笔来。

去年11月,位于巴南区的京东重庆“亚洲一号”全面投入使用,是重庆智能化程度最高、面积最大的现代化物流仓储系统。

去年12月,重庆与腾讯签署协议,在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领域深化合作。当天,马化腾便来到重庆长江索道,0.2秒刷二维码入闸,为新产品“站台”。

最近,重庆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签署14个项目;百度亦与重庆达成自动驾驶领域战略合作;雷军的小米公司也与重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智能制造、新零售等展开合作。

区域位置的战略意义,加上崛起的实力使然,让重庆成为首选。

 02

成渝与北上广深差距缩小

数字指数,概念较为宽泛,具体何意,简单说就是原本许多需要在线下办的事,转移到线上智能操作。

简单举例,比如进站刷卡改为刷二维码,比如线下缴费改为线上缴费等等。

具体看指数的省份高低分布,广东省连续三年排名第一,江苏、浙江紧随其后,北京和山东分列第4、5位。河南省表现出色,从去年的11名上升至第8名。

具体到城市,深圳、广州、北京位列前三甲,成都、武汉、重庆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差距逐渐缩小。长沙跻身全国前十。

成都、重庆分列全国城市排名中第五、第七。四川在全国省份排名中排名第六。

说明增长极正在由东部大省向中西部延伸,新一线城市也正在崛起。

当然,理由也很简单,北上广深发展自然在最前线,且互联网氛围一直最强,而随着互联网+便利性的全面铺开,新一线城市则快速跃为第二梯队。

 03

交通物流产业成西部明星行业

报告中提到,数字产业中,值得一提的是交通物流行业,成都、重庆在交通物流指数中分列第四和第七位。

这个名次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7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报告,2017年成都快递业务量突破8亿件,较2016年增加2亿多件;实现快递业务收入超过85亿元。

2017年成都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稳居中西部首位,居全国第九位。


成都成为中西部地区唯一进入全国快递前十强的城市。重庆则位列全国第29位。

成都、重庆交通物流产业成为西部明星行业,自然与区位相关。

中国西南区域,成都和重庆很大程度上,有中转站的布局作用。

上文便提到,去年11月,位于巴南区的京东重庆“亚洲一号”全面投入使用,是重庆智能化程度最高、面积最大的现代化物流仓储系统。

04

成渝城市群政务互联网化增速第一

2017年,广州仍是全国数字政务指数值最高的城市。出入境、公积金、税收申报、交通缴罚、生活缴费等业务均可查询和办理。

深圳以微弱差距紧随其后。重庆、成都、长沙的排名均进步两个名次,分列第五、第七和第八位。北京、上海、武汉下滑至第六、第九和第十位。

2017年,成渝城市群数字政务指数均值为1.18,仅次于珠三角城市群。从增速来看,四个城市群中,成渝的增速最快。

2017年,成渝城市群数字政务指数同比增速达到40.52%,远超长三角的19.27%、京津冀的29.22%和珠三角的30.26%。

可以看出,成渝城市群在政务互联网化程度上进步迅速,开放程度加大。

 05

重庆“社交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社交指数”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重庆、深圳、成都、广州和上海。

川渝的“龙门阵”、广深的“饮早茶”,线下的茶楼转移到线上一样好聊。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面对面的闲聊自然是减少许多,但好摆龙门阵的川渝人民,即便是由线下转移到线上,一样热情好聊,指数排名全国前列。

深圳、杭州、东莞、长沙、广州“连接”密度最高,“连接”的意思,简单理解就是好友多少;西双版纳、怒江、和田、临沧、果洛居民“互动”频率最高。

城市越大,“好友”越多,互动越少。

快速的生活工作节奏下,大城市居民虽有广泛的人脉资源,但线上的交流却被摊薄,互动变少。

06

成都人爱看新闻爱留言评论

直接影响居民对周围社会环境观感的,往往不是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的深度阅读,而是极大量的、碎片化的、实时或者准实时的资讯类消息。

2017年打开新闻次数最多的城市前五位分别为深圳、广州、成都、武汉和长沙;

看罢新闻留言评论次数最多的城市前五名分别为北京、深圳、合肥、成都和广州。


成都人对讯息的关注度真是不低啊,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信息的流通代表一定程度的活力。

看看那些大咖们,每天对信息的渴求度就像口渴要喝水一样,需求度爆棚。


关注城市发展也是关注你自己

「川渝横贯线」

ID:(rmsj1411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